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言 新时代语境下的文艺镜像与文学研究的发展路向 1
上 编 文学本体篇 11
第一章 文艺意识形态本性论研究 11
第一节 文艺意识形态本性论论争 11
第二节 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确立 14
第三节文艺意识形态本性论的理论价值 20
第二章 文学形式本体论探析 24
第一节 文学形式本体论的缘起 24
第二节 从作品本体论到形式本体论 28
第三节 文学形式本体论的理论贡献与局限 31
第三章 形式艺术表现功能解析 34
第一节 形式功能观的误区 34
第二节 预成功能 37
第三节 建构功能 38
第四节 完善功能 40
第四章 语言功能质疑论检视 42
第一节 中西文论关于语言本体的反思 42
第二节 现代人文主义语言理论价值评析 45
第三节 语言的局限性与社会交往性 48
中编 文学批评篇 56
第五章 悬置与缺席:世纪之交文学批评的现状扫描与理性反思 56
第一节 问题意识的匮乏与批判精神的失落 56
第二节 中西文学批评对话与交流的失衡 61
第三节 文学类学术期刊:批评重镇的坚守与生存境况的尴尬 66
第六章 碰撞与融合:文化生态批评视野与文学批评视野的“互视” 71
第一节 文化生态批评视野中的文学批评 71
第二节 文学批评视野中的文化生态 77
第七章 预设与憧憬:对文学批评生态功能的透视 84
第一节 预警功能 84
第二节 净化功能 89
第三节 导引功能 93
第八章 在激进中迷失:对两个典型批评事件的解读 100
第一节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100
第二节 对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批判 106
第九章“文革”文学批评的话语风貌 111
第一节 毛语体的深重影响 111
第二节 非此即彼的两极表述与绝对性语词 114
第三节 实用理性与非理性的异常结合 119
第十章 20世纪中国文学启蒙精神的话语流变 124
第一节 激荡与确立 124
第二节 重构与缺失 126
第三节 复兴与反思 129
下 编 文学现象篇 138
第十一章 1949—1976年文学的集体写作 138
第一节 红色集体写作的发展简脉 138
第二节 个体话语淡出的隐性集体写作 144
第三节 高校文艺学教材的统编工作 150
第十二章 政治合法性吁求与“十七年”戏曲改革 155
第一节 意识形态权力话语的诠释者与大众行动的向导 155
第二节 戏曲改革重心的位移 159
第三节 戏曲改革的政治合法性 162
第十三章“样板戏”的革命历史叙述 166
第一节 历史记忆与时代铭纹 166
第二节 官方意志与民间憧憬 169
第三节 理想人格与政治狂欢 172
第十四章 人文视野融合与当代审美文化 177
第一节 大众审美文化与高雅审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177
第二节 传统—民族性文化与当代—世界性文化的参照与对话 180
第三节 人文精神与当代审美文化的建构 182
第十五章 新时期小说的象征模式 186
第一节 象征运用的主要特征 186
第二节 常态式象征模式 188
第三节 变形式象征模式 191
第四节 神话式象征模式 193
第十六章 当代小说的反讽艺术 197
第一节 反讽释义 197
第二节 叙述反讽 204
第三节 戏谑模拟 210
第四节 情境反讽 217
第五节 主题反讽 223
第六节 意象反讽 228
附 于不和谐处显和谐美——从风俗画角度析汪曾祺《受戒》的美学风格 235
参考文献 239
后记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