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礼仪全书》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钟敬文著
  • 出 版 社: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9787533714881
  • 页数:701 页
图书介绍:

上篇 传统礼仪第一章 日常起居 3

第一节 日常应对 3

一、一般行为准则 3

(一)坐的礼节 4

(二)站立的礼节 5

(三)走路的礼节 5

(四)睡觉的礼节 5

二、民间相见礼 6

(一)趋 6

(二)拜 7

(三)拱手 9

(四)作揖 9

(五)唱喏 10

(六)长跪 10

(七)鞠躬 11

(八)寒暄 11

(九)叉手 11

三、朝官相见礼 12

四、其他 14

(一)士大夫庶人见君之礼 14

(二)士和大夫相见礼 15

(三)士相见礼 15

(四)卑幼见尊长之礼 15

(五)百姓逢官吏礼俗 16

(六)仕女见男子礼俗 16

(七)少数民族相见礼 17

第二节 居住礼俗 18

一、都城规制 18

二、帝王居住建筑 19

三、民间居住建筑 22

(一)民居建筑的等级 22

(二)聚族而居和宗祠建筑 27

四、少数民族的民居风尚 28

(一)干栏式住宅 28

(二)竹楼 29

(三)长房 30

(四)窑洞 30

(五)蒙古包 31

(六)仙人柱 31

(七)雕房 31

(八)阿以旺住宅 32

第三节 服饰 32

一、常服 33

(一)头衣 33

(二)面料 33

(三)服色 34

(四)纹饰 35

(五)足衣 36

(六)佩饰 36

(七)妇女服饰 36

二、礼服 37

(一)先秦礼服 38

(二)秦汉礼服 40

(三)魏晋南北朝礼服 42

(四)隋唐礼服 43

(五)宋代礼服 45

(六)辽金元礼服 46

(七)明代礼服 48

(八)清代礼服 49

(九)近代礼服 50

三、军服 51

四、丧服 52

五、罪徒之服 53

六、少数民族服饰风尚 54

(一)藏族 54

(二)蒙古族 55

(三)回族 55

(四)维吾尔族 55

(五)哈萨克族 55

(六)彝族 56

(七)壮族 56

(八)傣族 56

(九)苗族 57

(十)黎族 57

(十一)高山族 57

(十二)满族 57

七、标志性装饰 58

第四节 家礼 59

一、祖孙、父子、婆媳之礼 59

(一)祖孙之礼 59

(二)父子之礼 62

(三)婆媳之礼 65

二、兄弟、夫妻之礼 67

(一)兄弟之礼 67

(二)夫妻之礼 68

三、闺媛之礼 71

(一)男女有别 71

(二)仪态规范 72

(三)孝亲持家 72

四、主仆之礼 74

第二章 社交往来 76

第一节 礼宾待客 76

一、迎送 77

(一)迎客 77

(二)送客 80

二、待客 82

三、造访 89

第二节 拜贺庆吊 91

一、拜贺庆祝 92

(一)拜贺礼仪 92

(二)庆祝之礼 99

二、慰问吊唁 106

(一)慰问之礼 106

(二)吊唁之礼 107

第三节 酬酢宴饮 109

一、个人之间的宴饮 110

(一)官宦缙绅士大夫的饮宴 110

(二)民间的家庆饮宴与家筵 111

二、族党之间的宴饮 114

三、乡社之间的宴饮 116

第四节 馈赠赏赐 118

一、馈赠 118

(一)馈赠与馈赠礼仪 119

(二)馈赠礼仪活动的方式 120

(三)馈赠礼仪与活动类型 121

二、赏赐 129

三、供奉 131

(一)官方的供奉礼仪活动 131

(二)民间的供奉礼仪活动 132

第三章 人生历程 134

第一节 诞生及成长 135

一、妊娠仪俗 136

(一)妊娠杂仪 136

(二)胎教 137

二、诞生礼 138

(一)催生与分娩 138

(二)报喜和诞生标志 139

(三)三朝礼 140

(四)满月礼 142

(五)百日礼 143

(六)周晬和抓周 144

(七)命名礼 145

三、童蒙礼 147

(一)童蒙礼 147

(二)家教礼俗 148

四、冠笄之礼 148

(一)成年仪式 149

(二)冠礼 150

(三)笄礼 151

五、寿礼 151

(一)寿礼的基础 152

(二)寿诞仪式 152

(三)人寿俗信 154

第二节 男婚女嫁 156

一、婚恋仪俗 156

(一)恋爱进程 156

(二)婚姻规制 158

(三)婚嫁礼俗 159

二、婚聘六礼 160

(一)纳采 162

(二)问名 163

(三)纳吉 164

(四)纳征 166

(五)请期 167

(六)亲迎的准备 171

三、婚典仪程 171

(一)亲迎 172

(二)拜堂 173

(三)洞房仪俗 174

