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质量体系建立与运行 3
第1章 计量认证的起始与发展 3
1.1计量认证的起始 3
1.2计量认证的发展和社会作用 4
第2章 计量认证的法律依据和适用范围 5
2.1计量认证的法律依据和法律效力 5
2.2计量认证的内容与对象 6
第3章 计量认证的目的、意义和特点 8
3.1计量认证的目的和意义 8
3.2计量认证工作的特点 8
第4章 常用术语和定义 10
4.1质量管理和标准化 10
4.2法制计量 12
4.3测量和计量 14
4.4测量仪器及其特性 15
4.5测量标准和基准 17
第5章 法定计量单位 19
5.1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 19
5.2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规则 25
第6章 数据处理及测量误差 27
6.1有效数字和计算规则 27
6.2可疑值的判断和取舍 29
6.3测量误差 31
第7章 测量不确定度评价 35
7.1基本概念 35
7.2使用说明 35
7.3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36
7.4扩展不确定度 38
7.5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 38
第8章 常规监测质量控制技术及其特性 40
8.1常规监测质量控制技术 40
8.2常规监测质量控制技术的特性 42
第9章 建立质量体系 44
9.1建立质量体系的必要性 44
9.2质量体系的构成 44
9.3建立质量体系的步骤 45
第10章 质量体系文件编制 47
10.1质量体系文件 47
10.2质量手册的编写 50
10.3程序文件的编写 53
10.4质量记录的编制 56
第11章 质量体系的实施 57
11.1质量体系运行 57
11.2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60
11.3质量体系管理评审 76
11.4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的区别 81
第二篇 质量手册 88
关于颁布× × × × ×水环境监测中心《质量手册》(第3版)的通知 88
关于保证× × × × ×水环境监测中心第三方公正地位的通知 89
关于检测工作公正性声明 90
手册修改页 91
第1章 前言 92
1.1概述 92
1.2检测工作范围 92
1.3通信资料及概况 94
第2章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95
2.1质量方针 95
2.2质量目标 95
2.3质量承诺 95
第3章 质量手册管理 96
3.1目的和依据 96
3.2适用范围 96
3.3《质量手册》的控制、管理 96
3.4《质量手册》的编制、修订、再版与发布 97
3.5《质量手册》的宣贯、实施 97
3.6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号规则 97
3.7相关文件 98
第4章 组织和管理 99
4.1概述 99
4.2组织机构 99
4.3职责与权限 100
4.4权利委派 108
4.5保护委托方机密和所有权的规定 109
4.6相关文件 110
第5章 质量体系、审核和评审 111
5.1概述 111
5.2质量体系建立 111
5.3质量体系文件 113
5.4质量体系运行 115
5.5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115
5.6质量体系管理评审 117
5.7验证和比对试验 117
5.8相关文件 118
第6章 人员 119
6.1概述 119
6.2人员配备 119
6.3人员培训 122
6.4人员考核 122
6.5人员技术档案 124
6.6相关文件 124
第7章 设施和环境 125
7.1概述 125
7.2设施与环境要求 125
7.3监控与维持 127
7.4实验室安全管理 127
7.5实验室内务管理 128
7.6相关文件 128
第8章 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 129
8.1概述 129
8.2职责分工 129
8.3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配置要求 129
8.4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130
8.5标准物质的管理、维护和保养 131
8.6仪器设备的标识 131
8.7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档案 132
8.8相关文件 132
第9章 量值溯源和校准 133
9.1概述 133
9.2职责 133
9.3检定和校准要求 133
9.4量值溯源 134
9.5运行检查要求 134
9.6标准物质溯源 135
9.7相关文件 135
第10章 检测方法 136
10.1概述 136
10.2职责 136
10.3作业指导书的编写 136
10.4标准方法的使用 136
10.5非标准方法的使用 137
10.6抽样 138
10.7检测数据的处理 138
10.8计算机或自动化检测设备的管理和使用 139
10.9消耗性材料 139
10.10相关文件 139
第11章 样品管理 140
11.1概述 140
11.2职责 140
11.3样品的接收和识别 140
11.4样品的处置 141
11.5样品的保密与安全 141
11.6相关文件 141
第12章 记录 142
12.1概述 142
12.2记录的内容 142
12.3记录的填写和审核 142
12.4记录的管理 143
12.5相关文件 143
第13章 证书和检测报告 144
13.1概述 144
13.2职责 144
13.3检测报告的编写原则 144
13.4证书和检测报告的内容与要求 144
13.5分包检测表述 145
13.6检测报告的更改 145
13.7检测报告的发送 145
13.8检测报告的管理 146
13.9相关文件 146
第14章 检测工作的分包 147
14.1概述 147
14.2分包原则 147
14.3相关文件 147
第15章 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 148
15.1概述 148
15.2对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机构的评价选择 148
15.3质量保证措施 148
15.4相关文件 148
第16章 抱怨 149
16.1概述 149
16.2抱怨的处理 149
16.3抱怨出现后应进行审核的情况 149
16.4相关文件 150
第三篇 程序文件 155
程序文件颁布令 155
文件1质量计划的编制和审批程序 156
文件2质量体系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 160
文件3检测工作管理程序 164
文件4验证试验及内部质量控制程序 169
文件5出现意外时的反馈和纠正措施程序 172
文件6控制偏离的管理程序 176
文件7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程序 178
文件8管理评审程序 183
文件9员工培训与考核程序 187
文件10实验室安全与内务管理程序 190
文件11检测环境的建立、控制和维护程序 192
文件12仪器设备的控制与管理程序 194
文件13标准物质的管理程序 202
文件14实现测量可溯源程序 205
文件15检测方法管理程序 208
文件16数据控制程序 210
文件17计算机及计算机软件管理程序 213
文件18开展新检测项目评审程序 215
文件19样品的管理程序 217
文件20抽样管理程序 223
文件21现场检测管理程序 225
文件22试剂、危险品管理程序 227
文件23记录与档案管理程序 230
文件24保护委托人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 235
文件25检测报告的编制和管理程序 238
文件26检测项目分包程序 242
文件27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管理程序 244
文件28处理抱怨程序 247
程序文件修改表 250
参考文献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