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哲学概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姜振寰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010073316
  • 页数:317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技术哲学的总结,其内容包括技术哲学研究的历史、技术认识论、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技术史分期、技术与艺术、技术文明、技术实践、技术与政治、技术约束等九章。该书的特点在于:主义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增加了被同类著作所忽视的对苏联(俄国)及日本的研究评价、技术与艺术、与政治的关系等内容。

第一章 引论:关于技术哲学 1

第一节 技术哲学的概念 1

第二节 形成与发展 3

一、德国对“技术哲学”的研究 4

二、日本的“技术论”研究 11

三、苏联对“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讨论 16

四、中国对“技术哲学”的研究 27

第三节 技术哲学与技术史 31

一、技术哲学与技术史的差异 32

二、技术哲学与技术史的关系 35

第四节 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技术哲学 37

第二章 技术认识论 42

第一节 关于技术的定义 42

一、辞书中的定义 43

二、学术共同体的定义 45

三、国外一些哲学家、思想家的定义 47

四、工程技术人员的定义 54

五、对上述各类定义的评析 54

第二节 技术的本质及其功能 58

一、技术的本质 59

二、技术的功能 62

第三节 技术的范畴和属性 64

一、技术的范畴 64

二、技术的属性 66

第四节 科学与技术 72

一、什么是科学 72

二、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74

第五节 经验性技术与科学性技术 78

一、经验性技术 79

二、科学性技术 80

第六节 技术观与技术思想 83

第三章 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 86

第一节 关于技术发展的规律性 86

第二节 技术发明的条件、动因与类型 89

一、发明与发现 89

二、技术发明的条件 91

三、技术发明的动因 93

四、技术发明的类型 95

第三节 技术发展的基本矛盾 97

一、技术发展的矛盾分析 97

二、目的与手段的矛盾 98

三、动力与控制的矛盾 100

四、技术与环境的矛盾 102

第四节 技术体系 103

一、技术发展的动力 103

二、技术体系的特征 104

三、技术体系的结构 106

第五节 技术发展的模式 108

一、关于“模式” 109

二、技术发展的一般模式 110

三、技术革命的一般模式 113

第四章 技术的历史分期 121

第一节 技术史分期的原则 122

第二节 分期方案的多元性 125

一、比照社会史的分期方案 125

二、按从工具到机器发展的分期方案 127

三、按“技术周期系”的分期方案 129

四、技术史著作中常见的分期方案 131

五、西方一些哲学家的分期方案 132

六、按社会或技术发展中“革命”的分期方案 134

七、依据典型事例的分期方案 135

八、综合技术门类的分期方案 137

第三节 以“主导技术”更迭为基础的分期方案 137

一、“主导技术”与“主导技术群”概念的提出 138

二、向技术通史的推广 141

三、当代主导技术的认定 144

第五章 技术与艺术 146

第一节 历史与现实 147

一、技术与艺术的起源 147

二、技艺与艺术 149

三、近代与现代 152

四、东方与西方 156

五、艺术的技术基础 158

第二节 技术美学与艺术设计 161

一、技术美学的兴起 161

二、审美意识、和谐与美感 162

三、人造物审美因素 170

四、艺术设计与设计美学 173

第三节 技术中的美学因素 175

一、材料与式样 175

二、工艺中的艺术因素 176

三、技术产品与艺术 178

四、建筑与艺术 179

第六章 技术文明 182

第一节 文明形态的变迁 182

一、文明与文化 182

二、社会发展的三阶段论 187

三、后工业化思想的提出 190

第二节 技术与文明 192

一、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 192

二、文明形成的技术基础 194

第三节 技术与伦理 196

一、人性伦理:技术对人类的造福与危害 197

二、环境伦理:人类价值与环境价值的冲突 199

三、生态伦理: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 203

第七章 技术实践 210

第一节 技术实践的基本问题 210

一、技术实践的基本条件 211

二、技术实践的行为模式 213

三、当代技术实践面临的问题 214

第二节 技术实践的社会评价观 218

一、从漠视技术论到技术乐观主义 218

二、从反技术论到技术悲观主义 220

三、从适当技术论到生态技术主义 223

第三节 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 225

一、人本主义对近代技术实践的影响 225

二、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对立 226

第四节 传统工业主义技术观的历史终结 228

一、从农本主义技术观到工业主义技术观 228

二、工业主义技术观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 231

三、传统工业化模式面临改变 234

第五节 技术实践的方法论基础 236

一、技术预测 236

二、技术决策 239

三、技术预测与决策方法 241

四、技术评估 243

第八章 技术与政治 246

第一节 技术与国家意识形态 246

一、近代中国的技术发展与国家意识形态 247

二、近代日本的技术发展与国家意识形态 248

三、俄国(苏联)的技术发展与国家意识形态 249

第二节 东西方冷战与技术 252

一、东西方冷战对主要国家技术选择的影响 252

二、后冷战时代的国际政治与技术 255

第三节 技术统治与专家治国论 257

一、技术统治 257

二、专家治国论 261

第四节 政治、制度与技术 264

一、政治的技术基础 264

二、制度与技术 266

第九章 技术约束 270

第一节 要支配自然,就须服从自然 271

第二节 “道可道,非常道”与“天之道利而不害” 274

第三节 安全的社会发展观 277

附录1:人名索引 283

附录2:国内外几种“技术哲学”专著目录一览 296

主要参考文献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