(四)婚后杂仪 175

(五)婚典俗信 177

第三节 死丧葬祭 178

一、丧俗葬制 179

(一)死的别称 179

(二)葬法 180

(三)葬式 181

(四)葬制 181

二、葬送仪程 182

(一)初终 183

(二)装殓 184

(三)报丧 185

(四)成服 186

(五)吊唁 187

(六)接三 188

(七)成主 189

(八)发引 190

(九)居丧 192

三、祭礼种种 194

(一)祭祀的种类 194

(二)祭礼的规制和原则 197

(三)祭仪 198

第四章 岁时节令 202

第一节 春天 203

一、新正拜贺 203

(一)新正气象 203

(二)礼神祈福 206

(三)拜年宴饮 213

二、元宵观灯 215

(一)张灯·观灯 216

(二)娱乐仪俗 220

(三)祈祝仪俗 223

三、二月二 225

四、寒食·清明 227

(一)禁火寒食 228

(二)扫墓奠先 229

(三)踏青游玩 230

五、立春·春社·春祈 231

第二节 夏日 235

一、端午节 235

(一)端午节源流 235

(二)端午节仪俗 236

二、六月六 238

三、岁节·庙会·往来 240

第三节 秋季 242

一、七夕乞巧 242

二、七月半 244

三、中秋团圆 246

四、重阳登高 248

五、秋分·秋社·秋报 250

第四节 冬令 252

一、十月朝 252

二、冬至节 254

(一)贺冬 255

(二)数九仪俗 256

三、腊月祭灶 257

(一)腊八节 257

(二)祭灶仪俗 259

四、除夕团年 262

(一)忙年·馈岁 262

(二)团年·守岁 264

第五章 生产与行业仪俗 266

第一节 生产仪俗 267

一、农业生产仪俗 267

(一)占验 267

(二)祈报 269

(三)禁忌 271

(四)俗信 272

(五)农技 273

二、奠基·建筑·乔迁 273

三、采·樵·渔·猎 277

(一)采集 277

(二)樵薪 279

(三)渔捞 280

(四)狩猎 281

四、行商坐贾 283

(一)仪俗传承 284

(二)经营规制 287

(三)禁忌喜尚 290

五、驿·旅·邮 291

(一)古代的驿站及其仪规 291

(二)交通工具:车、轿、船及其他 292

(三)旅舍类别及仪俗 294

第二节 行业仪俗 296

一、行业及其分类 296

二、师徒仪规 298

(一)师徒关系 298

(二)拜师礼俗 299

(三)学徒生涯仪规 300

(四)出师礼俗 303

三、行会与帮派仪规 304

(一)行会与帮派 304

(二)行规 306

四、行业神和礼神仪俗 311

(一)行业神的分类及其由来 311

(二)礼神的原因和作用 318

(三)礼神仪俗 319

五、行业习俗 321

(一)生产经营习俗 321

(二)行业禁忌 322

(三)行话 325

第六章 宗教礼仪 328

第一节 巫教礼仪 328

一、巫教礼仪的信仰基础 329

(一)巫教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征 329

(二)巫教的崇拜对象 329

二、巫师领神仪式 332

三、占卜仪式 333

(一)卜及卜仪 333

(二)筮及筮仪 334

(三)春秋以后卜筮仪程的简化 335

四、祭祀仪式 335

(一)古代的祭祀礼仪 335

(二)不同民族的祭礼 337

五、巫术仪式 339

(一)祈祷巫术 339

(二)驱鬼巫术 339

(三)招魂巫术 340

(四)压胜巫术 340

第二节 道教礼仪 341

一、宫观规制与道教威仪 341

(一)宫观规制 341

(二)道教威仪 342

二、斋醮仪式 343

(一)斋醮仪式的发展过程 343

(二)斋醮仪式的基本程序 345

三、符·箓·咒 346

第三节 佛教礼仪 346

一、四众弟子礼仪 347

(一)皈依礼仪 347

(二)告香、入室与请益 348

(三)讲经与坐禅 349

(四)忏悔 349

(五)闭关 350

(六)行游与挂搭 350

(七)居士礼仪 351

二、敬佛仪规 351

(一)致敬 351

(二)供养 352

(三)赞呗 352

三、节日仪礼与佛事仪程 353

(一)佛诞日与浴佛行象 353

(二)盂兰盆会 353

(三)水陆法会 354

(四)放焰口 355

(五)其他节仪 355

四、藏传佛教礼仪 356

第四节 伊斯兰教礼仪 359

一、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 359

二、入教仪式 360

三、宗教义务——五功 361

(一)念功 361

(二)礼功 361

(三)斋功 361

(四)课功 362

