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 1
前言 1
第一部分 网络接口层 1
第1章 局域网技术 1
1.1 局域网封装 1
1.2 以太网 2
1.2.1 以太网Ⅱ 2
1.2.2 IEEE 802.3 5
1.2.3 IEEE 802.3SNAP 7
1.2.4 以太网MAC地址中的特殊位 9
1.3 令牌环 11
1.3.1 IEEE 802.5 11
1.3.2 IEEE.802.5 SNAP 14
1.3.3 令牌环MAC地址中的特殊位 14
1.4 FDDI 15
1.4.1 FDDI帧格式 16
1.4.2 FDDI SNAP 17
1.4.3 FDDI MAC地址中的特殊位 18
1.5 IEEE 802.1 11 19
1.5.1 IEEE 802.11 帧格式 19
1.5.2 IEEE.802.11 SNAP 22
1.6 小结 22
第2章 广域网技术 23
2.1 广域网封装 23
2.2 点对点协议 23
2.2.1 异步链路上的PPP 25
2.2.2 同步链路上的PPP 26
2.2.3 PPP最大接收单元 26
2.2.4 PPP多重链路协议 26
2.3 帧中继 28
2.4 小结 30
第3章 地址解析协议 31
3.1 ARP概述 31
3.2 ARP帧结构 32
3.3 Windows Server 2008和Windows Vista中的ARP 34
3.3.1 地址解析 34
3.3.2 重复地址检测 37
3.3.3 邻居不可达检测 39
3.3.4 ARP注册表值 41
3.4 逆向ARP(InARP) 42
3.5 ARP代理 42
3.6 小结 44
第4章 点对点协议 45
4.1 PPP连接过程 45
4.1.1 第1阶段:使用LCP对PPP进行配置 45
4.1.2 第2阶段:身份验证 45
4.1.3 第3阶段:回叫 45
4.1.4 第4阶段:使用NCP对协议进行配置 46
4.2 PPP连接终止 46
4.3 链接控制协议(LCP) 46
4.3.1 LCP选项 47
4.3.2 LCP协商过程 48
4.4 PPP身份验证协议 49
4.4.1 PAP 49
4.4.2 CHAP 51
4.4.3 MS-CHAP v2 52
4.4.4 EAP 54
4.5 回叫和回叫控制协议 57
4.6 网络控制协议(NCP) 58
4.6.1 IPCP 58
4.6.2 压缩控制协议(CCP) 59
4.6.3 加密控制协议(ECP) 60
4.7 Network Monitor示例 61
4.8 以太网上的PPP 61
4.8.1 PPPoE发现阶段 62
4.8.2 PPPoE会话阶段 63
4.9 小结 64
第二部分 Internet层协议 65
第5章 Internet协议 65
5.1 IP简介 65
5.1.1 IP服务 65
5.1.2 IP最大传输单元(MTU) 66
5.2 IP数据报 67
5.3 IP报头 68
5.3.1 版本 68
5.3.2 Internet报头长度 68
5.3.3 服务类型 68
5.3.4 总长度 72
5.3.5 标识 72
5.3.6 标志 72
5.3.7 片偏移量 72
5.3.8 生存时间 72
5.3.9 协议 73
5.3.10 报头校验和 74
5.3.11 源地址 74
5.3.12 目的地址 74
5.3.13 选项和填充 74
5.4 分片 75
5.4.1 分片字段 75
5.4.2 分片示例 76
5.4.3 重组示例 78
5.4.4 分片的再次分片 79
5.4.5 避免分片 79
5.4.6 分片与Windows Server 2008和Windows Vista中的TCP/IP 82
5.5 IP选项 82
5.5.1 复制 82
5.5.2 选项类别 82
5.5.3 选项编号 82
5.5.4 严格和松散源路由 85
5.5.5 IP路由器警报 88
5.5.6 Internet时间戳 88
5.6 小结 89
第6章 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 90
6.1 ICMP消息结构 90
6.2 ICMP消息 91
6.2.1 ICMP回显和回显应答 91
6.2.2 ICMP目的不可达 93
6.2.3 PMTU发现 95
6.2.4 ICMP源端被关闭 98
6.2.5 ICMP重定向 99
6.2.6 ICMP路由器发现 101
