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研究法》PDF下载

  • 购买积分:2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Allen Rubin,Earl R.Babbie著;陈若平,张佑绫等人合译
  • 出 版 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9866885839
  • 页数:799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篇 序言:探究 1

第一章 科学的探究与社会工作(林诗韵) 3

引言 4

科学探究对社会工作的效用:建立实务上的证据基础 5

检视社会工作的效果:促进证据为基础的实施 7

评论研究品质的必要 8

悲悯与专业伦理 12

证据为基础实施的本质 14

证据为基础实施的步骤 16

社会工作者应该学习研究的其他原因 19

科学的方法 21

求知的其他来源 22

传统 23

权威 24

常识 25

大众媒体 25

认识非科学的社会工作实务知识来源的缺点 26

不精确的观察 27

过度概化 27

选择性的观察 28

事后假设 29

自我涉入的了解 30

不合逻辑的归因 31

过早归结的探究 32

人性的错误 33

重点概念 33

第二章 科学及研究中的哲学与理论(王美书) 35

引言 36

意识型态 36

什么才是真正的真实 37

典范 39

实证主义 41

解析主义 42

批判社会科学 43

理论 45

预测和解释 47

理论的要素 48

属性和变项间的关系 49

两个逻辑体系 51

理论和研究的连结 55

社会工作实务模式 56

决定论、机率以及因果论 58

机率的知识 59

发现社会工作研究中的因果关系 60

原因中的原因 61

决定论的观点 61

两种认识的因果模式 63

量性与质性的研究方法 66

科学探究中的客观性和主观性 67

重点概念 70

第三章 社会工作研究的伦理与政治(许珮婕) 72

引言 73

社会工作研究的伦理议题 74

自愿参与与告知后同意 74

不伤害参与者 76

匿名性与保密性 82

欺瞒研究对象 83

分析和报告 84

衡量效益和成本 84

一个范例:与临终者一同生活——使用参与观察法 85

接受服务的权利与评鉴服务成效的责任 86

美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的伦理守则 87

四个伦理上的争议 89

观察人的顺从性 89

茶室中的麻烦 91

「福利研究停止了八百位德州人的给付」 92

社会工作者提出伪造的文章以测试期刊的偏误 94

机构审议委员会 96

关于性别与文化的偏误与不敏感 101

社会工作研究的政治 102

客观性与意识型态 103

政治见解 110

重点概念 111

第二篇 问题形成与测量 113

第四章 问题形成(蔡雅芬) 114

引言 115

研究过程的梗概 115

图示研究过程 117

研究计划书 119

选择主题和研究问题 120

选择主题的原动力 120

它是社会工作研究吗 121

将研究主题缩小为研究问题 121

好的研究问题的特质 122

可行性 124

问题形成的其他议题 125

文献回顾 126

研究目的 128

探索 129

描述 129

解释 130

评鉴 131

建构测量工具 131

多元目的 131

时间面向 132

横断性研究 132

纵贯性研究 133

分析单位 135

个体 137

团体 138

社会加工品 139

回顾分析单位 139

生态/区位谬误 140

化约论 143

重点概念 144

第五章 概念化与操作化(萧惠文) 145

引言 146

概念上的解释 146

发展一个适合的假设 147

外衍变项与控制变项 147

变项间的关系型态 149

操作性定义 151

对任何存在的事物给予操作性的定义 151

概念化 153

指标与面向 153

概念与真实 154

建立概念的秩序 155

操作性定义的影响 157

操作性定义上的性别与文化偏误 158

操作化的选择 159

变异数的全距 159

变异数的两端界限 160

面向的提醒 161

社会工作中操作化的例子 162

现存的量表 166

操作化必须持续的进行 169

操作性定义的质性观点 170

重点概念 172

第六章 测量(王牧恩) 173

引言 174

测量的尺度 174

名目测量 175

次序测量 176

等距测量 177

比例测量 177

测量尺度的意涵 179

