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设计手册 下》PDF下载

  • 购买积分:4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农机研究院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802333350
  • 页数:188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部全面论述和总结我国农业机械各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国内唯一的一部集专业性、科学性和前瞻性于一体的专著。

第一章 拖拉机的使用技术性能和机组的设计基础 1

第一节 拖拉机概述 1

一、拖拉机的类型和用途 1

(一)按拖拉机的结构特征分类 1

(二)按拖拉机的用途分类 1

二、拖拉机的系列和系族 1

第二节 拖拉机的使用性能 1

一、拖拉机的使用性能 1

(一)拖拉机对农艺要求的适应性 1

(二)拖拉机使用的经济性 4

(三)拖拉机的劳动保护性能 6

二、轮式拖拉机与后悬挂农具的合理匹配 6

三、拖拉机的牵引附着性能 8

(一)拖拉机的挂钩牵引力 8

(二)拖拉机的功率利用率 9

(三)拖拉机的牵引效率 9

(四)牵引效率的影响因素 9

(五)拖拉机牵引功率的估算 10

(六)提高拖拉机牵引效率的途径 10

第三节 拖拉机的工作装置 10

一、液压悬挂装置 11

(一)悬挂装置的主要功能 11

(二)后置式三点悬挂装置 11

(三)前置式三点悬挂装置 15

二、动力输出轴 15

(一)动力输出轴的类型和结构 15

(二)动力输出轴主要结构参数 15

(三)轮式拖拉机前置动力输出轴 18

三、动力输出带轮 19

四、牵引装置和拖挂装置 20

(一)牵引装置 20

(二)拖挂装置 21

第四节 拖拉机悬挂机组设计基础 21

一、拖拉机悬挂机组的类型 21

二、悬挂机组耕深调节方法和悬挂机构受力分析 23

(一)悬挂机组耕深调节方法 23

(二)悬挂机构的受力分析 24

(三)悬挂机组驱动轮加载 25

三、农具悬挂参数的确定 27

(一)农具在拖拉机上悬挂的设计要求 27

(二)农具悬挂参数的确定 27

四、悬挂机组的校核 30

(一)油缸提升能力的计算 30

(二)轮式拖拉机悬挂机组的纵向稳定性 31

(三)履带拖拉机悬挂机组的纵向稳定性 33

五、轮式拖拉机和机具挂接器 33

(一)U型框架式挂接器 33

(二)A型框架式挂接器 35

(三)连杆式挂接器 36

(四)杆式挂接器 36

(五)四点刚性挂接装置 37

第五节 拖拉机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 38

一、国产拖拉机部分产品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 38

二、进口大功率拖拉机部分产品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 38

第二章 农船挂桨和挂机 86

第一节 概述 86

一、用途与特点 86

二、发展情况 86

三、主要结构型式与设计要求 86

第二节 传动机构 88

一、主要结构与传动方式 88

二、总传动比及其分配 89

第三节 农船有效功率 90

第四节 螺旋桨 91

一、螺旋桨各部分名称及桨叶的形成 91

二、螺旋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特性 92

(一)基本工作原理 92

(二)螺旋桨特性 93

(三)进程、滑脱、滑脱比 93

三、定螺距螺旋桨设计 93

(一)各种不同设计图谱的特点 93

(二)螺旋桨几何形状的选取 94

(三)伴流、推力减额及推进系数的确定 95

(四)螺旋桨的空泡现象及其检验方法 97

