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问题与利益思考》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荣坚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300102641
  • 页数:308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讨论了故意、过失、欺诈不作为犯与客观归责、不法意识、刑事责任等刑法问题。

刑法解题—关于故意及过失 1

壹、题目 1

贰、解题 2

一、故意杀人既遂(§271Ⅰ) 2

二、过失致人于死(§276Ⅰ) 14

三、普通伤害既遂(§277Ⅰ) 25

四、重伤害既遂(§278Ⅰ) 26

五、普通伤害致人于死或重伤(§277Ⅱ) 26

六、重伤害致人于死(§278Ⅱ) 26

七、过失伤害(§284Ⅰ) 26

八、结论 27

刑法上的“行为”概念 28

壹、概说 28

贰、行为理论 30

一、因果行为论 30

二、目的行为论 31

三、社会行为论 32

叁、“行为”概念存在的意义 33

肆、理论的再检讨 35

伍、“行为”的定义 37

刑法解题—关于诈欺等财产犯罪 41

壹、题目 42

贰、解题 42

一、某甲的部分 42

二、某乙的部分 52

刑法解题—关于不能未遂 53

壹、前言 54

贰、题目 55

叁、解题参考之一 56

一、某甲格斗拒捕的行为可能构成“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一项的妨害公务罪 56

二、某甲格斗拒捕的行为可能构成“刑法”第三百零四条第一项的强制罪 58

三、某甲强取某乙手枪的行为可能构成“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条第一项的强盗既遂罪 60

四、某甲强取某乙手枪的行为可能构成“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条第四项的强盗未遂罪 61

五、某甲对某乙开枪的行为可能构成“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项的杀人既遂罪 63

六、某甲对某乙开枪的行为可能构成“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二项的杀人未遂罪 63

七、某甲取得某乙的手枪可能构成“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的加重危险物罪 70

八、某甲取得某乙的手枪可能构成“枪炮弹药刀械管制条例”第七条第四项的无故持有枪炮罪 71

九、竞合 71

肆、解题参考之二 72

一、某甲格斗拒捕的行为可能构成“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一项的妨害公务罪 72

二、某甲格斗拒捕的行为可能构成“刑法”第三百零四条第一项的强制罪 73

三、某甲强取某乙手枪的行为可能构成“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条第一项的强盗既遂罪 73

四、某甲强取某乙手枪的行为可能构成“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条第四项的强盗未遂罪 73

五、某甲对某乙开枪的行为可能构成“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项的杀人既遂罪 74

六、某甲对某乙开枪的行为可能构成“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二项的杀人未遂罪 74

七、某甲取得某乙的手枪可能构成“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的加重危险物罪 75

八、某甲取得某乙的手枪可能构成“枪炮弹药刀械管制条例”第七条第四项的无故持有枪炮罪 76

九、竞合 76

不作为犯与客观归责 77

壹、实例 77

贰、初步检讨 78

叁、“因果关系”概念 81

一、“因果关系”概念的作用 81

二、条件理论与相当理论之争 83

肆、不作为犯与客观归责 87

伍、结论—实例的再检讨 89

一、某甲不即为送医的行为可能构成不作为杀人既遂? 89

二、某甲不即为送医的行为可能构成不作为杀人未遂? 89

刑法解题—关于不法意识及犯罪结构 91

壹、题目 92

贰、说明 92

一、关于不法意识 92

二、关于犯罪结构 93

叁、解题 95

一、甲女打伤乙男,可能构成“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一项的伤害罪 95

二、甲女伤害丙男,可能构成“刑法”第二百七十八条第一项的重伤害既遂 118

三、甲女伤害丙男,可能构成“刑法”第二百七十八条第三项的重伤害未遂 121

四、结论 122

论海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123

壹、立法意旨 124

贰、犯罪构成要件 125

一、海盗罪的客观犯罪构成要件 125

二、海盗罪的主观犯罪构成要件 127

三、准海盗罪的客观犯罪构成要件 127

四、准海盗罪的主观犯罪构成要件 128

叁、其他立法上的问题 129

一、关于驾驶船舰 129

二、关于掠夺财物的意图 130

三、建议 131

从容许风险概念看和平内乱罪 132

壹、容许风险的意义 133

贰、容许风险的理由 134

一、刑法学上的说明 134

二、宪法学上的说明 135

叁、容许风险在犯罪结构上的定位 140

一、容许风险概念与立法 140

二、容许风险概念与司法 141

肆、从容许风险概念看和平内乱罪 144

一、和平内乱罪的规定与争议 144

二、容许风险概念之适用 144

三、结论 146

滥用商标行为之刑事责任 147

壹、前言 148

贰、滥用商标行为之刑责 150

一、仿冒行为 150

二、流通行为 162

三、仿冒与流通的结合行为 167

叁、竞合 168

一、仿冒行为 168

二、流通行为 178

三、仿冒行为与流通行为的关系 180

肆、保护商标权法规的整合 182

一、问题 182

二、建议 183

三、说明 184

四、邻接法规 187

双重评价禁止与法条竞合 189

壹、概说 190

贰、法条竞合理论 192

一、台湾地区学说及实务见解 192

二、德国学说及实务见解 195

叁、理论检讨 201

一、表象概念的问题 201

二、法条竞合理由的说明 203

肆、双重评价之禁止 204

一、概说 204

二、可能双重评价的情形 205

三、双重评价及其禁止 207

四、结论 215

伍、法条竞合 216

一、法条竞合概念的形成 216

二、保护法益同一性的认定 216

三、法条竞合的法律效果 220

陆、个别概念检讨 225

一、“刑法”与附属刑法间的竞合 225

二、吸收关系 227

三、吸收犯 229

四、与罚的后行为 229

柒、结论 231

一、法条竞合的定义 231

二、法条竞合概念的滥用 232

三、竞合问题与刑罚衡平问题 234

犯罪的结合与竞合 235

壹、前言 237

贰、犯罪的结合 237

一、结合犯的定义 237

二、结合犯的个别问题 244

三、结合犯的事实观察 263

叁、犯罪的竞合 267

一、竞合问题 267

二、竞合体系 268

三、竞合体系的检讨 278

肆、结合犯的检讨 286

一、竞合体系的修正? 287

二、衡平的需求? 288

三、犯罪预防的需求? 291

四、结合犯的废除 296

伍、结果加重犯 297

一、结果加重犯概念与问题 297

二、学说与实务的检讨 299

三、结果加重犯的存废 304

陆、结论 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