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祁志祥著
  • 出 版 社:山西出版集团;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44035835
  • 页数:394 页
图书介绍:本书展示了中国古代文论的有机性和系统性,同时,又按“原始以表末”的对诸文论范畴进行历时梳理和共时解析。对每个文论范畴、命题的厘析之后又进行了必要的文化剖析,挖掘其与儒、道、佛、字法、训诂文化的关系,揭示其生成机制和文化品格。

绪论 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主义体系 1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文学观念论 10

第一节 “文学以文字为准”——中国古代的文学特征论 10

一、中国古代“文学”概念的历史行程 11

二、中国古代“文学”概念的文化渊源 16

三、中西“文学”概念异同之比较 17

四、小结 23

第二节 “文,心学也”——中国古代的文学表现论 23

一、“内重外轻”的“心教文化” 24

二、“凡诗文书画,以精神为主” 30

三、“心学”观念在古代文学理论诸环节的渗透 33

第二章 “德学才识”说——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主体论 36

一、中明以来创作主体论的自觉和系统化 36

二、中国古代创作主体素质剖析 41

三、中西文学创作主体论之比较 50

第三章 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发生论 52

第一节 “文本心性”说——中国古代的文源论 52

一、文源于物 52

二、文肇自道 55

三、文本于心 57

四、文渊于经 58

五、四元归一 60

第二节 “心物交融”说——中国古代的艺术观照方式论 61

一、“物我双会”理论的历时演进 61

二、物我交流观照方式的文化解读 65

第四章 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构思论 72

第一节 “虚静”说——中国古代文学的构思心态论 72

一、“陶钧文思,贵在虚静” 73

二、文艺美学“虚静”说与中国哲学“虚静”说的联系与区别 78

第二节 “神思”说——中国古代文学的构思特征论 82

一、“神思”、“想像”的内涵及其历史脉络 83

二、“神思”的特征 85

第三节 “兴会”说——中国古代文学的灵感奥秘论 89

一、“兴会”释义 90

二、灵感的外部特征 91

三、灵感的内部特征 94

四、古代艺术灵感思想的文化渊源 96

第五章 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方法论 99

第一节 “活法”说——中国古代文学的总体创作方法论 99

一、“活法”的提出及其丰富内涵 99

二、“活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史 105

三、“活法”思想的文化透视 106

第二节 “定法”说——中国古代文学的具体创作方法论 110

一、“定法”的内涵及其历史轨迹 111

二、字法 114

三、句法 118

四、章法 122

五、人物塑造与情节处理 125

第三节 “用事”说——中国古代文学的诗文创作方法论 129

一、“用事”释义及其在诗、文中的不同地位 129

二、中国古代诗歌“用事”论发展的四个阶段 131

三、“用事”论总结的审美规律 142

四、“用事”说的文化成因 144

第四节 “赋比兴”说——中国古代文学的诗歌创作方法论 145

一、“赋比兴者,诗之法” 145

二、赋:直接的写物、写心之法 147

三、比:比拟、譬喻之法 150

四、兴:起兴、开头之法 154

五、两点说明 157

第六章 中国古代文学的作品论 159

第一节 “文气”说——中国古代的文学生命论 159

一、从古代哲学的“元气”论谈起 160

二、“文气”内涵辨析 165

三、“文气”风格论 171

四、“文气”修养论 172

五、“文气”说的现实意义 173

第二节 “文体”说——中国古代的文学体裁论 174

一、中国古代的文体分类 174

二、中国古代的文体论述 178

第三节 “文质”说——中国古代文学的形式内容关系论之一 193

一、“文质”说的历史流变 193

二、“文质”说的内涵 200

三、“文质”说与“人道教” 201

第四节 “言意”说——中国古代文学的形式内容关系论之二 203

一、皎然、司空图、严羽 203

二、儒、道、佛、玄的“言意之辩” 204

三、“言意”说的四层内涵 208

第五节 “形神”说——中国古代文学的形式内容关系论之三 213

一、“质象所结,不过形神” 214

二、古代文论“形神”关系的三种观点 215

三、古代文论“形神”思想的人道基础 218

四、余论 223

第六节 “意境”说——中国古代表现主义文学特征论 224

一、“意境”与“境界”、“意象”、“兴象”辨析 224

二、“意境”说的历史脉络 227

