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沼泽 浙江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卓勇良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0445040
  • 页数:384 页
图书介绍:本书向读者展现了浙江从一个农业省发展成为工业经济强省的历史制度变革的历程。

导论 制度是被生产出来的 1

第一节 传统农业社会的两难困境 1

1.传统农业社会的超稳态结构 2

2.传统农业社会无法容纳长期繁荣 3

3.传统农业社会的贫穷陷阱 4

第二节 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变量 6

1.制度是被生产出来的 6

2.经济绩效决定制度竞争力 7

3.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正相关 9

第三节 从半自然半计划经济起步 11

1.半自然经济 11

2.具有小农特征的计划经济 12

3.非均衡运行的经济社会体制 13

第四节 开放架构下的内生制度变迁 14

1.两种制度变迁路径 15

2.两种制度变迁的关系 16

3.内生型制度变迁的必然选择 16

第五节 多层次博弈模型 17

1.企业家精神 18

2.环境支撑 19

3.民间和政府的积极互动 21

4.东西方文明的紧密结合 23

5.多层次激励机制 23

第一章 挑战沼泽 25

第一节 湿润的气候与森林、沼泽 26

1.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 26

2.森林和沼泽 31

3.气候与积极的理性预期 32

第二节 马鞍型发展曲线 34

1.史前社会的灿烂文明 35

2.文明的沉寂 36

3.水患 37

4.再一次崛起 38

第三节 自然环境与习俗 40

1.基于人与自然互动关系的社会习俗 40

2.自然环境决定人们的勤劳行为 41

3.传统农业社会的超稳态长期均衡 42

专栏一 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43

第二章 人口压力 46

第一节 人口爆炸 46

1.人口快速增长 46

2.人多地少 48

3.人口密集经济学 51

第二节 人口压力与制度变迁 54

1.人均耕地决定各地经济发展水平 54

2.人均耕地与制度变迁负相关 56

3.领导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 59

第三节 人均耕地差异的历史因素 62

1.人均耕地差异较大 62

2.战争影响 63

3.番薯革命 66

4.移民 68

第四节 人口与土地产出的均衡关系 70

1.各地人均播种面积差距较小 70

2.气温、降水等进一步熨平人均播种面积差异 72

3.南方成为唐以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均衡器 73

第三章 中国最勤劳富裕的农民 74

第一节 “不安分”的农民 74

1.北方居民大批迁入 74

2.移民组成的温州社会 76

3.对费孝通理论的颠覆 77

第二节 农业经营方式 78

1.中国最高的复种指数 79

2.精细农业与企业家素质 80

3.商品化农业 82

第三节 以自耕农为主的经营体制 84

1.自耕农比重较高 84

2.历史原因与永佃权 86

3.行为模式差异 87

第四节 丰裕浙江 88

1.发达和富裕 88

2.耕读文化 90

3.氏族公地比重较高 91

第五节 企业家精神的形成 92

1.若干环境因素 92

2.企业家素质 93

3.企业家精神 94

4.小康时期的遗产 95

第四章 市场经济“地火” 96

第一节 市场化进程的中断 96

1.市场经济的根植性 96

2.资本主义萌芽 97

3.市场经济的中断 98

第二节 漂浮在小农基础上的计划经济 102

1.小农经济 102

2.计划经济影响较弱 104

3.缺乏科学精神的计划经济 107

第三节 市场经济“地火” 109

1.“资本主义尾巴” 109

2.打压和保护 110

3.他们获得的是整个世界 111

第五章 后发优势 113

第一节 后发优势 113

1.人均GDP差距扩大 114

2.经济结构和技术差距更大 115

3.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之争 116

第二节 知识不再稀缺 118

1.文化普及率大幅提高 118

2.“大跃进”的启蒙作用 120

3.权力下放 122

第三节 快速的技术进步 123

1.工业装备的技术水平大幅提高 124

2.产业层次快速提升 125

3.技术引进起了决定性作用 130

4.技术进步贡献之谜 135

第六章 上海的极化与辐射 137

第一节 “异地上市”模式 137

1.大量人才和资本流向上海 138

2.江苏致力于发展本地制造业 140

3.没有形成路径依赖 142

第二节 大上海的恩惠 144