单一或是综合指标 180

测量误差的主要成因 180

系统误差 181

随机误差 183

测量方式中的误差 185

避免测量误差 187

信度 189

信度的类型 191

访员或观察者之间的信度 191

测验-复测的信度 192

内部一致性信度 193

效度 195

表面效度 195

内容效度 196

效标关联效度 196

建构效度 198

因素效度 199

社会工作中信度和效度测量的实例:临床测量工具组 203

信度和效度之间的关联 206

谁来决定什么是有效的? 207

质性研究中的信度和效度 208

重点概念 211

第七章 建构测量工具(温筱雯) 213

引言 214

提问的方针 214

问题与叙述 214

开放式问题与封闭式问题 215

题目设计清楚 216

避免模棱两可的问题 216

受测者必须有能力回答 216

受测者必须愿意回答 218

问题必须有关联 218

题目应简短 219

避免负向的选项 219

避免偏误的题目和词语 219

问卷设计 221

一般问卷的格式 221

填答的格式 222

列联式问题 222

矩阵式问题 224

问卷中的问题排序 225

问卷的指导语 226

预试问卷 227

组合说明 227

建立组合的测量 231

项目的选择 231

遗漏值的处理 232

一些优异的给分程序 232

李克特量表 233

语义的差异 234

建立文化敏感的工具 234

建构质性的测量 235

重点概念 242

第三篇 抽样方法与调查研究法 243

第八章 抽样方法(苏芳仪) 244

引言 245

抽样方法的发展历史 247

Alf Landon总统 247

Thomas E.Dewey总统 248

两种抽样方法 249

非机率抽样 249

依赖可用的样本 249

立意或判断抽样 251

配额抽样 252

滚雪球抽样 252

选择资讯提供者 253

机率抽样的逻辑 253

有意识及无意识的抽样偏误 254

抽样的代表性与机率 255

随机选取 256

机率理论、抽样分配及抽样误差的推估 257

十个个案的抽样分配 257

抽样分配及抽样误差的推估 259

信赖水准与信赖区间 262

如何使用表8-2 263

母群体及抽样架构 265

母群体与抽样架构的说明 267

决定样本大小的因素 268

抽样设计的类型 268

简单随机抽样 268

系统抽样 269

分层抽样 271

系统抽样中隐含的分层效果 274

等比例及非等比例的分层抽样法 274

多阶段丛集抽样 275

多阶段设计及抽样误差 276

多阶段丛集分层抽样 277

样本比例抽样法 278

举例说明:以社工系学生为抽样样本 279

抽样系所 280

选取学生 280

复习机率抽样 281

避免在抽样过程中产生性别及文化偏误 281

性别偏误 281

具有文化敏感度的抽样方法 282

重点概念 283

第九章 调查研究法(吕学荣) 285

引言 286

适合采用调查研究法的主题 287

自行施测问卷 289

邮寄问卷与回收 289

说明信 290

评估回覆率 290

催收邮寄问卷 292

可接受的问卷回覆率 293

案例研究 294

面访调查法 295

访员的角色 296

调查访谈的指引原则 297

合作和控制 299

电话调查法 301

电脑辅助电话访谈法 302

新科技及调查研究法 303

线上调查法 304

调查方法的比较 307

调查研究法的优缺点 308

次级分析法 311

重点概念 313

第四篇 评鉴方案与实务的设计 315

第十章 评鉴方案和实务的实验设计(陈若平) 317

引言 318

推论因果的准则 318

内在效度 321

内在效度的威胁 321

前实验设计 325

实验设计 328

随机化 331

配对 332

提供服务给控制组 333

研究发现效度之额外威胁 334

测量偏误 334

研究反应性 335

处置的扩散或仿效 337

补偿的平等化、补偿的较量或怨恨的士气低落 338

耗损(或实验夭折) 339

外在效度 341

一个社会工作实验的说明 342

以认知行为介入有儿童虐待风险家长的实验 343

重点概念 345

第十一章 评鉴方案和实务的准实验设计(杨碧云) 347

引言 348

增强非实验设计之效度的方法 348

准实验设计 350

不对等的比较组设计 350

简单时间序列设计 353

多元时间序列设计 356

举例说明社会工作中的准实验设计 358

社会工作机构在执行实验和准实验上的实务陷阱 359

介入的可靠度 360

对控制情境的干扰 361

对分组安排的抗拒 361

招募和留住案主 362

避免或减缓实务陷阱的策略 363

