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1
1.1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
1.1.1研究背景 1
1.1.2问题的提出 3
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6
1.2.1研究目的 6
1.2.2研究意义 7
1.3相关概念界定 8
1.3.1粮地 8
1.3.2经营规模 8
1.3.3效率与生产率 9
1.3.4粮地经营规模效率 12
1.3.5粮地经营规模生产率 12
1.3.6粮地效率最优规模 13
1.3.7粮地意愿经营规模 13
1.4研究思路与整体设计 13
1.4.1研究思路 13
1.4.2研究整体设计 14
1.5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6
1.5.1理论基础 16
1.5.2研究方法 17
1.6数据来源 18
1.6.1实地调查与访谈 18
1.6.2统计资料的收集 18
1.7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9
1.7.1研究的创新 19
1.7.2研究的不足 20
2 农户粮地经营规模效率研究文献综述 22
2.1国外关于粮地经营规模基础理论的研究 22
2.2国内关于粮地经营规模理论的研究 24
2.3粮地经营规模与效率关系的研究 29
2.4基于效率最优粮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确定 34
2.5粮地经营规模效率测度方法研究 36
2.6本章小结 39
3 我国及吉林省粮地规模及效率概况 41
3.1我国粮地规模及其效率概况 41
3.1.1粮地规模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41
3.1.2粮地效率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48
3.2吉林省粮地规模及其效率概况 58
3.2.1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概况 58
3.2.2粮地规模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60
3.2.3粮地效率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66
3.3本章小结 74
4 基于DEA分析法的农户粮地经营规模效率研究 76
4.1引言 76
4.2样本农户粮地实际经营规模与收益状况 77
4.2.1农户家庭粮地经营规模状况 77
4.2.2农户家庭粮地经营规模分布 78
4.2.3农户家庭粮地经营收益状况 79
4.3前提假设 80
4.3.1农户“经济理性”假设 80
4.3.2农业资源“稀缺性”假设 80
4.3.3粮农“机会成本”假设 81
4.3.4粮地“规模经济”假设 81
4.4基于DEA方法农户粮地经营规模效率评价模型的构建 82
4.4.1 DEA方法的基本原理 82
4.4.2 DEA方法的效率评价模型 83
4.4.3运用DEA方法评估效率的利弊分析 90
4.4.4构建农户粮地经营规模效率评价模型 92
4.5粮地经营规模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95
4.5.1建立指标体系的目的 95
4.5.2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96
4.5.3建立粮地经营规模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99
4.6基于DEA方法的农户粮地经营规模效率实证研究 101
4.6.1变量选取与定义 101
4.6.2数据处理与说明 102
4.6.3微观生产目标下的粮地规模效率实证分析 103
4.6.4确定微观生产目标下的粮地效率最优规模 109
4.6.5宏观生产目标下的粮地规模效率实证分析 110
4.6.7确定宏观生产目标下的粮地效率最优规模 116
4.6.8基于微观和宏观生产目标的粮地规模效率差异性检验 116
4.7本章小结 118
5 基于Tobit模型的农户粮地经营规模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120
5.1引言 120
5.2变量的选择与说明 121
5.3计量模型与分析方法 123
5.4微观生产目标下的粮地规模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124
5.4.1回归结果的估计与检验 124
5.4.2影响因素分析 126
5.5宏观生产目标下的粮地规模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128
5.5.1回归结果的估计与检验 128
5.5.2影响因素分析 129
5.6微观与宏观生产目标下的粮地规模效率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131
5.7本章小结 132
6 农户的意愿选择与粮地效率最优规模差异研究 133
6.1问题的提出 133
6.2农户粮地意愿经营规模状况 134
6.2.1农户粮地经营规模意愿 134
6.2.2农户粮地意愿经营规模 135
6.3农户意愿经营规模与粮地效率最优规模的差异分析 135
6.4农户选择非效率最优规模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意愿规模的分析 137
6.4.1变量的选择与定义 137
6.4.2计量模型与分析方法 140
6.4.3回归结果估计与检验 141
6.4.4农户意愿经营规模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143
6.5农户选择非效率最优规模原因的进一步分析 147
6.7本章小结 148
7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150
7.1主要结论 150
7.2政策建议 153
参考文献 157
附录 农户粮地经营规模效率及相关问题调查问卷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