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针灸发展简史 1
第一节 针灸的起源 1
第二节 针灸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2
第三节 现代针灸医学的复兴与普及 4
第四节 针灸医学走向世界 5
第二章 经络总论 7
第一节 经络的基本概念 7
第二节 十二经脉 9
第三节 奇经八脉 11
第四节 络脉 12
第五节 十二经别 13
第六节 十二经筋 14
第七节 十二皮部 14
第八节 经络的作用 14
第三章 腧穴总论 22
第一节 腧穴发展、分类和命名 22
第二节 腧穴的作用 24
第三节 腧穴的定位与取法 26
第四节 特定穴 28
第四章 经络腧穴各论 31
第一节 十二经脉 31
第二节 奇经八脉 56
第三节 十五络穴 62
第四节 奇穴 64
第五章 刺灸法 68
第一节 毫针刺法 68
第二节 灸法 85
第六章 耳针疗法 94
第一节 耳针的起源和发展 94
第二节 耳与经络、脏腑的联系 96
第三节 耳廓解剖 97
第四节 耳穴 102
第五节 耳穴的临床应用 112
第七章 其他方法 116
第一节 拔罐法 116
第二节 头皮针疗法 119
第三节 三棱针疗法 123
第四节 皮肤针疗法 124
第五节 腕踝针疗法 126
第六节 电针疗法 129
第七节 皮内针疗法 132
第八节 穴位注射疗法 133
第九节 小针刀疗法 134
第十节 浮针疗法 138
第八章 治疗学总论 141
第一节 针灸的作用原理 141
第二节 治疗原则 144
第三节 针灸配穴处方 148
第四节 特定穴的内容和应用 150
第九章 急救与传染病 156
第一节 急救 156
1.晕厥 156
2.急性腹痛 157
第二节 传染性疾病 159
1.疟疾 159
2.细菌性痢疾 161
第十章 内科常见疾病 164
第一节 呼吸系统疾病 164
支气管炎 164
第二节 循环系统疾病 167
1.高血压病 167
2.心脏神经官能症 169
3.高脂血症 170
第三节 消化系统疾病 172
1.急性胃肠炎 172
2.膈肌痉挛 174
3.慢性胃炎 175
4.肠易激综合征 178
5.胆囊炎 180
6.慢性肠炎 182
7.慢性结肠炎 184
8.肠麻痹 186
9.习惯性便秘 187
第四节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189
1.泌尿系结石 189
2.尿潴留 192
3.尿失禁 194
4.慢性前列腺炎 195
第五节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 197
1.癔病 197
2.神经衰弱 199
3.面肌痉挛 200
4.肋间神经痛 201
5.脑血管疾病 203
6.头痛 205
7.三叉神经痛 207
8.枕神经痛 209
9.周围性面神经炎 210
10.坐骨神经痛 211
11.股外侧皮神经炎 212
第六节 内分泌疾病 214
1.肥胖症 214
2.糖尿病 216
第七节 运动系统疾病 218
1.颈椎病 218
2.肩关节周围炎 220
3.腰椎间盘脱出症 222
4.腰肌劳损 224
5.踝关节扭伤 226
6.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 228
7.急性腰扭伤 229
8.老年性膝关节炎 231
第十一章 妇、儿科疾病 233
第一节 妇科疾病 233
1.原发性痛经 233
2.更年期综合征 235
3.胎位异常 236
第二节 儿科疾病 237
1.婴幼儿腹泻 237
2.小儿遗尿 239
第十二章 外科与皮肤科疾病 242
第一节 外科疾病 242
1.急性乳腺炎 242
2.腱鞘囊肿 243
第二节 皮肤科疾病 244
1.荨麻疹 244
2.皮肤瘙痒症 245
3.带状疱疹 247
第十三章 五官科疾病 249
1.近视 249
2.急性结膜炎 250
3.鼻窦炎 251
4.耳鸣、耳聋 252
5.急慢性咽喉炎 253
6.内耳性眩晕 255
第十四章 美容 257
附录1 常用针灸临床名词术语中、英、日文对照 261
附录2 腧穴主治刺灸一览表 272
附录3 古代针灸歌赋选 298
主要参考文献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