(五)螺旋桨的强度计算及桨叶厚度的分布 97

(六)螺旋桨的质量和转动惯量计算 99

(七)应用图谱设计螺旋桨及计算实例 100

四、可调螺距螺旋桨设计 107

五、螺旋桨制图 119

(一)螺旋桨制图应包括的内容 119

(二)制图方法和步骤 119

六、螺旋桨制造工艺 120

(一)螺旋桨材料的选择 120

(二)螺距板的计算和制作 120

(三)铸模造型 122

七、螺旋桨检验 123

(一)螺旋桨静平衡 123

(二)螺旋桨几何参数测量 123

第五节 操纵系统 123

一、操纵系统组成、作用和设计要求 123

二、定螺距挂桨、挂机换向机构 124

三、可调螺距挂桨、挂机桨叶调距和旋转机构 124

四、上翘和倒车机构 124

五、舵和操舵机构 125

(一)舵的设计 125

(二)操舵机构 125

第六节 船体、螺旋桨、发动机三者的配合 125

一、特性曲线 126

(一)船体阻力曲线EHP=f(Vs) 126

(二)螺旋桨特性曲线 126

(三)发动机特性曲线 126

二、定额图计算与绘制 127

第七节 照明和信号等设备 132

第三章 农田基本建设机械 133

第一节 垦荒清理机械 133

一、小灌木清理机械 133

(一)结构和工作原理 133

(二)小灌木清理机的技术性能 133

二、推树挖根机械 133

(一)结构和工作原理 133

(二)推树挖根机的挖根能力计算 134

(三)挖根齿的设计 135

三、清根机械 136

四、搂根机械 136

(一)搂根机的结构 136

(二)搂根齿的设计 137

(三)安全弹簧计算 137

第二节 农用铲运机 137

一、类型 137

二、土斗 138

(一)土斗几何容量的确定 138

(二)土斗的几何形状 138

(三)铲刀 139

三、土斗和行走轮的配置 139

(一)土斗的配置 139

(二)行走轮的配置 139

第三节 农用平地机 140

一、类型和基本参数 140

二、总体配置要求 141

三、平地铲 141

(一)工作幅宽、铲高和作业速度 141

(二)平地铲的结构和铲壁曲面 141

(三)平地铲的主要参数 141

第四节 铧式开钩筑埂机 141

一、类型 142

二、开沟筑埂犁体曲面的设计 142

(一)曲面正视图轮廓的确定 142

(二)导曲线的位置与参数 142

(三)起始元线角γ0和元线角γ沿高度的变化规律 143

三、开沟筑埂犁体的结构 143

(一)犁铧 144

(二)犁壁 144

(三)侧压板 144

(四)支承板 144

四、铧式开沟筑埂机的牵引阻力 144

五、机架和行走轮的配置 144

第五节 旋转开沟机 145

一、类型和结构 145

二、配套拖拉机功率和机组前进速度 146

三、铣抛盘 146

(一)铣抛盘的直径和圆周速度 146

(二)铣抛工作部件的类型和配置 146

(三)切刀数和进给量 147

第六节 链刀式开沟和清沟机具 147

一、链刀式开沟机的结构和类型 147

二、链刀式清沟机的类型 147

三、链刀式开沟机工作部件的设计 148

(一)切刀在链条上的配置 148

(二)工作部件基本参数的选择 149

(三)工作部件切削土壤的力 150

(四)发动机功率的确定和底盘的选择 150

(五)牵引阻力的确定与计算 151

第七节 铲抛机 152

一、带式铲抛机 152

(一)带式铲抛机的结构和原理 153

(二)抛土部件设计计算 153

二、圆盘式铲抛机 154

第八节 挖穴机 155

一、挖穴机的类型 156

二、挖穴机的工作原理 157

三、挖穴机的总体设计 158

(一)悬挂式挖穴机 158

(二)手提式挖穴机 159

四、钻头的设计 159

(一)螺旋钻头的计算 159

(二)钻头的结构设计 161

五、其他部件的设计 164

(一)悬挂装置的设计 164

(二)万向传动轴及安全装置 164

(三)变速箱 164

(四)钻头入土速度的液压调节 165

第九节 水井钻机 166

