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论 1
第一节 龋病学简介 1
第二节 龋病的历史 3
第三节 龋病的流行特点 7
第二章 牙的发育 12
第一节 牙的早期发育 12
第二节 牙体组织的形成和矿化 16
第三章 牙的组织结构及理化特性 26
第一节 牙的组织结构 26
第二节 牙体硬组织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41
第四章 牙的口腔环境 47
第一节 唾液 47
第二节 牙菌斑和牙菌斑液 57
第五章 口腔生态系统 63
第一节 口腔微环境 63
第二节 口腔常驻微生物 67
第三节 口腔微生物群落的生态特性 73
第六章 龋的流行病学特征 79
第一节 龋病的指数与标准 79
第二节 龋病的调查标准与代码 82
第三节 龋病流行状况和流行趋势 88
第四节 龋病流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患病危险性评估 95
第七章 龋病病因学与发病机制 98
第一节 化学细菌学说 98
第二节 其他学说 100
第三节 现代的病因学理论 102
第四节 龋的发病机制 108
第八章 龋病病理学 114
第一节 龋病的形态学研究方法 114
第二节 釉质龋 116
第三节 牙本质龋和牙骨质龋 122
第四节 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对龋的病理反应 126
第九章 龋病微生物学 127
第一节 微生物致龋机制 127
第二节 致龋微生物的特点 133
第三节 致龋微生物的种类及其致龋特性 135
第十章 龋病的临床表现与分类 144
第一节 龋齿的基本临床特征 144
第二节 龋病的临床分类 148
第十一章 龋的诊断 153
第一节 临床诊断方法 153
第二节 临床诊断要点 157
第三节 龋齿的鉴别诊断 159
第四节 龋早期诊断技术 161
第十二章 龋易感性评估与风险预测 163
第一节 龋易感性评估 163
第二节 龋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 168
第三节 龋高危个体和人群的预防策略 171
第十三章 儿童龋病 174
第一节 乳牙龋 174
第二节 年轻恒牙龋 183
第三节 预防儿童龋齿的临床指导 185
第十四章 龋病的预防 188
第一节 社区群体预防的原则 188
第二节 龋病的预防措施和方法 190
第三节 氟防龋的方法 192
第四节 窝沟封闭剂 200
第十五章 氟化物防龋 207
第一节 氟化物与人体健康 207
第二节 氟抗龋的机制 214
第三节 氟防龋的合理应用 218
第十六章 龋的治疗原则 222
第一节 龋病治疗必须考虑的问题 222
第二节 口腔科临床实践中的龋病预防 225
第三节 龋高危者(头颈部放疗患者)的龋病管理策略 29
第十七章 龋病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231
第一节 龋病研究的概况 231
第二节 变形链球菌的研究 233
第三节 免疫防龋研究 236
第四节 龋齿预测研究 238
第五节 龋病研究中的思考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