《全球经济失衡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结构转型、制度和金融发展的视角》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余静文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4155693
  • 页数:207 页
图书介绍:本书的作者是余静文博士后。本书从制度和金融发展两个层面对当前国际资本的“逆流”现象进行解释。实证结果表明,制度质量的提高可以促进FDI、股票投资形式和债券投资形式的资本流入,而金融发展程度的提高可以促进股票投资形式的资本流入和债券投资形式的资本流入,但却对FDI的流入没有显著影响。并且,制度变量中的政府效率对资本流动有更为直接的影响。本书从金融发展的微观层面——企业的信贷约束来解释中国企业股利分红行为。近年来,总储蓄和各分类别储蓄的变化趋势表明,企业储蓄是导致当前中国外部经济失衡的一个关键性因素,而企业股利分红和企业利润又是企业储蓄的两个重要决定因素。如果企业股利支付率较低,那么企业的留存收益比例就会较高。本文使用了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信贷约束的缓解有助于提高企业股利支付的比例,并且短期融资券的推行提高了较高信用级别企业的股利支付率约1.5%。

第1章 导论 1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

1.2 结构转型与全球经济失衡的定义 4

1.2.1 结构转型 4

1.2.2 全球经济失衡 5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7

1.4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11

1.5 全书的结构安排 12

第2章 经常项目的理论研究及最新进展 14

2.1 经常项目的基本概念 14

2.2 经常项目的理论研究 15

2.2.1 传统的经常项目分析 15

2.2.2 跨期优化下的经常项目分析 17

2.2.3 基于投资组合模型的经常项目分析 18

2.3 经常项目的结构效应与增长效应:以中国为例的说明 21

2.4 本章小结 24

第3章 全球经济失衡现象及理论表述 26

3.1 全球经济失衡产生的历史背景 26

3.1.1 全球经济失衡的表现形式 26

3.1.2 全球经济失衡的历史演进 29

3.2 全球经济失衡的度量 36

3.2.1 外部经济失衡的分散程度 36

3.2.2 全球经济失衡的持久性 44

3.3 全球经济失衡产生的原因 48

3.3.1 储蓄过剩假说 48

3.3.2 投资枯竭假说 50

3.3.3 金融发展不平衡假说 51

3.3.4 国际货币体系、汇率与全球经济失衡 53

3.3.5 结构转型假说 55

3.4 本章小结 56

第4章 刘易斯增长、结构转型与全球经济失衡的理论模型 59

4.1 引言 59

4.2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67

4.2.1 结构转型 67

4.2.2 全球经济失衡 72

4.2.3 文献评述 76

4.3 理论模型的构建——基于刘易斯模型的分析 78

4.3.1 刘易斯模型的基本特征 78

4.3.2 结构转型与全球经济失衡的理论模型 80

4.3.3 结构转型与技术进步 84

4.4 本章小结 86

第5章 刘易斯增长、结构转型与全球经济失衡的实证研究 88

5.1 引言 88

5.2 结构转型与全球经济失衡——实证模型的初步结果 93

5.2.1 数据和方法说明 93

5.2.2 全球经济失衡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构转型的角色 98

5.3 计量模型回归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103

5.3.1 子样本回归分析 103

5.3.2 非线性回归分析:Probit模型和Logit模型 106

5.3.3 中长期影响因素的分析 106

5.3.4 内生性问题的讨论 109

5.4 本章小结 121

第6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全球经济失衡:制度和金融发展的解释 123

6.1 引言 123

6.2 相关文献综述 127

6.3 国际资本流动与全球经济失衡的实证研究 130

6.3.1 数据说明和分析 130

6.3.2 制度质量、金融发展的阿基米德杠杆 133

6.3.3 制度质量的分解 141

6.4 本章小结 144

第7章 企业预防性储蓄与中国经常项目失衡 150

7.1 引言 150

7.2 储蓄投资缺口与中国外部经济失衡 156

7.3 信贷约束对企业股利分红行为的影响 163

7.3.1 数据和方法的说明 163

7.3.2 信贷约束的测量 165

7.3.3 信贷约束对企业股利分红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167

7.4 以短期融资券为背景的自然实验 170

7.4.1 短期融资券介绍 170

7.4.2 实证方法说明及基本结果 172

7.4.3 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174

7.5 本章小结 176

第8章 结论 178

8.1 结论性评述 178

8.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82

参考文献 184

后记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