一、水井钻机的类型 166

二、冲击式钻机 166

(一)原理与结构 166

(二)冲击式钻机的钻具 166

(三)冲击式钻机的冲程和冲击频率 168

(四)冲击式钻机在钻进时所需的功率 168

(五)冲击反循环钻机 168

三、回转式钻机 168

(一)钻进方式 169

(二)泥浆钻进 169

(三)压缩空气钻进 169

(四)转盘、钻具 170

(五)回转速度 170

(六)卷扬机的提升质量和提升速度 170

(七)井架高度和天车载荷 171

(八)泥浆泵的流量和压力 172

(九)钻机的性能指标 173

(十)动力头回转式钻机 173

四、潜孔锤钻机 173

(一)潜孔锤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173

(二)回转速度和回转功率 174

(三)冲击频率、冲程与空气压力 174

(四)提升力和提升功率 174

第四章 耕地机械 175

第一节 铧式犁 175

一、农业技术要求和铧式犁类型 175

(一)农业技术要求 175

(二)铧式犁类型 175

二、总体设计 177

(一)总体参数的选择和总体配置 177

(二)犁体曲面的工作阻力 181

(三)悬挂犁的受力分析 181

(四)半悬挂犁的受力分析 187

(五)牵引犁的受力分析 187

三、犁体设计 188

(一)犁体曲面的类型 188

(二)犁体曲面测绘和性能参考曲线 190

(三)土垡几何尺寸 191

(四)用水平直元线法设计犁体曲面 191

(五)深耕犁犁体曲面 198

(六)高速犁犁体曲面 199

(七)犁体结构 200

四、其他工作部件的设计 206

(一)辅助覆盖装置 206

(二)犁刀 207

(三)平地合墒器 211

五、铧式犁的其他部件设计 211

(一)犁架 211

(二)悬挂装置和耕宽调节装置 212

(三)半悬挂架及半悬挂犁尾轮机构 213

(四)牵引犁挂接装置和起落机构 214

(五)犁轮 215

(六)安全装置 217

六、双向犁 218

(一)翻转犁 218

(二)水平旋转(摆式)双向犁 220

七、调幅犁 221

(一)犁幅宽调节的基本原理和相关要素 221

(二)调幅犁的分类 221

八、其他类型铧式犁 222

(一)偏置犁 222

(二)层耕犁 222

第二节 深松机具 223

一、深松机的分类及结构特点 223

二、全方位深松机 225

(一)全方位深松机的结构特点 225

(二)全方位深松机V型深松部件 225

(三)设计参数选择和计算 226

(四)全方位深松机参数 226

(五)全方位深松作业(地表松动)方式 226

(六)国外全方位深松机基本参数 226

三、深松铲和深松铲柄 227

(一)标准型深松铲的形式和参数 227

(二)其他形式的深松铲 228

第三节 旋耕机 228

一、卧式旋耕机的总体设计 231

(一)旋耕机与拖拉机的连接 231

(二)旋耕机与拖拉机的配置 231

(三)耕幅 231

(四)旋耕机的传动和变速 231

(五)卧式旋耕机的机架结构 234

(六)旋耕机的总体布置实例 234

二、卧式旋耕机的运动参数 235

(一)旋耕刀的运动轨迹、旋耕速比和耕层底部凸起高度 235

(二)切土节距和碎土质量 235

(三)旋耕刀有效隙角的验算 236

三、卧式旋耕机的功率消耗 237

(一)刀辊受力的近似计算 237

(二)旋耕机的功率消耗及其影响因素 237

四、旋耕机刀辊及其他零部件 238

(一)刀轴及其传动 238

(二)旋耕机刀的种类 239

(三)弯刀刀刃的设计 240

(四)弯刀的其他参数、材料和技术条件 242

(五)刀座、轴向间距和弯刀总数 243

(六)刀辊中弯刀的合理排列 244

(七)消除漏耕装置 245

(八)罩壳和拖板 245

(九)限深装置 246

(十)反转卧式旋耕机的零部件 246

五、旋耕联合作业机具 246

(一)旋耕联合整地作业机 246

(二)旋耕施肥播种联合作业机 248