6.2.7 ICMP超时 103
6.2.8 ICMP参数问题 104
6.2.9 ICMP地址掩码请求和地址掩码应答 105
6.3 Ping.exe工具 106
6.4 Tracert.exe工具 108
6.5 Pathping.exe工具 110
6.6 小结 112
第7章 Internet组管理协议 113
7.1 IP多播和IGMP介绍 113
7.1.1 IP多播概述 113
7.1.2 主机支持 114
7.1.3 路由器支持 115
7.1.4 启用多播的IP互联网络 116
7.1.5 Internet多播骨干网 117
7.2 IGMP消息结构 117
7.2.1 IGMP版本1(IGMPv1) 117
7.2.2 IGMP版本2(IGMPv2) 120
7.2.3 IGMP版本3(IGMPv3) 122
7.3 Windows Server 2008和Windows Vista中的IGMP 125
7.3.1 TCP/IP协议 125
7.3.2 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 125
7.4 小结 127
第8章 Internet协议版本6 129
8.1 IPv4的缺点 129
8.2 IPv6寻址 130
8.2.1 IPv6地址语法基础 131
8.2.2 地址类型 131
8.2.3 单播地址类型 131
8.2.4 IPv6接口标识符 132
8.2.5 DNS支持 132
8.3 IPv6核心协议 132
8.3.1 IPv6 132
8.3.2 ICMPv6 133
8.3.3 邻居发现 133
8.3.4 多播监听发现 134
8.4 IPv4和IPv6之间的差异 134
8.5 小结 134
第三部分 传输层协议 135
第9章 用户数据报协议 135
9.1 UDP介绍 135
9.2 UDP应用 135
9.3 UDP消息 136
9.4 UDP报头 136
9.5 UDP端口 137
9.6 UDP伪报头 139
9.7 小结 140
第10章 传输控制协议基础 141
10.1 TCP介绍 141
10.2 TCP段 141
10.3 TCP段头 142
10.4 TCP端口 144
10.5 TCP标志 145
10.6 TCP伪首部 146
10.7 TCP紧急数据 147
10.8 TCP选项 148
10.8.1 选项列表结束和无操作 149
10.8.2 最大段长度选项 149
10.8.3 TCP窗口缩放选项 151
10.8.4 选择性确认选项 152
10.8.5 TCP时间戳选项 155
10.9 小结 157
第11章 传输控制协议连接 158
11.1 TCP连接 158
11.2 建立TCP连接 158
11.2.1 第1段:同步(SYN)段 159
11.2.2 第2段:SYN-ACK段 160
11.2.3 第3段:ACK段 162
11.2.4 TCP连接的结果 163
11.3 TCP半开连接 163
11.4 TCP连接的维持 165
11.5 TCP连接终止 166
11.5.1 第1段:TCP对等方1发送的FIN-ACK 167
11.5.2 第2段:TCP对等方2发送的ACK 167
11.5.3 第3段:TCP对等方2发送的FIN-ACK 168
11.5.4 第4段:TCP对等方1发送的ACK 169
11.6 TCP连接重置 170
11.7 TCP连接状态 171
11.8 小结 173
第12章 传输控制协议数据流 174
12.1 基本的TCP数据流行为 174
12.2 TCP确认 174
12.2.1 延迟的确认 174
12.2.2 邻接数据的累积确认 175
12.2.3 非邻接数据的选择性确认 176
12.3 TCP滑动窗口 176
12.3.1 发送窗口 177
12.3.2 接收窗口 179
12.3.3 接收窗口自动调节 181
12.4 小段 183
12.4.1 Nagle算法 183
12.4.2 糊涂窗口综合症 184
12.5 发送端的流量控制 184
12.5.1 慢启动算法 185
12.5.2 拥塞避免算法 186
12.5.3 复合TCP 187
12.5.4 显式拥塞通知 188
12.5.5 受限传输 190
12.6 小结 191
第13章 传输控制协议重传和超时 192
13.1 重传超时和往返时间 192
13.2 重传行为 193
13.2.1 新连接的重传行为 194
