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1
创作文学精品 建设和谐文化&金炳华 1
试论中国古代文论的价值根据&童庆炳 8
“合法化”论争与认同焦虑——以文论“失语症”和新诗“西化”说为个案&周宪 19
体验:中国文学批评古今贯通的民族特点&赖力行 33
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传播&云德 41
略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人学基础&朱立元 77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现实意义&任华东 81
试论当代美学、文艺学的人文学科回归问题&曾繁仁 86
美学与文学理论——对当前几个流行命题的反思&肖鹰 93
“文学性”问题与文学本质再认识——以两种“文学性”为例&姚文放 109
在事实与价值之间——文学本质论问题论纲&余虹 124
文学理论知识建构中的经验事实和价值规范&陶东风 130
文学批评理论的主体间性转向&杨春时 135
提倡“唱反调”的文学批评&高玉 145
价值多元时代的批评——对当代批评状况及走向的一个观察&葛红兵 154
当前文学创作症候分析&雷达 162
开展“新世纪文学”研究&张未民 170
新世纪文学的新格局与新课题&白烨 179
魔幻化、本土化与民间资源——莫言与文学批评&程光炜 185
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莫言 203
本土、文化与阉割美学——评从《废都》到《秦腔》的贾平凹&陈晓明 209
毕飞宇小说修辞艺术片论&王彬彬 229
从黑夜走向白昼——21世纪初的中国女性诗歌&吴思敬 238
重铸诗歌的“历史想像力”&陈超 249
一九八四——二○○四先锋诗歌整体观&罗振亚 263
战争本质的国族叙事与个人体验——中国、西方战争文艺“历史记忆”的差异性&孟繁华 281
“革命”与“经典”&杨经建 郭君 288
何处是归程——“新乡土小说”论&邵明 299
我的“巴金阅读史”&洪子诚 308
又一种破坏文化的逻辑——评《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并论近年“崇胡贬鲁”之风&郜元宝 316
言情与世情:张爱玲与中国传统人情小说在精神上的内在联系&刘志荣 325
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独立意识的生成&刘涛 339
论中国式的城市文学的生成&施战军 349
日常生活平庸性的回应——“新世纪文学”的一个侧面&张颐武 360
审美者与游戏人——关于艺术精神的一种诠释&徐岱 372
组稿:文学书写的无形之手——以《人民文学》(1949—1966)为中心的考察&吴俊 388
爱的礼物——论童话的母题及其功能&舒伟 403
“自反性”与“互动性”——民族文学创作的发展趋势&李志艳 416
海外华文文学的比较文学意义&饶芃子 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