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道德哲学著作解读》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戴兆国著
  • 出 版 社: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212032906
  • 页数:360 页
图书介绍:本书集中围绕康德、叔本华、西季威克、摩尔四位哲学家的6种道德哲学著作,进行分析解读。这6种道德哲学著作是:《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实践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伦理学方法》、《伦理学原理》。这些道德哲学著作代表了义务论、非理性主义、直觉主义、元伦理学几种主要的道德哲学方向。特色:解读西方道德哲学经典原著,梳理不同道德哲学流派的理论,为中西哲学比较提供理论素材。

《道德形而上基础》解读 6

前言 6

一、哲学的各种分科 6

二、纯粹伦理学何以必要 7

三、一般而言的意欲的哲学 8

四、本书的目的 8

五、本书的方法 9

第一章 由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过渡到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 10

一、善的意志 10

二、善的意志及其结果 11

三、理性的作用 11

四、善的意志和义务 13

五、义务与道德价值 13

六、义务的形式原则 14

七、对法则的敬畏 15

八、定言命令式 16

九、普通的实践理性 17

十、哲学之必要 17

第二章 由通俗的道德哲学过渡到道德形而上学 19

一、范例之用处 19

二、通俗哲学 21

三、以上结论之总结 22

四、一般而言的命令式 23

五、命令式的分类 25

六、命令式如何可能 28

七、普遍法则的程式 31

八、自然法则的程式 31

九、通常义务的四种分类及其举例 32

十、道德判断的法规 32

十一、纯粹伦理学之必要 33

十二、目的自身的程式 35

十三、举例说明目的自身的程式 36

十四、自律的程式 37

十五、兴趣之排除 38

十六、目的王国 39

十七、德行的尊严 41

十八、诸程式之回顾 42

十九、全部论证之总结 43

二十、意志自律为道德的最高原则 45

二十一、意志他律为一切虚假的道德原则之根源 46

二十二、由他律的假定的基本概念而来的一切可能道德原则之分类 46

二十三、经验的他律原则 46

二十四、理性的他律原则 47

二十五、他律之不足 47

二十六、此项论证之位置 47

第三章 由道德形而上学过渡到纯粹实践理性的批判 49

一、自由的概念是说明意志自律的关键 49

二、自由必须被设定为一切理性存在者的意志的特性 50

三、论系于道德理念的兴趣 50

四、循环论证的问题 52

五、双重观点 52

六、一项定言命令式如何可能 55

七、论实践哲学的最后界限 57

结束语 道德命令的实践的无条件必然性 64

《实践理性批判》解读 71

序言 71

一、实践理性批判是为了批判理性的全部实践能力 71

二、实践领域中自由的特征 72

三、实践理性是为道德法则普遍性寻求奠基 72

四、康德澄清对他产生误解的两种根源 73

五、重新审视自由概念 73

六、本书与《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一书的区别 74

七、本书使用的方法 74

八、人内心的先天原则 74

九、批评休谟的经验论 75

导言 实践理性批判的理念 76

一、理论的理性运用与理论的实践运用是不同的 76

二、重申本书使用的方法 76

第一部 纯粹实践理性要素论 77

第一卷 纯粹实践理性分析论 78

第一章 纯粹实践理性原理 78

第一节 定义 78

第二节 定理一 79

第三节 定理二 80

一、质料的实践原则以幸福为基础 80

二、以经验性条件为基础的实践原则不具有普遍性 81

三、幸福原则和自爱原则 82

第四节 定理三 83

一、实践原则只有适合于普遍立法形式才能成立 83

二、实践准则的底线 83

第五节 问题一 84

第六节 问题二 85

第七节 纯粹实践理性基本法则 87

一、意志确立普遍立法原则 87

二、实践理性的自我强制 88

第八节 定理四 89

一、纯粹实践理性原理演绎 95

二、纯粹理性在实践应用中的一种拓展权利,这种拓展对于思辨应用中的理性本身乃是不可能的 101

第二章 纯粹实践理性对象概念 105

一、实践理性的对象概念的评判根据 105

二、善恶与苦乐关系 106

三、纯粹实践理性判断力的困境 113

四、道德判断力的底线—道德法则的范型 114

五、防止实践理性的经验主义和神秘主义 115

第三章 纯粹实践理性的动力 116

一、道德法则直接决定意志 116

二、道德法则在意志活动中的作用 116

三、道德情感不是引向道德法则的动机 119

四、道德上的敬重感—实践的情感 120

五、行为道德性与义务之关系 121

六、总结纯粹实践理性的动机是道德法则本身 127

七、纯粹理性分析论和纯粹实践理性分析论的结构 128

八、纯粹实践理性的划分及其目的 128

九、因果性与自由 130

十、自由与感觉世界的存在者结合必然导致困难 135

