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金融业发展 1
1.1全球经济失衡的大背景 1
1.2全球化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 3
1.3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与发展 10
第2章 我国货币政策的演变及面临的挑战 13
2.1金融体制变迁中货币政策制定主体的确立 13
金融体制改革简要回顾 13
中央银行职能与定位的确立 17
2.2我国货币政策回顾与评析 20
我国货币政策体系调整简要回顾 20
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简要回顾 24
对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的总体判断 28
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协调 32
2.3开放条件下的货币政策与内外均衡目标的实现 34
2.4全球化背景下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38
货币政策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实践 38
中国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现状 40
继续加强我国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40
第3章 流动性过剩与金融发展的内外协调 44
3.1流动性过剩的经济学分析 44
流动性过剩形成的全球背景 44
流动性过剩的形成与我国经济金融环境 46
3.2流动性过剩与金融内外协调发展 48
金融发展的内外协调问题 48
基于金融内外协调发展下的流动性过剩的解决思路 50
流动性过剩与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的转变 53
3.3人民币国际化的模式选择和路径安排 56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条件分析 56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模式选择 58
基于全球背景的我国本外币政策协调问题分析 59
第4章 我国金融业的金融创新及其影响 63
4.1金融创新的内容及影响 64
金融创新的内容 64
金融创新的影响分析 64
4.2当前我国金融业的创新分析 65
股票类相关产品与市场的发展创新 66
债券类相关产品的发展与创新 66
基金类相关产品的发展与创新 69
货币市场工具与利率、汇率衍生产品 69
期货交易所产品的发展与创新 70
4.3利率市场化创新与我国银行业稳定发展 73
4.4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思辨 77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辩证关系 77
我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协调问题 80
金融创新推动金融监管创新 83
第5章 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与新发展 85
5.1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分析 85
客观看待中国银行业在全球的地位 85
我国银行业竞争力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87
5.2我国银行资本充足性监管的有效性分析 92
5.3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主要问题和障碍 94
我国在巴塞尔协议制定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有限 94
关于中小商业银行的实施问题 95
监管改革与激励相容问题 96
IRB法计算框架落实难度较大 97
市场纪律与金融市场建设方面的缺陷 98
5.4银行并购与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分析 98
当前全球银行业并购的分析 98
国际银行并购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 103
我国商业银行并购分析 105
第6章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转变 109
6.1金融监管实践的历史回顾 110
从金融监管的初步形成到全面监管阶段 110
金融监管的放松阶段 111
金融监管的重新恢复阶段 112
6.2金融监管模式变革的国际考察 113
金融监管模式的内涵 113
机构型监管与功能型监管的理论之争与现实选择 1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金融监管模式变革的动因与特征 115
6.3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历史沿革与评价 116
中国金融监管模式的历史沿革 117
对中国现行金融监管模式的评价 118
6.4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渐进式转换 120
中国金融监管模式转换的目标方案:三合一 120
中国金融监管模式转换的路径与具体措施 122
中国金融监管模式转换的其他选择 125
第7章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金融监管的市场化与国际化 126
7.1我国金融监管的市场化趋势 126
金融监管的实现力量:政府与市场 127
我国金融监管中的自我约束与市场约束 131
从控制性监管制度向审慎监管制度的变迁 135
7.2扩大金融开放与金融监管的国际化 140
对外资金融机构的金融监管问题 141
对中资金融机构海外机构的金融监管问题 144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金融监管问题 146
参考文献 148
后记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