1.浙江的经济和交通中心在上海 144

2.血浓于水 145

3.降低了交易成本 146

第三节 浙沪合作新格局 146

1.空间一体化 147

2.投资环境均质化 148

3.浙江对于浙沪合作的新需求 149

4.共同营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151

专栏二 从宁波人经济到宁波经济 152

第七章 民间的自然选择 155

第一节 挣脱土地束缚 156

1.市场经济的起源 156

2.浙江制度变迁的三条主线 158

3.姗姗来迟的农村改革 160

第二节 不拘一格的制度模式 162

1.战胜自我 162

2.环境决定论 164

3.多样性及其融合 166

4.低层次产品和行商起家 169

专栏三 浙江所有制结构变动 171

第三节 信用支持 173

1.两种不同的融资方式 173

2.“政府推动”的困境 176

3.民间信用 178

4.合股办企业 182

专栏四 浙江乡镇工业活力下降 184

第四节 习俗支持 185

1.习俗与基层政府 185

2.上一级政府的困窘 186

3.政府容忍个人创业者的文化因素 187

4.习俗与普通民众 188

第八章 制度变迁的优化战略 189

第一节 民间的边际革命 189

1.集体无意识 190

2.信息不完全 192

3.拾遗补阙 195

专栏五 体制外发展与增量改革 197

第二节 体制兼容 202

1.积极与传统体制合作 202

2.产权的历史逻辑 203

3.创新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 206

第三节 妥协与均衡 208

1.帕累托接近 208

2.民间与政府的纳什均衡 211

3.制度变迁的优化战略 213

专栏六 王源祥其人 216

第九章 低交易成本的发展路子 217

第一节 以专业化空间集聚为主要形式的产业分布 217

1.专业化空间集聚 218

2.历史性、全球性的产业分布规律 222

3.自然和经济地理共同推动的空间集聚 224

第二节 以专业市场为主体的流通体系 228

1.“市场大省” 228

2.个体私营经济的孵化器 230

3.低成本的双层经营体制 232

专栏七 义乌小商品市场考察报告 234

第三节 以城市化统筹城乡发展的空间布局 247

1.从分散到集中 247

2.全国领先的城市化进程 251

3.泛城市化 254

第十章 积极的“无为而治” 257

第一节 顺势而进 257

1.别无选择 257

2.积极的无为而治 260

3.社会公共产品供给 262

4.民间与中央之间的有效缓冲 264

第二节 政府变迁 265

1.市场替代政府 266

2.渐进的政府改革 268

3.行政性分权 269

第三节 建设现代政府 271

1.相对规模较小 271

2.有限政府 276

3.公共行政 278

第四节 凤凰涅槃 282

1.国有企业来源 282

2.自杀与谋杀 285

3.火凤凰在大火中新生 287

专栏八 低效率的国有企业促成农民创业活动分析 290

第十一章 模式比较 292

第一节 市场化途径 293

1.转轨经济与非转轨经济 293

2.四种典型的市场化途径 296

3.市场化途径评估 300

4.个体私营工业是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解释变量 304

第二节 江浙粤市场化途径比较 305

1.改革开放前江浙粤的若干共同特点 305

2.江浙粤制度变迁的若干比较 306

3.江浙粤制度变迁比较的结论 309

第三节 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引擎” 310

1.个体私营经济是制度变迁的主要推进因素 311

2.推动全国市场化进程 311

3.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 312

第十二章 悬念、问题与掣肘 314

第一节 悬念 314

1.先发优势弱化的悬念 315

2.结构变动滞后的悬念 318

第二节 问题 324

1.收入差距扩大 324

2.资源瓶颈 329

3.环境瓶颈 331

4.价值冲突 333

第三节 掣肘 335

1.诚信滞后 335

2.金融滞后 336

3.国企改革滞后 337

4.低估人民币汇率导致结构滞后 339

第十三章 浙江模式向哪里去 344

第一节 体制大厦的精装修 345

1.市场经济体制大厦 345

2.从古典市场经济转向现代市场经济 346

3.“天人合一” 349

4.政府为主体的三个改革重点 351

第二节 持续保持20年的快速增长 357

1.低成本的要素供给 357

2.“宽带化”的市场需求 361

3.未来20年的乐观预测 367

第三节 产业结构等的猜想 368

1.产业结构的三种图景 368

2.科技主线索 369

3.区域制造业中心和投资中心 370

4.走向“后长三角”时代 372

专栏九 杭州向何处去 374

参考文献 379

后记 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