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土地条件 1
第一节 土地区域概述 1
一、位置及概况 1
二、建置沿革 1
三、行政区划 5
第二节 自然条件 7
一、地质、地貌环境 7
二、气候条件 15
三、土壤 23
四、水资源 25
五、植被 32
六、矿产资源 36
第三节 社会经济条件 45
一、土地、人口、劳动力 45
二、城镇 46
三、交通通讯 47
四、科技文化 48
五、旅游、商贸、金融 49
六、工业及能源重化工 49
七、农业 53
第二章 土地资源利用状况 57
第一节 土地利用简史 57
一、新中国成立前农牧业用地的开发 57
二、新中国成立后土地利用成就 63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74
一、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74
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内容 80
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 85
四、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及特点 88
五、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编制 112
第三节 土地权属调查 113
一、土地权属调查内容 113
二、土地境界和权属界状况 114
三、土地权属调查成果及分布特点 117
四、土地权属确认 119
五、土地权属(境界)图的编制 120
第四节 耕地坡度调查 120
一、耕地坡度调查内容 120
二、耕地坡度面积量算 121
三、耕地坡度调查成果与分布 121
四、耕地坡度图编制 123
第五节 土地变更调查 123
一、土地变更调查成果(2001年) 123
二、土地变化趋势分析 131
三、图件的变更 142
第三章 土地利用优化配置 145
第一节 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理论基础 145
一、土地利用与土地利用配置 145
二、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目标 153
三、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学科体系 156
四、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系统原理 156
第二节 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原则与方法 158
一、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原则 158
二、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任务 160
三、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方法 162
第三节 土地利用优化配置质量评价 164
一、土地评价的基本原理 164
二、土地适宜性评价 169
三、土地经济评价 173
四、土地持续评价 178
第四节 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结构与配置模式 181
一、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分析与评价 181
二、土地利用结构动态演化规律分析 186
三、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机理 194
四、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模式 198
五、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程序 206
第五节 土地利用基础评价与优化配置模式构建 208
一、土地利用现状剖析 208
二、土地适宜性评价 210
三、土地经济评价 214
四、土地持续评价 215
五、多元模型的构建 218
第六节 榆林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方案评价 222
一、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方案编制 222
二、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方案的功能与效益分析 224
第四章 土地资源评价 226
第一节 土地资源特点及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226
一、土地资源特点 226
二、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227
第二节 土地类型、结构与功能评价 229
一、土地资源类型的划分 229
二、土地资源基本类型、结构分析 229
三、土地类型的演替与结构变化 234
四、不同土地类型的生态设计 239
五、土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评价 242
第三节 宜农土地资源评价 255
一、土地、粮食与人口 255
二、耕地质量评等定级评价(以榆阳区为例) 260
三、耕地后备资源开发评价 286
第四节 宜林牧土地资源评价 288
一、宜林土地资源评价 288
二、宜牧土地资源评价 296
第五章 土地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 302
第一节 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302
一、开发利用背景 302
二、主要对策与措施 303
第二节 土地利用分区的实施与对策 311
一、分区原则、方法及命名 311
二、各分区土地利用现状 311
三、土地利用实施的对策 313
第三节 充分发挥城镇土地资产的市场作用 315
第四节 抓好规划管地用地提高土地效益 317
主要参考资料 321
后记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