十一、时空与物自身实存分离的重要性 136

十二、实践理性通过自由概念将理智存在与感觉世界联结在一起 136

第二卷 纯粹实践理性辩证论 139

第一章 纯粹实践理性辩证论概论 139

第二章 纯粹实践理性在决定至善时的辩证论 140

一、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 142

二、实践理性二律背反的批判扬弃 143

三、纯粹实践理性在与思辨理性联结中的优先地位 146

四、纯粹实践理性公设之一:灵魂不朽 147

五、纯粹实践理性公设之二:上帝存在 149

六、概论纯粹实践理性公设 154

七、如何能够思想:在实践意图下拓展纯粹理性而不因此拓展理性的思辨知识 156

八、出于纯粹理性需求的认可 161

九、人类认识能力与人类实践决定的明慧比配 162

第二部 纯粹实践理性方法论 164

结论 170

《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解读 177

第一版 序言 177

《论意志自由》 178

第一章 概念之规定 178

第二章 在自我意识里面的意志 181

第三章 在他物面前的意志 181

第四章 先驱 186

第五章 结论和进一步的见解 188

附录 对第一章的补充 190

《道德的基础》 191

第一部分 前沿 191

第一章 关于问题 191

第二章 一般的回顾 192

第二部分 对康德道德学基础的批判 192

第一章 序言 192

第二章 论康德道德学的命令形式 193

第三章 专论对我们自己义务的假设 193

第四章 论康德道德学的基础 194

第五章 论康德哲学的主要原则 198

第六章 论康德道德学主要原则的推论形式 199

第七章 康德关于良心的学说 200

第八章 康德关于理智的和经验的性格学说 201

第九章 作为康德道德学的错误放大镜的费希特的伦理学 202

第三部分 伦理学的创立 202

第一章 这个问题的情况 202

第二章 怀疑的观点 202

第三章 反道德的动机 203

第四章 有道德行为的标准 205

第五章 对唯一真正道德动机的陈述与证明 206

第六章 公正的德行 207

第七章 仁爱的德行 208

第八章 现在提出由经验证实的证明 209

第九章 论性格的道德差异 210

第四部分 论最初的伦理学现象的形而上学解释 211

第一章 应如何理解这个附录 211

第二章 形而上学的基本原理 212

《伦理学方法》解读 217

初版序言 217

第一编 总论 220

第一章 导论 220

一、讨论伦理学的研究范围 220

二、陈述伦理学基本问题的两种不同形式 220

三、解释人们为何常问“为什么我应当做我视其为正当的事情?” 221

四、探讨有哪些不同的方法 221

五、本书的目标 222

第二章 伦理学与政治学之关系 223

一、伦理学和政治学研究之间的相互关系 223

二、伦理学的研究不能寄托于社会理想之上 223

第三章 伦理判断 224

一、“应当”用于道德判断不只是意味着判断者感受到了一种特殊情感 224

二、“应当”也不意味着有关行为是靠惩罚来强制的 224

三、无法对“应当”作形式的定义 225

四、“理性的命令”既存在于单纯的审慎判断也存在于假言命令之中 225

第四章 快乐与欲望 226

一、仅仅从获得行为快乐的欲望出发采取某一行为不是真正有德性的 226

二、要把获得所追求的对象的欲望与对获得的快乐的欲望区别开来 226

三、有关自身的冲动与有关他物的冲动是不相容的 227

四、快乐不能等同于伦理学的目的 227

第五章 自由意志 228

一、自由的行为不等于无利害的行为或合理的行为 228

二、自由意志与决定论关系的探讨 228

三、在伦理学中讨论意志自由问题意义不大 229

四、决定论的作用 230

五、确定实践当中的意志运用范围 230

第六章 伦理学的原则和方法 230

一、伦理学的目的 230

二、对“符合自然生活”原则的分析 231

三、三种方法 231

第七章 利己主义与自爱 231

一、利己主义指称一种把行为规定为达到个人幸福或快乐目的的手段的体系 231

二、利己主义应当规定为寻求可获得的快乐对于痛苦的最大余额 232

第八章 直觉主义 232

一、直觉方法 232

二、感性的直觉主义 232

三、教义的直觉主义 233

四、哲学的直觉主义 233

第九章 善 234

一、善的概念 234

二、善的判断 234

三、善的可以等同于“值得欲求的”或“合理的被欲求的” 234

四、善性是依赖于人的 235

第二编 利己主义 236

第一章 利己主义的原则和方法 236

一、利己的快乐主义原则 236

二、利己主义的方法是经验—反思法 236

第二章 经验的快乐主义 237

一、快乐和痛苦具有公度性 237

二、对快乐的定义 237

第三章 经验的快乐主义(续) 238

一、快乐感觉和快乐总量 238

二、易逝的快乐与自爱 239

三、计算快乐不利于实现快乐 240

四、快乐和痛苦的量无法比较 241

五、对快乐相对值的判断因时而异 242

六、快乐是可以量度和被认识的假设难以成立 243

七、未来幸福 243

第四章 客观的快乐主义与常识 244

一、如何避免经验反思方法的不确定性 244

二、常识经验对感性幸福的判断有分歧 245

三、有关幸福的常识判断能提供一些实践的指导 245

第五章 幸福与义务 246

一、义务和幸福的相互联系 246

二、从义务的法律制裁中引不出此种一致性 246