(三)用于保护性耕作的旋耕机具和旋耕防堵装置 249

第四节 圆盘犁与驱动圆盘犁 249

一、圆盘犁的分类 249

二、凹面圆盘 249

三、圆盘犁的基本结构及参数 251

(一)圆盘犁的基本结构 251

(二)圆盘犁基本参数的选定 251

(三)国内、外圆盘犁主要参数 251

四、驱动圆盘犁 252

(一)驱动圆盘犁基本参数的确定 252

(二)驱动圆盘犁主要零部件的技术要求 253

(三)驱动圆盘犁部分产品基本参数 253

第五节 耕耙犁 254

一、机具类型 254

二、分组立式耕耙犁 254

(一)犁体与刀辊的配置及其参数的选择 254

(二)分组立式耕耙犁总体配置 256

(三)传动部件选择 257

(四)工作部件设计 257

三、其他型式耕耙犁 258

(一)整组侧置卧式耕耙犁 258

(二)手扶拖拉机配套耕耙犁 259

第五章 整地机械 261

第一节 圆盘耙 261

一、圆盘耙类型和构造 261

二、圆盘耙的受力分析和总体设计 263

(一)耙组工作阻力 263

(二)圆盘耙在水平面内的平衡 264

(三)圆盘耙在垂直面内的平衡 264

(四)圆盘耙的总体配置 264

三、耙组设计 265

(一)耙片 272

(二)轴承 274

(三)间管与方轴 275

(四)耙组横梁和刮泥板 275

(五)耙架 276

(六)挂接销轴 276

(七)运输轮 276

(八)液压油缸 276

第二节 驱动型整地机械 276

一、动力耙 276

(一)往复动力耙 277

(二)水平旋转动力(转齿)耙 277

(三)垂直旋转动力耙 279

二、水田驱动耙 279

(一)总体设计 280

(二)耙滚(辊) 281

(三)耥板 283

三、水田灭茬整地机具 283

(一)水田碎土搅浆平地机 283

(二)水稻高留茬还田整地机 284

第三节 水田耙 285

一、总体配置 285

(一)产品与工作部件的结构 285

(二)工作幅宽的确定 285

(三)耙组偏角的确定 285

二、主要工作部件 286

(一)星形耙组 286

(二)缺口圆盘耙组 289

(三)轧滚 289

第四节 其他整地机械 290

一、钉齿耙 290

二、镇压器 291

(一)镇压器主要参数的确定 291

(二)镇压器的类型及结构 292

三、联合整地机 293

(一)联合整地机的结构特点 293

(二)联合整地机部分产品的基本参数 293

第五节 秸秆、根茬粉碎还田机 294

一、秸秆粉碎还田机 294

(一)机械化粉碎秸秆的农业技术要求 294

(二)秸秆粉碎还田机分类 295

(三)卧式秸秆粉碎还田机的结构及技术要求 295

(四)秸秆粉碎还田机的设计与计算 296

(五)粉碎刀的合理排列密度及排列方式 296

(六)秸秆粉碎还田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297

二、根茬粉碎还田机 297

(一)根茬粉碎还田机结构特点 297

(二)根茬粉碎还田机技术要求 297

(三)根茬粉碎还田机的设计 298

(四)秸秆及根茬粉碎还田机主要技术参数 299

第六章 播种机械 300

第一节 概述 300

一、播种机的功能及分类 300

二、谷物条播机 300

(一)谷物条播机的结构 300

(二)常用的谷物条播机 300

三、精密播种机 303

(一)精密播种机的结构 303

(二)常用的精密播种机 303

四、旋耕播种机 309

五、铺膜播种机 310

六、免耕播种机 314

七、小区播种机 317

(一)小区条播机 317

(二)小区精密播种机 318

八、撒播机 319

(一)撒播机的结构 319

(二)排种机构 319

(三)航空播种 319

九、有关播种的农业技术要求及国内外播种机的主要技术参数表 320

第二节 谷物条播排种器 325

一、谷物条播排种器的类型与要求 325

(一)类型 325

(二)谷物排种器的设计要求 326

二、外槽轮排种器 326

