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近现代文学关系比较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福贵,靳丛林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60123260
  • 页数:329 页
图书介绍:

导言 1

一、中日文学关系:一种古老的关系与一门新兴的学科 1

二、意义的概念:中日近代文学交流史的范围 2

三、文化价值论:不平衡的交流及其规律 4

四、历史的进程与文化的进程:中日近现代文学交流史的分期 7

五、前所未有的变化:文化交流的关系转换 7

(一)文学交流的话语准备:汉字的“逆输入” 9

(二)中介与主体:建筑中国近代文坛的留日学生 10

第一编 1840—1917古代的结束与近代的开端 15

第一章 文学交流的背景:同一主题下的两种历史 15

一、世纪性的文化碰撞:西方舰队的“叩关” 15

二、两种文化选择:中日两国近代化的不同进程和结局 16

(一)老大帝国的时代悲剧 16

(二)日本向近代的转变 17

第二章 前近代文学交流的继续:中日传统文人的文字缘 21

一、罗森:最早的一本《日本日记》 21

二、黄遵宪:了解日本的第一人 22

三、何如璋与张桂斯:最后的“翰林笔墨” 24

四、“中华名士”王韬 25

五、俞樾对日本诗文的编录 26

六、竹添井井和《栈云峡雨日记》 28

七、冈千仞和冈仓天心的中国行 29

八、田冈岭云和《战袍余尘》 30

第三章 梁启超的新小说运动与日本文学 32

一、近代文学的诞生:日本的先行和中国的迟滞 32

二、日本明治文坛与梁启超的文学活动 35

三、政治小说:梁启超对日本近代文学的选择 40

第四章 辛亥革命前后的中日文学交流 46

一、文学:在不同的历史中对接 46

二、章太炎等人的文学活动 47

三、苏曼殊与罗卧云的中日之缘 48

四、王国维的学术研究与日本 50

五、青年鲁迅与近代中日文学交流的升华 52

(一)西方近代思潮的流转 52

(二)“为人生”的功利性文学观的确立 52

(三)日本文学的“近代”与鲁迅的理解 55

六、中日近代戏剧运动的交流 57

七、《不如归》等作品的翻译和影响 58

八、译介日本近代书刊的文化意义 60

第二编 1918—1927热情的认同与冷漠的静观 65

第一章 艰难的历史过渡 65

一、近代文学的价值标准 65

二、两种历史节奏 68

三、两种文学走向 70

四、确立近代文学交流关系的三个阶梯 71

五、大正文学与五四新文学的生成 73

第二章 热情的认同:近代日本文学在中国 76

一、一个新的交流的开端 76

二、中国作家的日本文学情缘 76

第三章 鲁迅与夏目漱石 81

一、思想上的相通:对当下社会的批判 82

二、艺术上的相识:讽刺文学的创造 86

三、殊途同归:文明批评与社会批评 96

第四章 鲁迅与厨川白村 103

一、最早的关注 103

二、生命哲学的深刻理解及其历史价值 105

三、从文学观到世界观 109

四、文学创作与个体生命价值的确立 111

五、“人间苦”与文艺创作 117

六、对人学概念和美学概念的双重超越 120

第五章 周作人与日本白桦派 129

一、“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白桦派的思想主张与周作人的人生哲学 129

(一)历史因缘与思想感应 129

(二)托尔斯泰主义与基督教教义 131

(三)“个人本位”与“灵肉一致” 139

(四)“人的价值”与“辟人荒” 143

(五)“幼者本位”与“子孙崇拜” 146

二、“新村理想”: 150

白桦派的社会学说与周作人的人学理论 150

(一)新村之路的人生历程 150

(二)新村社会的思想境界 152

(三)新村理想的精神内涵 156

(四)新村意识的历史评价 157

三、人生之路: 160

白桦派的自我崇尚与周作人的“亚洲主义” 160

(一)志同道合的政治道路 160

(二)自我中心的思想逻辑 162

第六章 近代日本私小说与创造社小说 168

一、日本私小说的产生与论争 168

二、私小说的作品世界 175

三、私小说的存在与日本的精神风土 179

四、创造社对私小说从思想到艺术的认同 181

五、封闭与开放:个性主题的两种不同选择 184

