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从环境与观光关系到生态旅游发展 1
环境 3
环境的解决方案:关于环境伦理 5
观光,是什么? 7
观光体系架构 8
观光是一项全球性的经济活动 10
观光和自然地区是观光区的吸引力 12
当观光成为全球性活动时 13
永续性的概念 16
观光与永续性 17
永续观光发展:朝向一个永续性的观光形式 19
观光的绿化 22
生态旅游:正朝向定义阶段 24
对生态旅游持反面的看法 34
本书的架构 38
问题 40
第二章 观光与环境 41
在观光与环境上的环境思潮之进化:共存 42
冲突与共生 44
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 51
朝向整合 52
观光——环境关系中的关键性研究:对生态旅游的影响 55
观光——环境辩论的问题及研究需求:对生态旅游的意义 59
总结 60
问题 61
附录2.1 环境与观光相关之组织 61
第三章 生态旅游之概念、定义和相关议题 65
生态旅游的发展 66
定义生态旅游是一件不可能的工作吗? 68
生态旅游:定义的运用 73
生态旅游的本质:建立生态旅游的特点和原则 76
生态旅游的全球扩展:尺度和规模 81
生态旅游的类型:有放在适当位置上吗? 84
传统的生态旅游 86
野生生物旅游 92
总结 96
问题 97
第四章 生态游客:在自然与环境中消费的人 99
新游客:生态产品是一个新市场吗? 101
生态游客的特性 103
生态旅游的体验 108
加拿大的生态游客 112
美国的生态游客 114
澳洲的生态游客 116
泰国 122
非洲 124
总结 126
问题 127
第五章 生态旅游产业 129
在观光事业中提供问题:概念的问题 130
生态旅游业:架构和特性 135
非官方组织 146
生态旅游具吸引力的景点 149
住宿 152
生态旅游协会 154
总结 154
问题 156
第六章 生态旅游之冲击 157
观光冲击分析 158
观光的经济冲击 159
观光经济冲击分析的技术 162
分析生态旅游的经济冲击 167
观光的社会文化冲击 173
观光的社会和文化冲击分析 176
生态旅游经营的社会冲击 177
生态旅游的环境冲击 180
评估来自生态旅游的环境冲击:复合式参数评估系统 184
采用Sorensen网状系统评估生态旅游的潜在影响 185
总结 186
问题 187
第七章 生态旅游之规划与发展 189
规划:何谓规划?为何规划? 190
何谓观光规划? 191
观光规划 192
观光规划过程 193
环境规划 196
承载量及其作为规划工具之用途 199
生态旅游规划 201
观光规划的层级 204
实行中的生态旅游规划 206
生态旅游规划模式 208
生态旅游发展 216
总结 220
问题 221
第八章 管理生态旅游:从原理到执行 223
观光客管理:生态旅游的义务 224
分区制是生态旅游空间的管理工具 226
管理生态旅游企业:经营议题 229
道德和生态旅游管理 239
以社区为基础的生态旅游:管理和发展议题 242
总结 244
问题 245
第九章 生态旅游之行销 247
何谓行销 248
生态旅游行销议题的挑战与机会 251
生态旅游使用的行销工具 254
适用于生态旅游的市场区隔 258
触及生态旅游市场 262
精密评估生态旅游行销:行销语言 266
结论 267
问题 268
第十章 生态旅游之未来议题与展望 269
永续性 272
道德和生态旅游 274
观光的绿化 275
含括所有原住民族群 276
生态旅游趋势:未来展望 277
生态旅游的交叉口 278
2002国际生态旅游年 279
暗示(Implications) 280
问题 281
表1-1 支配主义的世界观(人类本位主义)及以生态为中心之观点 4
表1-2 培养个人环境伦理的准则 6
表4-1 生态游客的三层分类 108
表5-1 Ziffer序列 139
表6-1 对于所选择的都市游憩地之观光收入倍增 167
表6-2 旅客类型和他们对地方准则的适应性 175
表7-1 观光管理层级 211
表7-2 区域生态旅游发展 220
表8-1 主要和次要的主题区域确认 231
表8-2 生态旅游中社区与观光的关系 243
图1-1 观光体系架构 10
图1-2 观光的纵览 27
图2-1 观光与环境的整合 53
图3-1 使用一个全方位的三个关键原则去定义生态旅游 70
图3-2 生态旅游困难和容易之面向 71
图3-3 生态旅游的连续变化 73
图3-4 生态旅游架构图 75
图3-5 旅行种类的风险程度 88
图3-6 生态旅游的变化面貌 89
图3-7 以野生生物为取向的旅游 93
图4-1 新旧游客之差异 101
图5-1 政策制定流程 134
图5-2 生态旅游业结构 136
图5-3 生态旅游住宿设施的种类范围 152
图6-1 冲击评估模型 160
图6-2 观光经济 165
图7-1 观光规划过程 193
图7-2 环境式的观光规划架构 209