(五)朝功 362

四、其他礼仪 362

(一)大净和小净 362

(二)社交礼仪 363

(三)结婚礼仪 363

(四)丧葬礼仪 364

(五)节日礼仪 364

(六)饮食礼俗 365

第七章 国家重大礼典 367

第一节 吉礼 367

一、祭祀天神 368

(一)圜丘祭天 368

(二)其他祭天典礼 369

(三)祭祀其他天神典礼 373

二、祭祀地神 375

(一)方丘祭地 375

(二)社稷 376

(三)封禅 376

(四)地理诸神 377

三、祭祀人神 379

(一)宗庙祭祖 379

(二)祀先代帝王 380

(三)祀先圣先师 381

(四)祭祀其他人神之礼 383

四、其他祭祀 385

(一)蜡腊之祭 385

(二)五祀 386

(三)马神之祭 387

(四)旗纛之祭 387

(五)城隍之祭 388

(六)傩礼 388

第二节 嘉礼 389

一、皇家冠礼 389

二、皇家婚礼 391

三、宴飨礼 394

四、登极礼 396

五、朝礼 397

六、射礼 399

七、册命礼 401

第三节 宾礼 402

一、觐礼 402

二、聘礼 404

三、相见礼 407

第四节 军礼 408

一、亲征礼 408

二、命将礼 410

三、凯旋献俘礼 410

四、大阅礼 411

五、田猎礼 413

六、救日伐鼓礼 414

第五节 凶礼 415

一、山陵规制 415

二、大丧礼 417

三、谒陵礼 419

四、荒礼·吊礼·?礼·恤礼 420

下篇 现代礼仪第八章 行为 425

第一节 日常行为 425

一、日常应对 425

(一)介绍 425

(二)问候 429

(三)交谈 430

二、日常举止 433

(一)行路与乘车 433

(二)打电话 434

(三)吸烟 435

(四)购物 435

(五)就医 436

三、家庭生活 437

(一)通则 437

(二)家庭关系 438

(三)家庭外交 441

第二节 交际行为 442

一、社会关系 442

(一)亲友往来 442

(二)邻里之间 443

(三)同事相处 445

二、造访与待客 448

(一)造访 448

(二)待客 450

三、庆贺与饯别 452

(一)庆贺 452

(二)饯别 453

四、慰问与凭吊 454

(一)探病与慰问 454

(二)凭吊 455

五、约会与聚会 456

(一)约会 456

(二)舞会 459

(三)茶话会 461

(四)沙龙 461

(五)俱乐部 462

六、宴会 462

(一)中式宴会 462

(二)西式宴会 463

(三)非正式宴会 465

第三节 公共场所 467

一、餐馆 467

(一)选择和到达餐馆 467

(二)餐桌上的礼节 467

(三)付帐 468

二、图书馆、博物馆与画廊 468

(一)在图书馆里 468

(二)在博物馆或画廊 469

三、影剧院与演奏会 469

(一)入场与退场 469

(二)观众礼节 470

四、运动、游戏场所 470

(一)参加运动、游戏 470

(二)参加比赛 473

(三)观看比赛 474

五、旅游场所 475

(一)旅途及旅馆 475

(二)旅游场所 476

(三)入乡随俗 477

第九章 仪表 480

第一节 仪容 480

一、容貌的一般化妆 480

(一)皮肤 481

(二)眉毛 482

(三)眼睛 483

(四)面颊 484

(五)鼻子 484

(六)嘴唇 485

(七)手 486

二、化妆适度的原则 487

三、化妆协调的原则 489

(一)与服饰协调 489

(二)与年龄相符 490

(三)与身份、职业相符 492

(四)与季节、时间协调 493

(五)与场合环境相协调 494

四、表现个性的原则 496

(一)表现不同风格 496

(二)表现不同性格 497

(三)表现个性美 498

五、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499

第二节 服饰 501

一、服饰的种类 502

二、服饰的原则 503

(一)色彩协调 503

(二)体型协调 504

(三)活动场合的协调 505

(四)个性原则 506

三、常服与礼服 507

四、婚服与素服 509

(一)传统婚礼服饰 509

(二)西式婚礼服饰 509

(三)新式婚礼服饰 512

(四)素服 513

五、配件 514

(一)帽子与头巾 514

(二)领带与围巾 515

(三)腰带 515

(四)手套 516

(五)鞋袜 516

六、首饰 518

(一)发饰 518

(二)耳饰 519

(三)颈饰 519

(四)腕饰和指饰 519

(五)其他 520

第十章 个人经历 521

第一节 生与死 521

一、生辰寿诞 521

(一)诞生 521