(一)外槽轮排种器的排种过程 326

(二)外槽轮排种器的结构型式 326

(三)外槽轮排种器的排量计算 327

(四)外槽轮排种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329

(五)几种常用的移动式外槽轮排种器 330

(六)播种量的计算 334

(七)打滑率 335

三、内槽轮排种器 335

四、滚齿式排种器 337

五、摆杆式排种器 337

(一)摆杆式排种器主要参数的确定 337

(二)摆杆式排种器排种量的计算 339

六、纹盘式排种器 339

(一)工作原理 339

(二)主要结构参数的确定 340

(三)排种量的计算 341

七、离心式排种器 342

(一)工作过程 342

(二)结构参数的确定 342

第三节 精密播种排种器 343

一、水平圆盘式排种器 343

(一)排种盘 347

(二)刮种器 348

(三)推种器(击种器) 348

(四)棉籽排种器 348

(五)改善型孔充填性能的途径 349

二、锥盘式小麦精密排种器 349

(一)锥面型孔盘 349

(二)限量刮种器 350

(三)柱塞式投种器 351

三、窝眼轮式排种器 351

(一)窝眼轮 352

(二)刮种器 353

(三)护种板 353

(四)推种器(投种器) 353

(五)XGJP型垂直型孔轮式排种器 353

四、带式排种器 354

(一)排种带与托板 354

(二)种子流挡板 355

(三)驱动轮与清种轮 355

五、气吸式排种器 355

(一)吸室 357

(二)排种盘 358

(三)种子搅拌装置 358

(四)排种盘密封圈 358

(五)刮种器及其调节机构 359

(六)导种叶轮 360

(七)双气室气吸式排种器 360

六、气压式排种器 360

(一)排种滚筒 360

(二)清种机构 361

(三)卸种轮 361

(四)接种支管 362

七、气吹式排种器 362

(一)排种器体 362

(二)排种轮 362

(三)气嘴 363

(四)推种片 363

八、气力轮式排种器 363

(一)工作原理 363

(二)推种轮 364

(三)型孔参数的确定 364

九、内侧充种垂直圆盘排种器 364

(一)结构 364

(二)工作原理 364

(三)排种器主要参数的确定 365

十、勺轮式排种器 366

(一)倾斜勺轮排种器 366

(二)垂直勺轮式排种器 368

第四节 排肥器 369

一、水平星轮式排肥器 372

(一)排肥星轮 372

(二)排肥能力计算 372

二、摆抖式排肥器 373

第五节 开沟器及其起落机构 373

一、开沟器的结构类型 373

二、开沟器适用行距与前后列距离 375

三、锄铲式开沟器 375

四、宽幅翼铲式开沟器 375

五、箭铲式开沟器 375

六、芯铧式开沟器 377

七、滑刀式开沟器 378

八、双圆盘式开沟器 378

九、单圆盘式开沟器 380

十、种肥分施开沟器 381

十一、开沟器的深度控制 382

十二、开沟器的防堵装置 382

十三、免耕播种机的土壤工作部件 382

(一)免耕播种机的开沟器单组 382

(二)破茬开沟器 383

(三)免耕播种机开沟器的分草装置 384

十四、开沟器的起落机构 384

(一)手杆式起落机构 384

(二)机械自动式起落机构 384

(三)液压自动式起落机构 385

(四)机架整体升降机构 385

第六节 输种管、覆土器、镇压轮及筑埂器 386

一、输种管 386

(一)输种管的类型 386

(二)输种管的主要参数 386

(三)金属卷片管 387

(四)螺旋骨架塑料管 387

(五)橡胶波纹管 387

二、覆土器 387

(一)谷物条播机上覆土器类型 387

(二)中耕作物播种机上覆土器类型 387

三、镇压轮 388

(一)镇压轮的结构类型和特点 389

(二)镇压轮直径的确定 390

(三)农用镇压轮和仿形限深轮规格尺寸 390

四、筑埂器 392

(一)筑埂器的结构类型 392

