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制度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蔡放波主编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307070417
  • 页数:331 页
图书介绍:本书较为系统的阐述了中国中央到地方行政制度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专题叙述与分析了黄帝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等。

第1章 绪论 1

1.1 中国行政制度史的研究对象 1

1.2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特点和发展阶段 4

1.2.1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特点 4

1.2.2 中国行政制度史的分期 9

1.3 研究中国行政制度史的意义 12

1.3.1 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行政文化 12

1.3.2 有利于了解行政制度与国家政权、社会之间的关系 13

1.3.3 有利于充实专业知识和完善知识结构 13

1.3.4 有利于推进我国行政体制改革 13

1.4 研究中国行政制度史的方法 14

1.4.1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方法 14

1.4.2 历史的研究方法 15

1.4.3 比较研究的方法 15

1.4.4 学以致用,体用结合的方法 15

1.4.5 注意从发展的角度来学习中国行政制度史 16

本章小结 16

关键术语 16

思考题 16

第2章 夏商周行政制度概述 17

2.1 夏朝政权组织的出现 17

2.1.1 夏朝的中央政权组织 17

2.1.2 夏朝的地方政权机构——方国 19

2.1.3 简评 20

2.2 商朝内服与外服的职官 21

2.2.1 商朝内服的职官——“百僚庶尹”、“殷正百辟” 22

2.2.2 商朝外服的职官——“殷边侯甸” 24

2.2.3 简评 25

2.3 西周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与地方管理 26

2.3.1 西周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27

2.3.2 西周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29

2.3.3 简评 31

2.4 春秋战国时期的行政制度 32

2.4.1 春秋时期的行政制度 33

2.4.2 战国时期的行政制度 37

2.4.3 简评 40

本章小结 40

关键术语 41

思考题 41

第3章 皇帝制度 42

3.1 皇帝制度的建立与皇权的行使 42

3.1.1 皇帝制度的建立 42

3.1.2 皇帝制度的发展变化 45

3.1.3 皇权的内容与特点 49

3.1.4 皇权的行使方式 50

3.1.5 简评 52

3.2 皇位继承制度 53

3.2.1 皇位继承的原则 53

3.2.2 皇位继承制度的弊端 55

3.2.3 统治者所采取的相关防范措施 56

3.2.4 简评 58

3.3 宫殿、陵寝、宗庙制度 58

3.3.1 宫殿制度 58

3.3.2 陵寝制度 61

3.3.3 宗庙制度 63

3.3.4 简评 64

3.4 皇权的异化——外戚与宦官专权 65

3.4.1 宦官制度 65

3.4.2 宦官专权 69

3.4.3 外戚制度 71

3.4.4 简评 73

3.5 皇帝制度的特点与本质 74

3.5.1 皇帝制度的特点 74

3.5.2 皇帝制度的积极意义 75

3.5.3 皇帝制度的本质 75

3.5.4 简评 76

本章小结 76

关键术语 77

思考题 77

第4章 中央行政制度 78

4.1 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 78

4.1.1 秦代大一统封建国家的三公九卿制 78

4.1.2 西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 80

4.1.3 东汉三公九卿制的变化 82

4.1.4 简评 84

4.2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85

4.2.1 魏晋南北朝三省六部制的萌芽 85

4.2.2 隋代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87

4.2.3 唐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 90

4.2.4 中晚唐、五代时期三省六部制的变革 93

4.2.5 简评 95

4.3 宋代的二府三司制和元代的一省制 95

4.3.1 宋代的二府三司制 96

4.3.2 元代的一省制与宣政院 99

4.3.3 简评 101

4.4 明清的内阁制与军机处 101

4.4.1 明代的内阁制 101

4.4.2 清代的军机处 104

4.4.3 简评 106

4.5 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规律及其特点 106

本章小结 109

关键术语 109

思考题 109

第5章 地方行政制度 111

5.1 秦汉地方行政制度 111

5.1.1 秦代郡县二级制地方政府 111

5.1.2 汉代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地方行政制度 113

5.1.3 汉代民族地区行政管理体制 116

5.1.4 简评 117

5.2 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 118

5.2.1 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制 118

5.2.2 双轨制与都督制度 119

5.2.3 侨州郡县制度 120

5.2.4 县乡制度 121

5.2.5 简评 122

5.3 隋唐地方行政制度 123

5.3.1 隋代州、县两级制的地方行政制度 123

5.3.2 唐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124

5.3.3 唐代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 127

5.3.4 简评 129

5.4 宋辽金地方行政制度 129

5.4.1 宋朝地方行政制度 129

5.4.2 辽的地方行政制度 132

5.4.3 金的地方行政制度 132

5.4.4 简评 133

5.5 元代地方行政制度 133

5.5.1 元代地方行政制度 134

5.5.2 元代民族地区行政管理制度 135

5.5.3 简评 135

5.6 明清地方行政制度 136

5.6.1 明代地方行政制度 136

5.6.2 清代地方行政制度 139

5.6.3 简评 142

5.7 地方行政体制的运行 142

5.7.1 从郡县二级制转化为州郡县三级制 142

5.7.2 从州县二级制转化为道(路)州县三级制 143