三、“意境”范畴的规定性 233

四、“意境”与“形象”、“典型”的异同 235

五、“意境”的文化渊源 236

第七节 “情景”说——中国古代诗歌意境形态论 238

一、“情景者,境界也” 238

二、“情景”的结合机制和相互关系 244

第八节 “真幻”说——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真实论 246

一、中西文学艺术真实论之异同 246

二、中国古代诗赋理论中的“真幻”说 248

三、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理论中的“虚实”观 252

第九节 “通变”说——中国古代文学的继承革新论 258

一、由“通”而至“变” 258

二、由“变”而至“通” 263

三、古代文学发展变化的历史分期及其客观动因 265

四、文学发展变化的价值评判 269

第七章 中国古代文学的风格论 271

第一节 “文类乎人”、“雅无一格”——中国古代文学风格成因、形态论 271

一、制约文学风格的形式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 271

二、古代文学风格种类探讨及审美主张 274

第二节 “平淡”说——中国古代文学的阴柔美论 275

一、“平淡”风格美特征的系统透视 276

二、“平淡”风格的文化成因 283

第三节 “风骨”说——中国古代文学的阳刚美论 288

一、“风骨”美内涵探秘 289

二、“风骨”美的文化成因 293

第八章 中国古代文学的形式美论 296

第一节 “辞达而已”说——中国古代文学的“合目的”形式美论 296

一、“合目的”形式美概念的提出 296

二、“辞达”形式美思想的历程 298

三、“辞达”美在文学论争中的应用 304

四、“辞达”美思想与“活法”说、“文质”说、风格说的交叉 309

第二节 “格律声色”说——中国古代文学的纯形式美论 310

一、“纯形式美”概念的提出 310

二、文学的视觉美 312

三、文学的听觉美 314

四、文学的直觉意象美 319

五、文学的结构美 322

第九章 中国古代文学的鉴赏论 324

第一节 “知音”说——中国古代文学的鉴赏主体论 324

一、“圆照之象,务先博观” 325

二、“无私轻重,不偏憎爱” 326

三、“亲至其处,乃知其妙” 327

第二节 “以意逆志”说——中国古代文学的鉴赏方法论 328

一、“披文入情”、“得意忘言” 329

二、“心平气和,反复涵泳” 332

三、“切忌执实”、“不拘形迹” 334

第三节 “好恶因人”、“妍媸有定”说——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主客体关系论 338

一、“好恶系人”、“诗无达诂” 338

二、“文章妍媸,市有定价” 341

三、“鉴之颇正,好恶系焉” 342

第十章 中国古代文学的功用论 343

第一节 “观志知风”说——中国古代文学的认识功用论 344

一、“观风俗之盛衰” 344

二、“观志而知风” 346

第二节 “劝惩美刺”说——中国古代文学的教育功用论 347

一、教化劝惩 348

二、美刺褒贬 349

三、文学的政治作用、道德作用、人伦作用、宣泄作用 350

四、“礼乐”文化 351

第三节 “神人以和”说——中国古代文学的宗教功用论 352

一、从《尚书》、《毛诗序》到《文心雕龙》 352

二、古代文学宗教功用论的特点 354

第四节 “趣味”说——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功用论 355

一、从文学作品感人的事例说起 355

二、“趣味”涵义考 356

三、至味无味 360

四、“意深则味有余” 361

第十一章 “三不朽”说——中国古代文学的价值论 364

一、“立言”不如“立德” 364

二、“立功”在“立言”之上 366

三、“言”假道德事功而“不朽” 368

四、“三不朽”说的现代活力 371

第十二章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方法论 373

第一节 “训诂”——名言概念的阐释方法 373

一、经学与音训 373

二、古代文论释名中的音训 376

第二节 “折中”——矛盾关系分析方法 377

一、“折中”义考 377

二、儒、道、佛与“折中” 378

三、古代文论的“折中”手法 380

第三节 类比”——因果关系的推理方法 382

一、“类比”方法的心理基础 382

二、古代文论“类比论证”的形态 383

第四节 “原始表末”——历史发展的观照方法 385

一、祖宗崇拜与历史观照 385

二、“原始以表末” 386

第五节 “以少总多”——思想感受的表述方法之一 387

一、“片言可以明百意” 387

二、“举少概多”的文化动因 389

第六节 “假象见义”——思想感受的表述方法之二 389

一、古代文学批评中的形象比喻 389

二、形象批评的心理实质 391

后记 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