横断性研究 365

个案控制设计 366

重点概念 367

第十二章 单案评鉴设计(廖育青) 369

引言 370

单案研究的逻辑概述 370

N(样本数)=1 372

社会工作之单案研究设计 373

在社会工作实务中使用单案研究设计 374

测量议题 376

对目标问题和服务目标下操作型定义 376

测量什么? 378

三角检测 378

搜集资料 379

谁来进行测量呢 379

资料的来源 380

信度与效度 380

直接的行为观察 381

非干扰性观察与干扰性观察 382

资料量化过程 383

基线阶段 384

其他的单案设计 387

AB:基本的单案设计 387

ABAB:撤回逆转的设计 388

多元基线设计 390

多元成分设计 394

资料分析 395

解释不明确的结果 396

集结单案研究的结果 398

质性研究方法在单案设计的角色 399

重点概念 400

第十三章 方案评鉴中的议题(庄凯琦) 402

引言 403

方案评鉴的目的 403

历史回顾 403

管理照顾的冲击 405

方案评鉴的政治议题 408

内部vs外部评鉴者 408

方案评鉴研究发现的应用 411

后勤与管理的问题 412

计划评鉴与促进使用 413

方案评鉴的类型 414

评鉴结果与效率 414

成本效果与成本效益分析 416

评鉴目标达成的问题与议题 417

监督方案执行 421

过程评鉴 423

方案计划的评鉴:需求评估 424

社区或标的团体调查 428

焦点团体 428

质性方法评鉴研究的实例说明 429

重点概念 432

第五篇 质性、非干扰性与具有文化能力的研究方法 435

第十四章 质性研究法(吴震环) 436

引言 437

适合实地研究法的主题 437

质性实地研究法的特别考量 438

观察者的各种角色 439

和参与者的关系 441

一些质性实地研究的典范 443

自然主义 443

自然主义式、民族志研究游民的两个实例 443

扎根理论法 445

运用扎根理论法研究游民的实例 447

参与式行动研究法 448

个案研究法 449

进行质性实地研究 451

准备进入实地工作 451

实地研究的抽样 453

质性访谈 456

非正式谈话访谈 457

访谈指引法 460

标准化的开放式访谈法 462

生命史 463

案主日志 463

焦点团体法 464

运用焦点团体与参与式行动研究的实例:日本受暴妇女的声音 466

记录观察 467

质性实地研究的优缺点 470

理解的深度 470

主观性 472

可推论性 472

评鉴质性研究法的标准 473

质性实地研究法的研究伦理 475

重点概念 476

第十五章 分析现存的记录资料:质性与量性方法(张祐绫) 478

引言 479

有关非干扰性观察方法的评论 479

内容分析法 480

内容分析法的抽样设计 481

分析的单位 481

抽样的技术 483

内容分析法的资料编码 483

显性和隐性的内容资料 484

概念化和发展编码类别 485

资料计数和记录保存 486

质性资料分析 487

内容分析的量性和质性举例 488

量性的举例说明:社会工作自我意象的变迁 488

质性的举例说明:收养的揭露和沟通 489

内容分析法的优缺点 490

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法 491

遗漏资料 492

效度问题 492

信度问题 493

现存统计资料的来源 494

举例说明:社会福利政策研究中的现存统计资料分析 496

历史比较分析法 498

历史比较分析的资料来源 499

分析的技术 502

重点概念 503

第十六章 具有文化能力的研究(吴震环) 505

引言 506

具有文化能力的研究问题形成 508

少数族裔和弱势族群参与研究的招募与维系 510

取得社区领袖的背书 511

采行具有文化敏感的保密方法 512

聘任地方社区成员担任研究访员 512

提供足够的访谈费 512

排除交通和托儿的障碍 513

选择贴心而容易到达的地点 513

聘任及训练具有文化能力的访员 513

聘任谙双语的研究人员 514

了解影响参与的文化因素 514

污名化的人口群须使用匿名参与 515

运用特殊的抽样技巧 516

学习创意的抽样策略 516

培养转介来源并保持联系 517

经常个别联系,运用个人手法 517

建立定点资料 518

运用追踪方法 518

具有文化能力的测量工具 519

具有文化能力的访谈 520

语言问题 520

文化偏误 523

测量等值 524

评估测量等值 526

具有文化能力的研究仍有待解决的议题 528

重点概念 530

