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序 1
译者序 2
第一篇 家畜之性状 1
第一章 人类及其所饲养之家畜 3
第二章 性状之一般说明 4
第一节 生殖 4
第二节 出生性状与存活率 7
第三节 母性能力 8
第四节 泌乳 8
第三章 出生与发育 11
第一节 屠体 12
第二节 羊毛生产 13
第三节 拉力与速度 16
第四节 畜体外观 17
第五节 学习能力 18
第六节 神经质—性情 18
第七节 禽肉与蛋产量 19
第四章 摘要 21
第二篇 基础生物学与孟德尔学说 25
第一章 基础生物学 27
第一节 体细胞与生殖细胞 28
第二节 染色体与性别 30
第三节 染色体数目之改变 32
第四节 染色体内之改变 32
第二章 孟德尔遗传学孟德尔学说 34
第一节 孟德尔学说之专用术语 34
第三章 基因之命名 37
第四章 孟德尔数学与术语 38
第一节 孟德尔比例 39
第二节 致死基因 42
第三节 联锁与交换 43
第四节 性联遗传 44
第五节 染色体图 45
第六节 突变 46
第五章 与饲育者有关之基因数 47
第一节 基因之作用—基因如何活动 47
第二节 微量多效作用 48
第三节 基因交互作用 48
第四节 不同型式之显性 48
第五节 上位作用 49
第六章 遗传与环境 51
第三篇 族群遗传学、选拔与育种 53
第一章 家畜性状之复杂性 55
第一节 孟德尔学说与族群遗传学之桥梁 56
第二章 族群遗传学—变异 58
第一节 变异之描述 58
第二节 其他形状之曲线 60
第三节 挑战—改进平均 62
第四节 何处著手进行 62
第五节 族群间之比较 63
第三章 选拔 64
第一节 人工与自然选拔 64
第二节 淘汰 65
第四章 控制遗传进展之因素 66
第一节 遗传变异率 66
第二节 选拔差别 69
第三节 世代间隔距离 73
第四节 遗传增进 74
第五章 测度遗传改进 76
第一节 对照 76
第二节 反复配种 77
第六章 选拔限制 78
第一节 遗传变异之贮存 79
第七章 育种价值与选拔工具 80
第一节 个体选拔(能力试验) 80
第二节 终生能力记录 81
第三节 系谱资料 85
第四节 后裔能力(后裔试验) 90
第五节 其他亲属性能(家族选拔) 90
第六节 选拔工具之联合应用 92
第七节 选拔方法 93
第八节 性状间之关系 98
第九节 性状间之传统关系 100
第十节 不同类型之相关 101
第八章 育种与环境 105
第一节 母体环境 107
第九章 配种制度 109
第一节 近亲配种 109
第二节 远亲配种 115
第三节 第一代杂交后应如何继续进行 117
第四节 异型杂交 120
第五节 回交 120
第六节 顶交与级进育种 120
第七节 选型配种 121
第八节 矫正配种 122
第十章 杂种与杂交潜势 123
第一节 家畜之杂交优势 126
第二节 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 126
第四篇 实用育种 129
第一章 实用育种计划 131
第一节 识别 131
第二节 乳牛育种 134
第三节 肉牛育种 140
第四节 兼用牛育种 144
第五节 绵羊育种 144
第六节 兼用绵羊育种 145
第七节 肉用绵羊育种 148
第八节 猪育种 149
第九节 家禽育种 151
第二章 品种与品种结构 154
第一节 品种协会 156
第二节 家畜展览会 157
第三节 协同育种计画 158
第四节 人工授精(AI)与胚移置(OT) 160
第五节 试验与测试 161
第六节 逢机取样 162
第七节 试验前环境问题 163
第八节 矫正因子 164
第九节 遗传改进之成本与利润 167
参考文献 168
附录一 近观配种系数 170
附录二 逢机数字 175
字汇 177
英汉名词对照索引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