(二)筑埂器的主要参数 393

第七节 其他工作部件和机构 393

一、种子、肥料箱 393

(一)对种子、肥料箱的要求 393

(二)种子、肥料箱容量计算 393

(三)结构特点 393

二、传动机构 394

(一)整体传动 394

(二)分组传动 394

(三)变速机构 394

(四)离合器 396

三、仿形机构 397

(一)结构类型 397

(二)主要参数 399

(三)仿形调节机构 399

四、划行器 400

(一)划行器臂长的确定 400

(二)划行器的起落机构 400

五、播种机机架材料 402

六、播种机用风机 402

七、播种机的监测装置 403

(一)播种面积计数器 403

(二)种面高度指示器 403

(三)加种报警装置 404

(四)机械式故障报警器 404

(五)机电式播种监视器 404

(六)电子式播种监视器 404

第八节 播种机的联结器和运输装置 407

一、联结器 407

(一)联结接器的要求 407

(二)联结器的种类 407

(三)半悬挂联结器 407

(四)牵引式联结器 408

(五)专用牵引式联结器 412

二、运输装置 412

(一)通用农具运输车 412

(二)横向运输 412

(三)折叠式播种机 413

(四)专用联结器 413

第九节 总体设计与配置 413

一、结构型式 413

二、总体参数 414

(一)作业速度 414

(二)工作幅宽 414

三、总体配置 414

第七章 水稻种植机械 416

第一节 规范化育秧设备 416

一、概述 416

(一)几种规范化毯状秧苗育秧方法 417

(二)典型育秧方式的工艺流程 417

(三)机插秧壮秧指标 417

(四)育秧盘播种机作业质量指标 418

二、种子处理设备 418

(一)种子处理工艺流程 418

(二)选种浸种设备 419

三、苗床准备机具 424

(一)秧盘 424

(二)床土的配制及处理设备 426

四、播种设备 430

(一)播种的技术要求 430

(二)播种机的类型 430

(三)播种机的设计 431

(四)设计计算方法 433

五、出芽室 433

(一)出芽的技术要求 433

(二)出芽室的类型 434

(三)出芽室的设计 434

六、绿化与炼苗设备 435

(一)绿化与炼苗的技术要求 435

(二)绿化与炼苗的设备设计 435

七、总体设计 436

(一)总体设计原则 436

(二)工厂化育秧场地布局 436

(三)工厂化育秧设备配置 438

第二节 插秧机械 438

一、概述 438

(一)人力插秧机的基本结构 438

(二)机动插秧机的基本结构 439

(三)水稻插秧机的基本设计要求 441

二、分插秧机构的设计 442

(一)分插秧原理、设计要求和设计步骤内容 442

(二)秧爪的运动轨迹和分插机构的特点及类型 444

(三)分插机构的设计 447

三、秧盘(箱)、送秧机构和移盘(箱)机构的设计 467

(一)秧盘(箱)设计 467

(二)送秧机构设计 472

(三)移盘(箱)机构设计 478

四、牵引机头(底盘)的设计 490

(一)独轮驱动乘坐式机头的设计 491

(二)四轮驱动乘坐式插秧机机头的设计 496

五、水稻插秧机的总体设计 501

(一)机动插秧机的总体配置 501

(二)传动系统的设计 503

(三)各机构的动作和运动时间的配合 508

(四)全机的质心位置配置和稳定性分析 508

(五)全机的总体受力分析 511

(六)机动插秧机的动力配备估计 514

(七)悬挂机构及插深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514

第三节 水稻直播机 516

一、概述 516

(一)水稻直播机的类型 516

(二)人力水稻直播机的基本结构 516

(三)机动水稻直播机的基本结构 520

二、直播水稻种子加工处理 522

(一)概述 522

(二)主要精选分级设备 523

三、播前准备 536