第六篇 资料分析 533

第十七章 质性资料分析(王美书) 534

引言 535

连结理论与分析 535

模式的发现 535

扎根理论法 537

符号学 538

谈话分析法 540

质性资料的处理 541

编码 541

备忘录 546

概念图示 548

质性资料的电脑程式 549

透过NUD*IST来了解〈利未记〉 550

Sandrine Zerbib:认识女性电影导演 554

重点概念 559

第十八章 量性资料分析(吕学荣) 560

引言 561

资料的量化 561

发展编码类别 562

编码手册的架构 564

资料输入 566

资料清理 566

单变项分析 567

分配 567

集中趋势 568

离散 571

连续及不连续变项 573

「详尽的」相对于「容易处理的」 574

次团体的比较 574

「合并」回答类别 576

处理「不知道」的选项 577

描述统计与质性研究 578

重点概念 582

第十九章 建立并解读双变项与多变项表格(王美书) 583

引言 584

双变项分析 584

将表格百分比化 585

建立与阅读双变项表格 586

双变项表格形式 587

多变项分析 588

详析模型 591

重复测试 592

解释 592

解读 593

具体化 593

抑制变项 593

曲解变项 594

详析过程的假设案例说明:个案管理评鉴 594

重点概念 600

第二十章 推论资料分析:第一部分(吴宜姗) 602

引言 603

机会是一对立假设 603

拒斥机率 604

统计上的显著性 605

理论抽样分配 605

显著水准 607

单尾与双尾检定 609

虚无假设 611

型一误差与型二误差 612

样本大小的影响 614

相关性的测量 614

效果大小 617

强、中、弱的效果大小 619

实质显著性 621

重点概念 622

第二十一章 推论资料分析:第二部分(陈若平) 624

引言 625

统计考验力分析 625

后设分析 629

选择一个统计显著性的检定 631

一个常见的无母数检定:卡方检定 632

其他的无母数检定 633

常见的双变项母数检定 634

多变项分析 635

常见的推论统计的误用和错误诠释 639

使用推论统计的争议 643

重点概念 646

第七篇 撰写研究计划书与研究报告 647

第二十二章 撰写研究计划书与研究报告(吴震环) 648

引言 649

撰写研究计划书 649

寻找赞助单位 649

补助金与契约 651

开始撰写研究计划书之前 652

研究计划书的组成要素 653

说明资料 654

问题与目标 654

文献回顾 655

概念架构 659

测量 659

研究参与者(抽样) 660

研究设计和资料搜集方法 660

资料分析 661

研究时间表 661

预算 661

其他组成要素 662

撰写社会工作研究报告 662

一些基本思考 664

读者 664

报告的形式与长度 665

报告的目标 666

避免抄袭 666

报告的组织 668

标题 668

摘要 669

前言与文献回顾 670

研究方法 670

研究结果 671

讨论与结论 672

参考书目与附录 672

撰写质性研究报告时的额外考量 673

重点概念 674

附录A运用图书馆(张祐绫) 677

引言 677

寻求协助 677

参考资料来源 677

《已出版书籍》 677

《期刊文献读者指南》 678

书库的使用 678

目录卡 678

国会图书馆分类 679

摘要 680

电脑取得图书馆资料 682

专业期刊 683

附录B乱数表(张祐绫) 690

附录C推论统计与单案设计(王美书) 692

引言 692

单案设计中的统计显著性 692

替代计算统计显著性的程序 693

两个标准差程序 693

比率-次数分配步骤 694

实质显著 695

统计显著性在单案设计中的限制 695

低统计考验力 699

效果大小 700

附录D 常态曲线下超过效果大小值(ES)之比例(吴宜姗) 703

附录E SPSS11.0视窗版学习指南(宋冀宁) 705

您将在此附录学到的内容 705

开始使用SPSS 705

开启资料档 706

修改储存 707

浏览视窗版SPSS 709

次数分配 715

交叉表 719

变项重新编码 722

多变项表格 727

统计显著性检定 729

相关与回归 731

创建指数 733

图表 737

复制分析结果于文件中 741

关闭程式 742

词汇表(张祐绫) 743

参考书目 761

英文索引(张祐绫、陈若平) 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