三、社会制裁与法律制裁 247

四、内在的良心制裁也不能达到此种一致性 247

第六章 演绎的快乐主义 248

一、苦乐的原因 248

二、心理分析的方法 249

三、生理分析的方法 250

四、追求自我全面发展的方法 250

第三编 直觉主义 252

第一章 直觉主义 252

一、直觉主义的基本假设 252

二、直觉主义不包含对动机的判断 252

三、直觉方法的判断 253

四、直觉性判断的含义 254

五、消除道德直觉中的错误需要诉诸一些规则或公式 254

第二章 德性与义务 255

一、义务与德性 255

二、德性的表现 255

三、德性象美一样是难于定义的 256

第三章 智慧与自我控制 257

一、常识的智慧 257

二、意志与明智 257

三、慎思与明断 257

第四章 仁爱 258

一、仁爱义务 258

二、仁爱的对象 258

三、仁爱原则 258

四、亲亲之仁爱 259

五、邻里关系 259

六、婚姻关系 260

七、友谊关系 260

八、感激和由于怜悯而产生的义务 260

第五章 公正 261

一、公正难以定义 261

二、公正的含义 261

三、明确的政治理想难以确定 262

四、法律也难以实现公正 262

五、现实的分配原则 263

六、分配的公正原则难以实现 263

七、刑法难以保证分配原则的公正性 263

第六章 法律与允诺 264

一、作为公正的守法义务难以找到一致意见 264

二、何种政府是理想意义上的合法政府也难以判断 265

三、传统意义上的合法政府也没有明确的标准 265

四、对于合法权威缺乏确定的明晰原则 266

五、允诺义务的确定性 266

六、直觉意义上的守诺 267

七、允诺的获得 267

八、环境改变对允诺的影响 267

九、允诺遭受误解 267

第七章 义务的分类—诚实 268

一、义务区分为社会义务和自身的义务不符合直觉主义的方法 268

二、常识并不绝对反对谎言 269

三、对于先验地揭示绝对讲真话的义务也是不能被证明的 269

第八章 其他社会义务与德性 270

一、恶毒的感情 270

二、宽容和慷慨 270

第九章 有关自身的德性 270

一、审慎 270

二、节制 270

三、贞洁 271

第十章 勇敢、谦卑等等 271

一、勇敢和鲁莽界限的划分需要借助功利的考虑 271

二、谦卑的准则是从属性的而非决定性的 272

第十一章 对常识道德的评论 272

一、道德直觉 272

二、常识的道德准则 272

三、智慧和自我控制准则 273

四、对感情的义务 274

五、对于从常识的公正观念中引出的原则也是难以定义的 274

六、常识中的守信和诚实规则也不是决定性的 275

七、自杀的禁令也是基于功利原则 275

八、贞洁的德性也没有明确的原则 276

九、结论 276

第十二章 作为道德判断的主体的行为动机 276

一、良心作为动机 276

二、道德情操作为动机 277

三、动机的复杂性 277

第十三章 哲学的直觉主义 278

一、哲学家的目的 278

二、道德探究中的虚假的公理 278

三、存在一些对公正、审慎和仁爱原则的直觉 279

四、克拉克和康德提出的原则 282

五、功利主义原则一 283

第十四章 终极善 283

一、终极善的概念存在一种逻辑循环 283

二、意志的正当性与终极善 284

三、终极善与德性 284

四、终极善与幸福 285

五、常识对幸福的选择 285

第四编 功利主义 287

第一章 功利主义的含义 287

一、功利主义 287

二、最大幸福 287

第二章 功利主义的证明 288

第三章 功利主义与常识道德的关系 288

一、功利主义对于常识道德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288

二、常识中的功利主义直觉 288

三、日常道德生活中的功利主义 289

四、常识中的公正概念 290

五、其他德性与功利主义原则 291

六、调节两性关系与功利主义 291

七、道德感 291

第四章 功利主义的方法 293

一、常识道德不能简单等同于功利主义学说 293

二、实证的道德 294

三、道德实践的终极标准 294

第五章 功利主义的方法(续) 295

一、纯粹经验的快乐主义方法 295

二、道德的创新 295

三、理性的、明智的功利主义方法 296

四、道德美德的作用 297

尾章 三种方法的相互关系 297

一、两种功利主义不能调和 297

二、功利主义原则得不到经验证明 298

三、同情不能作为善的一致性的基础 298

四、宗教制裁与功利主义规则 298

五、道德直觉的金律 299

附录:康德的意志自由观念 300

《伦理学原理》解读 307

序(第一版序言) 307

第一章 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309

第二章 自然主义伦理学 316

第三章 快乐主义 319

第四章 形而上学的伦理学 329

第五章 关于行为的伦理学 339

第六章 理想事物 349

附录:《伦理学》概要 355

第一章 功利主义 355

第二章 功利主义(结束) 356

第三章 道德判断的客观性 356

第四章 道德判断的客观性(结束) 357

第五章 结果是校验正确与错误的标准 357

第六章 自由意志 358

第七章 内在价值 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