(一)晒种 536

(二)发芽试验 536

(三)水选种 536

(四)消毒浸种 536

(五)催芽 536

(六)施基肥 536

(七)精细整地 536

(八)播种量的确定 537

四、排种器的类型、结构原理 537

(一)排种器的类型 537

(二)外槽轮式排种器 537

(三)窝眼式排种器 539

(四)带式排种器 540

(五)振动气流式排种器 541

(六)间歇式水平圆盘排种器 542

(七)内充式排种器 544

(八)往复式排种器 545

五、水稻直播机底盘与工作部件的配置 545

(一)机动水稻直播机的行走底盘 545

(二)底盘与播种工作部分的配置 548

(三)水稻直播机工作部件的支承 549

六、其他直播方式 549

(一)种子垫直播 549

(二)铁粉包衣稻种水直播 550

第八章 中耕施肥机械 551

第一节 概述 551

一、中耕机械的用途 551

二、作物行间机械中耕施肥的经济效益 551

三、对中耕机的农艺及技术要求 551

(一)对土壤工作部件性能的要求 551

(二)对土壤工作部件的调整、安装与通过间隙的要求 551

(三)对护苗带的要求 551

(四)对中耕机的技术要求 551

四、土壤中耕的工艺原理 551

第二节 中耕施肥机械的类型 552

一、机力中耕(追肥)机 553

(一)全幅中耕机 553

(二)行间中耕追肥机 555

二、间苗机 560

(一)定距式分簇间苗机和苗间除草器 560

(二)选择式间苗机 561

三、专用中耕机 562

(一)林木中耕机 562

(二)果园中耕追肥机 563

四、特种除草机械 564

(一)化学药剂除草装置 564

(二)火焰除草器 564

五、动力水稻中耕机 565

(一)手扶(拖动)式动力水稻中耕机 565

(二)驱动式动力水稻中耕机 565

(三)综合式动力水稻中耕机 565

(四)往复钉齿式水稻中耕机 565

(五)立旋式水稻中耕机 565

六、施肥机械 565

(一)施肥机械的分类与农业技术要求 565

(二)化肥撒施机 566

(三)厩肥撒施机 566

(四)液态化肥施肥机 567

(五)水田粒肥深施机 567

第三节 中耕机土壤工作部件的类型和设计 568

一、工作部件的类型 568

二、铲柄的类型和设计 570

三、国内外中耕机工作部件的基本类型和参数 570

(一)中耕机工作部件的国际标准(ISO) 570

(二)国外常用的中耕机工作部件类型和基本尺寸 571

(三)我国中耕机土壤工作部件标准(JB/T6272摘要) 579

(四)水稻中耕机的主要工作部件及参数 583

四、土壤工作部件的设计 585

(一)铲式工作部件的主要参数 585

(二)双翼平铲的设计 586

(三)双翼通用铲的设计 587

(四)单翼铲的设计 588

(五)开沟培土器工作面的设计 590

(六)螺旋式培土器的设计 592

(七)杆式工作部件的运动特性 592

五、旋转锄轮的运动特性 593

六、驱动旋转式中耕机的工作部件 593

(一)旋耕刀 593

(二)工作部件的传动方式 593

(三)消除传动箱下部土壤漏耕的机构 594

第四节 中耕机的通用机构 596

一、机架及行走系统 596

二、工作部件的固定装置 596

(一)刚性固定安装法 596

(二)铰接式固定安装法 596

三、工作部件的安全装置 598

四、工作部件的起落机构和耕深调节机构 599

(一)手动式起落机构 599

(二)自动式起落机构 599

(三)液压式自动起落机构 600

五、工作部件安装角的调节 600

六、操向机构 600

(一)杠杆式操向机构 601

(二)踏板式操向机构 601

(三)舵盘式操向机构 601

七、土壤工作部件组 602

八、护苗器 603

第五节 旱田中耕机械的总体设计 603

一、整机工作幅宽的选择及工作部件的配置 603

(一)工作幅宽的选择 603

(二)工作部件的配置及参数选择 604

二、中耕机的受力分析及零部件强度计算 605