5.7.3 从省路府州县多级制转向省府县三级制 144

5.7.4 简评 145

本章小结 145

关键术语 146

思考题 146

第6章 监察制度 147

6.1 先秦时期的行政监察制度 147

6.1.1 先秦的中央监察制度 147

6.1.2 先秦时期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 148

6.1.3 简评 149

6.2 秦汉时期的行政监察制度 149

6.2.1 秦汉的中央监察制度 149

6.2.2 秦汉的地方监察制度 152

6.2.3 秦汉时期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 153

6.2.4 简评 154

6.3 魏晋南北朝的行政监察制度 154

6.3.1 魏晋南北朝行政监察制度的衰弱 154

6.3.2 皇权对监察机构控制的加强 155

6.3.3 监察官员职权的变化 156

6.3.4 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 157

6.3.5 简评 158

6.4 隋唐时期行政监察制度 158

6.4.1 隋朝时期行政监察制度 158

6.4.2 唐朝时期行政监察制度 160

6.4.3 隋唐时期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 162

6.4.4 简评 163

6.5 宋辽金元的行政监察制度 164

6.5.1 宋代中央行政监察制度 164

6.5.2 辽金行政监察制度 168

6.5.3 元朝的行政监察制度 169

6.5.4 宋辽金元时期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 172

6.5.5 简评 173

6.6 明清的行政监察制度 173

6.6.1 明朝的中央行政监察制度 173

6.6.2 明朝的地方行政监察制度 175

6.6.3 清代的行政监察制度 177

6.6.4 明清时期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 181

6.6.5 简评 182

本章小结 182

关键术语 183

思考题 183

第7章 官吏选拔制度 184

7.1 先秦的世卿世禄制度 184

7.1.1 世卿世禄制及其表现形式 184

7.1.2 世卿世禄制度的发展历史 186

7.1.3 简评 187

7.2 秦汉的选官制度 188

7.2.1 察举制及其主要科目 188

7.2.2 察举制的主要内容 191

7.2.3 简评 192

7.3 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192

7.3.1 九品中正制的内容 192

7.3.2 九品中正制的发展轨迹 193

7.3.3 简评 195

7.4 隋唐的科举制 196

7.4.1 隋朝科举制的开启 196

7.4.2 唐朝科举制的勃兴 197

7.4.3 简评 200

7.5 宋元科举制的发展 200

7.5.1 宋朝科举的改革 200

7.5.2 元朝科举制的民族色彩 203

7.5.3 简评 204

7.6 明清科举制的强化 205

7.6.1 明朝科举制的极盛 205

7.6.2 清朝科举制的革废 206

7.6.3 简评 209

7.7 对科举制的评价 209

7.7.1 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210

7.7.2 科举制的功能 211

7.7.3 科举制的消极影响 212

本章小结 214

关键术语 215

思考题 215

第8章 官吏管理制度 216

8.1 官吏任用制度 216

8.1.1 官吏任用种类概说 216

8.1.2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任用制度 217

8.1.3 隋唐时期官吏任用制度 220

8.1.4 宋代时期官吏任用制度 223

8.1.5 元代时期官吏任用制度 224

8.1.6 明清时期的官吏任用制度 225

8.1.7 简评 225

8.2 官吏考课和奖惩制度 226

8.2.1 官吏考课制度 226

8.2.2 官吏奖惩制度 232

8.2.3 简评 235

8.3 官吏等级和俸禄制度 236

8.3.1 官吏等级制度 236

8.3.2 俸禄制度 240

8.3.3 简评 242

8.4 官吏退休和抚恤制度 242

8.4.1 官吏退休制度 242

8.4.2 官吏抚恤制度 247

8.4.3 简评 249

本章小结 249

关键术语 250

思考题 250

第9章 胥吏制度 251

9.1 先秦时期胥吏的起源 251

9.1.1 胥吏的含义 251

9.1.2 先秦时期的胥吏 252

9.1.3 简评 254

9.2 秦汉隋唐胥吏阶层的形成与发展 254

9.2.1 秦汉时期胥吏阶层的形成 254

9.2.2 隋唐时期胥吏阶层的发展 256

9.2.3 简评 259

9.3 宋元时期胥吏阶层的膨胀 260

9.3.1 宋朝胥吏制度 260

9.3.2 元朝胥吏制度 264

9.3.3 简评 266

9.4 明清时期的胥吏 267

9.4.1 明朝胥吏制度 267

9.4.2 清朝胥吏制度 270

9.4.3 明清的胥吏之害 272

9.4.4 简评 274

9.5 胥吏对基层行政的影响 274

9.5.1 胥吏对基层行政的积极影响 274

9.5.2 胥吏对基层行政的消极影响 277

9.5.3 简评 280

本章小结 280

关键术语 281

思考题 281

第10章 公文制度 282

10.1 先秦公文的起源和类型 282

10.1.1 先秦公文的起源 282

10.1.2 先秦公文的类型 284

10.1.3 简评 286

10.2 秦汉至明清时期公文的发展演变 286

10.2.1 秦汉时期的公文制度 286

10.2.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公文制度 289

10.2.3 隋唐时期的公文制度 291

10.2.4 宋元时期的公文制度 292

10.2.5 明清时期的公文制度 293

10.2.6 简评 295

10.3 古代公文的用印与用纸制度 296

10.3.1 古代公文的用印制度 296

10.3.2 古代公文的用纸制度 299

10.3.3 简评 301

本章小结 301

关键术语 302

思考题 302

第11章 教科文卫管理制度 303

11.1 学校和教育管理制度 303

11.1.1 先秦的学校和教育管理制度 303

11.1.2 秦汉的学校和教育管理制度 305

11.1.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学校和教育制度 307

11.1.4 隋唐宋元时期的学校和教育制度 309

11.1.5 明清时期的学校和教育制度 311

11.1.6 简评 313

11.2 科学机构和管理制度 314

11.2.1 天文历法机构及管理制度 314

11.2.2 手工业技术机构和管理制度 316

11.2.3 简评 319

11.3 医疗卫生机构和管理制度 319

11.3.1 医疗卫生机构和管理制度 319

11.3.2 简评 324

本章小结 325

关键术语 325

思考题 326

参考书目 327

后记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