(二)生日 522

(三)寿礼 523

二、死丧葬送 525

(一)告别 525

(二)追悼会 526

(三)葬礼 526

(四)葬后 527

第二节 恋爱婚姻 528

一、恋爱仪俗 528

(一)恋爱关系的确定 528

(二)恋爱过程 530

二、订婚及其后的礼仪 531

(一)求婚 531

(二)订婚 532

(三)订婚以后 534

三、婚礼 535

(一)时间、地点和规模 535

(二)邀请 536

(三)结婚礼物 537

(四)其他准备工作 538

(五)婚仪 538

(六)婚宴 542

(七)婚后 543

第三节 其他 544

一、加入组织 544

(一)手续 545

(二)仪式 546

二、学校生活 546

(一)入学、开学 546

(二)毕业 547

三、职业生活 548

(一)就业 548

(二)离职 549

第十一章 公务礼仪 550

第一节 办公室的工作及礼仪 550

一、日常工作 550

(一)会务 550

(二)公文 553

(三)秘书工作 557

(四)接待 559

(五)礼仪活动 561

二、办公室内部礼仪 567

(一)工作环境 567

(二)上、下级之间 567

(三)同事之间 568

第二节 服务员礼仪 570

一、一般标准 570

二、行业规范 572

(一)售货员 572

(二)餐馆服务员 574

(三)旅馆服务员 577

第三节 商务礼仪 579

一、商务谈判 579

(一)谈判前的准备 580

(二)谈判的进行 580

二、广告和推销 583

(一)广告 583

(二)推销 585

三、售前与售后服务 586

(一)售前服务 586

(二)售后服务 587

四、商务仪式 588

(一)开业典礼 588

(二)展销会 589

第四节 公务仪式 590

一、签署仪式 590

(一)准备工作 590

(二)签署过程 591

(三)多边签署 591

二、开幕闭幕 591

(一)开幕式 592

(二)闭幕式 593

三、颁奖授勋 593

(一)颁奖 593

(二)授勋 595

四、奠基揭幕 595

(一)奠基 595

(二)揭幕 596

第十二章 国事礼仪 598

第一节 国事 598

一、礼仪的原则和要求 598

二、国事大典 600

(一)国庆 600

(二)其他节庆活动 605

(三)国葬 606

三、国旗、国徽和国歌 607

(一)国旗 607

(二)国徽 610

(三)国歌 612

第二节 外交 613

一、国宾访华 613

(一)名义 613

(二)迎送 613

(三)国宴 615

(四)会见 617

(五)会谈 617

(六)向人民英雄纪念碑献花圈 617

(七)瞻仰毛主席遗容 618

(八)签字仪式 618

(九)文艺晚会 619

(十)参观游览 619

(十一)省市访问 620

(十二)国宾接待 621

(十三)陪同团长 622

(十四)国宾馆 622

(十五)礼仪活动场所 623

(十六)礼宾改革及其他 624

二、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 625

(一)出访名义 625

(二)访问日期、交通工具、路线 625

(三)随行人员 626

(四)访问日程 626

(五)访问期间的礼仪活动 627

(六)住房乘车安排 630

(七)送迎 631

(八)赠礼 631

(九)新闻报道 632

(十)先遣组 632

三、外国驻华使节礼遇 633

(一)使节到任 633

(二)外交特权与豁免 634

(三)北京外交团的礼遇 636

(四)我国国家领导人会见各国驻华使节 637

(五)外国驻华使馆与国务院各部委之间的联系 637

(六)《外交官名册》 638

(七)使节离任 638

四、外交函电 638

第十三章 礼节性语言文字 646

第一节 礼貌用语 646

一、招呼 646

二、请求 647

三、感谢 648

四、道歉 648

五、道别 648

六、禁忌与婉言 648

第二节 称谓 650

一、通称 650

二、尊称 652

三、谦称 653

附:常用称谓表 653

第三节 柬帖 662

一、名片 663

二、请柬 666

三、封包笺 669

四、贺卡 670

第四节 信函 673

一、家书 673

二、情书 674

三、一般书信 675

附:书信客套用语 678

四、业务信函 680

五、礼仪电报 685

第五节 联幛碑匾 687

一、对联 687

二、幛幕 692

三、碑铭 693

四、牌匾 695

第六节 其他 696

一、题词 696

二、祝辞 698

三、悼词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