六、个性主题的两种不同选择 188

第七章 冷漠的观照:五四新文学到日本 192

一、一个难解之谜:日本对中国新文学的隔膜 192

二、先行者:几个专门的刊物 193

(一)《支那学》与《北京周报》 193

(二)《东洋》、《满蒙》及其他 194

三、走向高潮之前:迟到了的日本作家群 195

四、不平衡的文学交流 196

(一)文学交流的不平衡与不同步 196

(二)清醒的功利性抉择与非功利性的文学参照 197

第八章 封闭的自我与开放的自我:中日近代文学主题走向的比较 200

一、共同的起点与不同的层次 200

二、不同的结局与不同的基调 204

第三编 1928—1936世界性的趋势与交流的高潮 211

第一章 新时代文学的主潮:中日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兴起与交流 211

一、战争环境下的日本无产阶级文学 211

二、政治的分野与中国“革命文学”的兴起 213

第二章 中国“革命文学”在日本 215

一、日本对中国左翼文学的评介 215

二、秋田雨雀对中国左翼戏剧的支持 217

三、鲁迅在日本文坛 219

(一)初期几种不同的鲁迅观 219

(二)佐藤春夫与鲁迅 220

1.佐藤春夫对鲁迅的译介与理解 220

2.鲁迅对佐藤春夫工作的评价 221

(三)《阿Q正传》等作品的翻译和日本鲁迅观的转变 226

四、郭沫若等左翼作家与日本左翼文坛 227

五、鲁迅等对日本无产阶级文艺理论的译介 228

第三章 源流与流传:中日无产阶级文学观的思想本质及其演进 231

一、“红色的30年代”:无产阶级文学观的生成与流传 231

二、源流之一:苏俄“组织形态论”美学思想的提出 232

(一)流传1:日本左翼的“组织功能”论文学观 234

(二)流传2:后期创造社的“革命文学”观 237

三、源流之二:“拉普”派对作家意识的“纯化” 241

(一)流传3:青野季吉、藏原惟人的“目的意识”论 243

(二)流传4:李初梨、阿英的“阶级意识”理论 246

四、总说:理论与现实的错位 251

第四章 在自我向群体的转换中:中日无产阶级小说主题变异的比较 254

一、“群”:红色三角区中的共同主题 254

二、主题变异中的主动与被动 256

三、人,在不同的政治环境中变形 261

四、不同的审美追求:夸饰与求真 266

第五章 模仿与独创:中日新感觉派小说创作之异同 268

一、共同母题下的情感倾斜 270

二、观念下的感觉与感觉中的观念 273

三、艺术追求中的模仿、创造与独特的整体象征 275

四、心理分析小说的切近与流向 278

第六章 近代日本文学与其他中国作家 281

一、周作人郁达夫与日本文学 281

二、30年代译介的其他日本文艺理论与文艺作品 282

三、文学交流高潮的启迪 283

第四编 1937—1945战争与文学交流 287

第一章 政治化:文学交流视角的根本变化 287

一、战争阻断了正常的文学交流 287

二、两种不同的交流格局 288

三、文学交流的两种观念与两个阶段 289

第二章 拒斥与批判:变化了的中国作家的日本文学观 291

一、对日本反战作品的译介和对“圣战文艺”的谴责 291

二、沦陷区对日本文学的译介以及关于“大东亚文学者大会”的争论 293

第三章 纯正与邪恶:战时日本对中国新文学的介绍 295

一、打上战争烙印的文学介绍 295

二、战争中中日文学交流的光辉一页 296

三、日本介绍中国文艺运动的一般情况和文坛动向 297

四、日本的中国作家作品论 300

第四章 总论 时差与异质:中日近现代社会与文学发展的宏观透视 303

一、发展时序:先行与跟进之差 303

二、思想基调:社会意识与个人情绪 305

三、审美风格: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 311

四、主潮流向:对传统的理性背叛与情感依恋 315

附言:意识的强化与中日比较文学研究的再发展 319

一、强化理论意识,在具体的精细研究的基础上,增加宏观研究,努力确立具有理论体系的批评模式 319

二、强化文化批判意识,在深入的意义研究中确立文化的现代化价值取向 322

三、强化研究的人类意识,以人类的同一性和一体化为尺度,超越研究中的民族主义意识 324

后记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