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结构与传统乡村社会变迁 以1927-1937年江西农村革命与改良冲击为例》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万振凡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801808790
  • 页数:41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革命改良与传统乡村社会弹性结构互动的视角,系统地探讨1927~1937年江西传统乡村社会变迁规律。

绪论 1

一、选题意义和价值 1

二、研究现状述评及本书的创新点 7

三、研究资料综述 28

四、研究理论与方法 33

五、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41

第一章 革命前江西乡村社会及其弹性结构第一节 传统乡村社会及其结构 44

一、传统乡村社会的一般含义 44

二、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结构 49

第二节 革命前江西农村社会:典型的传统社会 53

一、江西区域自然环境特点 53

二、变化极小的小农经济 56

三、典型的宗族社会 60

四、“金字塔型”的阶级结构 64

五、传统的乡村政治结构 66

六、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 68

第三节 江西传统乡村社会的弹性结构 71

一、传统乡村社会的结构要素及再生功能 72

二、传统乡村社会结构系统的弹性空间 77

三、传统乡村社会整体结构的弹性 84

四、传统乡村社会弹性结构的运行机制 88

第四节 近代江西社会的嬗变与苏维埃运动的兴起 91

一、从动态角度看近代江西社会发展的特点 92

二、革命与反革命力量在江西的消长 96

三、全国苏维埃运动中心区域在江西的形成 100

本章小结 102

第二章 革命对传统乡村社会的冲击:变与不变之中第一节 毛泽东用革命方式改造农村社会的构想 105

一、毛泽东关于农村改造的理论思考 105

二、毛泽东关于农村改造具体措施的设想 108

第二节 革命对传统乡村社会结构的冲击 109

一、阶级结构的“压缩” 109

二、经济结构的重组 115

三、对宗族势力的打击 119

四、政治权力结构的改造 121

五、思想文化结构的变革 125

第三节 传统乡村社会结构对革命的反冲击 130

一、传统社会组织结构对革命的“抵制” 130

二、传统经济结构内核的保留 134

三、传统阶级结构对革命的阻抗 136

四、传统思想文化结构的“隐藏” 139

第四节 革命后传统乡村社会结构的反弹 141

一、传统阶级结构的“伸展” 141

二、传统经济结构的恢复 143

三、传统社会组织结构的反弹 145

四、传统思想文化结构的回复 148

本章小结 152

第三章 传统乡村社会对革命的回应:带负号的平衡和发展第一节 乡村社会生活的紧张与压力 154

一、社会生活的紧张与贫穷 154

二、你死我活的战争心理压力 158

第二节 乡村社会资源的动员与枯竭 163

一、扩红运动:超越人力资源可承受程度 164

二、借谷运动:粮食资源的严重匮乏 168

三、推销公债:农民现金资源的枯竭 171

四、查田运动:经济资源的深度动员 172

第三节 乡村社会“带负号的平衡和发展” 175

一、农村社会精英的流失 175

二、乡村社会财富的耗费 178

三、现代性经济增长点的夭折 183

四、乡村思想文化的变异 188

五、“政府依赖”惰性的出现 194

第四节 乡村社会的“抵制”与“反叛” 196

一、农民的“抵制”与“反叛” 196

二、从革命到改良 199

本章小结 202

第四章 传统乡村社会改良的困境:重建易与复兴难第一节 土地产权的恢复与重建 205

一、以和平方式解决土地问题 205

二、原苏区地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重建 207

三、全省范围内的土地产权的整理 209

第二节 农村社会组织结构的重构 212

一、政权组织系统的重构 212

二、保甲制度的重建 217

三、社会组织重建的影响 221

第三节 农村思想文化结构的重塑 224

一、在原苏区地区开展特种教育 224

二、在全省范围内创办保学 231

三、失却社会资源支撑的农村教育 236

第四节 农村经济的“复兴” 238

一、肩负“复兴”农村经济使命的农村合作运动 238

二、江西农村合作运动发展历程 239

三、农村经济“复兴”终成空话 242

第五节 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兴办 248

一、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建立 248

二、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开展 249

三、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252

本章小结 255

第五章 乡村社会早期现代化探索的结局:现代化招之不来第一节 农村实验区对农村社会现代化出路的探索 257

一、民国江西各地农村实验区的实验思路 257

二、民国江西农村实验区的实验内容 261

三、民国江西农村实验的成效与问题 274

第二节 农村服务区对传统乡村社会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278

一、江西农村服务区的建立及其事业的开展 278

二、“政府主导、服务型”乡村改造模式的特点 280

三、“政府主导、服务型”乡村改造模式与传统乡村社会变迁 283

四、“政府主导、服务型”乡村改造模式的三个死结 286

第三节 江西省农业院对农业现代化的探索 290

一、江西省农业院的建立及其历史变迁 290

二、江西省农业院对农业现代化的贡献 297

三、江西省农业院科技兴农事业的历史命运 307

第四节 农村现代化探索的总体效果:1936年江西农村社会 310

一、农民素质现代化程度极低 311

二、农业经济现代化为时尚远 313

三、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趋势不明显 317

本章小结 320

第六章 弹性结构的解构与传统乡村社会现代化之路第一节 弹性结构的制约:乡村革命和改良失效的原因 322

一、弹性结构对乡村革命嵌入的制约 323

二、弹性之网对乡村改良绩效的消减 328

第二节 弹性结构的解构:系统论分析 336

一、系统论与弹性结构之解构 336

二、弹性结构解构之关节点 339

第三节 国共两党改造江西农村社会的经验教训 340

一、革命与改良之争:关键是要拆除“弹性结构” 340

二、传统与现代之链:弹性结构拆除的两难困境 344

三、二元社会结构状态下:弹性结构的解构无解 348

四、农村社会内部改造的教训:农村的出路在农村之外 355

第四节 弹性结构解构:传统乡村社会现代化之路 359

一、前提条件:内结构重组 359

二、根本之途:外环境拆除 364

本章小结 372

结论 374

一、“弹性结构”制约下传统乡村社会变迁的历史逻辑 374

二、传统乡村社会现代化路径的重新认识 380

三、构建本土化乡村社会变迁分析模型的努力 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