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言 1
背景 1
关键要素 6
模型 10
应用 12
本书章节安排 14
2 分权 16
计划时期的分权 16
改革初期的分权 22
作为改革制度基础的分权 27
结束语 37
3 泛利性政府 39
泛利性组织 39
泛利性政府 43
改革时期的中国政府 48
中国政府成为泛利性政府的原因 51
泛利性政府与经济增长:东亚模式 55
泛利性政府与经济改革 58
结束语 62
4 作为意识形态突变的制度变迁 63
目的性和制度选择 64
意识形态和制度 69
实践的务实主义和制度变迁 73
通向市场的泥泞之路 77
结束语 82
5 中国经济改革:一个理论模型 84
模型的文字描述 85
正式模型 92
模型与现有文献之间的联系 100
结束语 104
6 制度互补和渐进改革 106
策略互补及其拓展 106
制度的多重均衡及其效率 110
制度互补和中国渐进式改革 115
结束语 119
7 农村改革:帕累托改进和制度变迁 121
农村改革的历史根源 122
基层创新和中央意识形态演变的互相作用 128
农村改革和农村的其他变革 133
后改革时代:一条开放的道路 140
结束语 146
8 企业改革 148
企业改革的简要回顾 149
改制和企业绩效 155
改制和就业 161
国有资产 167
结束语 170
9 价格改革 172
价格“双轨制”的历史回顾 172
价格“双轨制”的效率 177
价格“双轨制”的成就 181
价格“双轨制”的成因和成功因素 186
结束语 190
10 对外开放及其影响 191
经济特区 192
出口导向战略 196
入世及其影响 200
出口和国内技术升级 205
开放和地区差距 213
结束语 217
11 金融改革 219
计划经济的遗产 219
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改革与发展 222
没有解决的问题 225
金融管制下的经济增长 228
汇率制度改革:渐进主义的例证 232
结束语 237
12 结语 238
我们在哪里,要到哪里去 239
一个范式的转变 243
给其他国家的经验 247
参考文献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