图8-1 生态旅游范例 224
图9-1 生态旅游的策略性计划 249
图9-2 生态旅游供应者、动机和冲击的区隔模型 259
照片1.1 游客与野生生物及自然环境的互动,是生态旅游活动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体验,如图所呈现的范例:是游客在澳洲的野生动物公园中正抱著一只无尾熊。 26
照片1.2 座头鲸回游至靠近岸边,使游客得以赏鲸,这是游客与鲸类哺乳动物间一个有益的邂逅(资料来源:M.Or-ams)。 26
照片1.3 Hector Ceballos-Lascurain是公认的生态旅游之父,摄于1999年10月14日在昆士兰的Fraser Island举办之第七届澳洲生态旅游研讨会。 29
照片2.1 游客冲击对海岸线这一类脆弱的自然环境造成很多环境管理上的问题。照片上呈现的是在纽西兰奥克兰的Wenderholm Regional公园案例,透过植草及禁止游客使用等改造重建方案,可以抑制非常脆弱的沙质海岸线再进一步被侵蚀。 54
照片2.2 游客冲击对海岸线这一类脆弱的自然环境造成很多环境管理上的问题。照片上所示这个在纽西兰奥克兰的Wenderholm Regional公园的海岸线案例,透过避免游客使用的重建可以抑制进一步的被侵蚀。 55
照片2.3 步道及步行小径是规划者用来避免自然环境的公共区域受到更进一步破坏的必要工具。这里要提出来的一个美学上的问题,就是会让环境明显有经过人为管理的感觉,且减损了对自然环境的体验。 57
照片3.1 南非Mpumalanga省的Blyde河谷自然保留区,30公里长的深峡谷是这个国家的重要自然风景景观之一。这些景观特色是生态旅游具吸引力的景点,同时也强调著生态旅游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的关系。 77
照片4.1 如同在奥克兰的America's Cup之类的特别事件案例,会与以野生生物为基础的旅游活动互相冲突影响,特别是污染及船只影响到海洋环境中的哺乳动物。 118
照片4.2 赏鲸活动是一项每年10亿产值的新兴全球化普及产业(资料来源:M.Orams)。 119
照片4.3 以陆地为基础的赏鲸活动也正在一般大众中发展(资料来源:M.Orams)。 119
照片4.4 在北美的西北太平洋,逆戟鲸或杀人鲸形成了一项重大生态旅游产业的主要基础。 120
照片5.1 以纯正语文的方式来表达呈现,让小团体以及使用当地的导游成为一种生态旅游品质的保证。当对游客们教育说明其对所正造访的环境所造成的环境冲击时,也同时传达了本土的学识及知识。这个团体是在西南澳进行森林生态旅游。 136
照片5.2 在库克山国家公园所拍摄到的纽西兰食肉鹦鹉。这种鸟类聚集在纽西兰南岛高山环境中的游客区,并且是一种投机的好食者,对非经常性的访客增加了野生生物吸引力。 150
照片5.3 纽西兰的库克山国家公园是一种高山环境,当含著鸟类生态和野生生物,还有大多数都可作为冒险活动的地区。 151
照片7.1 东加国VaVa'u的鲸鱼旅游中心,为旅游发展提供了原动力。 213
照片7.2 鲸鱼喷水柱了!在东加国VaVa'u观察座头鲸和新生的幼鲸。 215
照片7.3 南非的原住民向一群游客团体解释非洲灌木丛的生态永续性原则,以及在不影响自然习性及活动的情况下欣赏野生动物。 217
照片8.1 西澳Nambung国家公园的巡守队长正向一群访客解说此区域环境管理以及游客如何使用公园的准则。 225
照片8.2 在苏格兰North Berwick新开幕的国家海鸟中心,是透过Millennium Grantru基金于2000年成立开幕的。这个中心在苏格兰鸟类生态的教育、解说功能以及对保护、保育的需求部分,对生态旅游扮演极重要的角色,也提供了近旁的赏鸟机会。 234
照片8.3 2000年11月2日在维多利亚Lorne举办的第八届澳洲生态旅游研讨会中,David Bellamy博士创办了「澳洲生态准则计划」(Australian EcoGuide Programme)。 237
照片8.4 如同在西澳的一个FACET研讨会中所进行的典礼所示,对生态旅游有所成就和良好实绩的人给予授奖,对于这一类的旅游产业发挥其最大潜能的激励是极重要的。 238
照片9.1 Iguazu瀑布象征阿根廷、巴西及巴拉圭三国的交叉地。这个瀑布是自然的画像,吸引著想寻求自然吸引力,以及与当地人们邂逅的生态旅游游客。 257
照片10.1 动物园已经抓住了这股逐渐成长中对于野生生物的兴趣趋势,也就是让旅游活动以及游客可以较近的看到许多种已经濒临绝种或是比较难看到的生物,如图示案例,就是在纽西兰Wellington公园里的海獭。如此的方式也许可以在第一时间向广大的群众推广生态旅游的保存目的并可以在未来渐增扩展趋势。 272
照片10.2 2001年2月在南极洲的游客。有关允许游客与野生生物接近的最小距离有严格的规定。此种方式可以让人类与野生生物间有少许亲近的互动。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