13.2.2 失效网关检测 194
13.2.3 转发重传超时恢复 196
13.2.4 使用选择性确认(SACK)TCP选项 196
13.3 计算RTO 197
13.3.1 使用TCP时间戳选项 198
13.3.2 Karn算法 200
13.3.3 Karn算法和时间戳选项 201
13.4 快速重传和快速恢复 202
13.5 小结 204
第四部分 应用层协议和服务 205
第14章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205
14.1 DHCP消息 205
14.1.1 DHCP消息格式 206
14.1.2 DHCP选项 208
14.2 DHCP消息交换 211
14.2.1 获得初始租约 211
14.2.2 续订租约 217
14.2.3 改变子网 217
14.2.4 探测未授权的DHCP服务器 218
14.2.5 更新DNS条目 219
14.3 小结 219
第15章 域名系统 220
15.1 DNS消息 220
15.1.1 DNS名称查询请求和名称查询应答消息 220
15.1.2 DNS更新和更新应答消息 225
15.2 DNS消息交换 227
15.2.1 解析名称到地址 228
15.2.2 解析地址到名称 229
15.2.3 解析别名 230
15.2.4 动态更新DNS 231
15.2.5 在DNS服务器之间传输区域信息 234
15.3 小结 234
第16章 Windows Internet名称服务 235
16.1 NetBT名称服务消息 235
16.1.1 NetBIOS名称服务消息 236
16.1.2 表示NetBIOS名称 238
16.1.3 查询RR格式 240
16.2 WINS客户端和服务器消息交换 242
16.2.1 解析NetBIOS名称到IP地址 242
16.2.2 注册NetBIOS名称 244
16.2.3 刷新NetBIOS名称 247
16.2.4 释放NetBIOS名称 248
16.3 小结 250
第17章 远程身份验证拨入用户服务 251
17.1 RADIUS消息 251
17.1.1 RADIUS消息结构 252
17.1.2 RADIUS属性 253
17.1.3 厂商特定属性 257
17.2 RADIUS消息交换 258
17.2.1 网络访问身份验证 258
17.2.2 网络访问计费 260
17.2.3 RADIUS代理转发 262
17.3 小结 264
第18章 Internet协议安全 265
18.1 IPsec报头 265
18.1.1 身份验证报头 265
18.1.2 封装安全有效负载(ESP) 268
18.2 IPsec和安全关联 272
18.2.1 ISAKMP SA 272
18.2.2 IPsec SA 273
18.2.3 安全参数索引 273
18.2.4 创建SA 273
18.3 Internet密钥交换 273
18.4 ISAKMP消息结构 274
18.4.1 ISAKMP报头 274
18.4.2 SA有效负载 276
18.4.3 建议有效负载 276
18.4.4 转换有效负载 277
18.4.5 厂商ID有效负载 278
18.4.6 临时有效负载 279
18.4.7 密钥交换有效负载 279
18.4.8 通知有效负载 280
18.4.9 删除有效负载 281
18.4.10 标识有效负载 282
18.4.11 散列有效负载 282
18.4.12 证书请求有效负载 283
18.4.13 证书有效负载 283
18.4.14 签名有效负载 284
18.5 主要模式协商 284
18.6 快速模式协商 285
18.7 身份验证Internet协议 286
18.7.1 AuthIP信息 286
18.7.2 AuthIP和IKE共存 286
18.8 IPsec NAT遍历 288
18.9 小结 289
第19章 虚拟专用网络 291
19.1 PPTP 291
19.1.1 PPTP数据封装 291
19.1.2 PPTP控制连接 293
19.2 L2TP/IPsec 295
19.2.1 L2TP/IPsec数据封装 296
19.2.2 L2TP控制连接 298
19.3 SSTP 299
19.4 小结 301
附录 IP寻址 302
词汇表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