(一)耕作时作用在中耕机上的外力 605

(二)中耕机牵引架及机架的计算 606

(三)起落机构的计算 609

(四)锄梁系统的计算 612

(五)安全装置的计算 614

三、旱田中耕追肥机技术条件(JB/T8576摘要) 614

(一)性能指标 614

(二)可靠性 614

(三)主要部件技术要求 614

(四)总装技术要求 615

第六节 中耕机及其土壤工作部件的运动稳定性 615

一、牵引式中耕机的运动稳定性 615

二、悬挂式中耕机工作部件的运动稳定性 618

三、中耕机在垂直平面内工作部件的运动稳定性 619

四、中耕机旋转工作部件的运动稳定性 623

第七节 固态化肥施肥装置 625

一、排肥器的基本类型 625

二、固态化肥排肥器的结构特点及基本工作原理 625

(一)结构特点 625

(二)基本组成元件 625

(三)基本工作原理 628

三、排肥器主要参数的确定及计算 628

(一)肥箱体积的确定 628

(二)施肥量的计算 628

(三)排肥能力的计算 628

(四)转盘式排肥器转盘的极限转速 630

(五)振动式排肥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630

四、输肥管 631

五、化肥的物理机械特性 631

第八节 旱田中耕追肥机试验方法(JB/T7864摘要) 632

一、适用范围 632

二、试验条件与准备 632

(一)试验样机 632

(二)试验用肥料的物理机械特性测定 632

(三)试验地特征调查 632

(四)试验地规划 632

三、性能试验 632

(一)静态试验 632

(二)动态试验 633

(三)田间性能试验 633

四、生产试验 633

五、机具或机组的重心位置测定方法 634

第九章 植物保护机械 635

第一节 概述 635

一、植物保护机械的作用 635

二、植物保护机械的分类 635

(一)按所用的动力分类 635

(二)按照施用化学药剂的方法分类 635

三、植保机械的技术要求 635

第二节 植保机械的总体设计 635

一、植保机械型式的确定 635

(一)植保机械选型的主要依据 635

(二)各类植保机械的主要形式与特点 636

二、植保机械整机参数的确定 637

(一)施药量及雾滴、粉粒尺寸 637

(二)生产率的估算 638

(三)作业幅宽及射程 639

(四)药箱容积 639

(五)机具质量 639

(六)振动与噪声 640

(七)功率分配 640

(八)通过性能 640

第三节 喷头 640

一、雾化装置及喷射部件 640

(一)液力雾化装置 640

(二)气力雾化装置 650

(三)离心雾化装置 651

(四)静电喷雾装置 653

(五)自动对靶喷雾装置 654

(六)喷洒装置及喷头的配置 655

二、喷粉喷头 656

(一)喷粉喷头的类型和特点 657

(二)影响喷粉质量的因素 657

第四节 风机 659

一、风机的分类与特性 659

(一)风机的分类 659

(二)风机的相似条件及相似性能换算基本公式 660

(三)风机的性能计算 661

(四)风机的性能曲线 661

二、离心式风机 661

(一)叶轮结构及参数 661

(二)叶轮设计常用公式 661

(三)叶轮的设计计算 665

(四)选型设计法 666

(五)变型设计法 667

(六)高压通风机计算的修正方法 667

(七)叶轮主要零部件强度计算 668

(八)叶片形状画法 668

(九)机壳 670

三、轴流风机的设计 672

(一)叶轮 673

(二)叶轮叶片的强度和振动核算 678

(三)定子 679

(四)植保机械用轴流风机的设计特点 680

(五)设计举例 680

第五节 液泵 682

一、喷雾机用离心泵的设计 682

(一)水力计算法 683

(二)相似设计法 690

(三)改型设计法 690

(四)高压离心泵 691

二、活塞泵设计 692

(一)活塞泵主要结构参数的选择和计算 692

(二)活塞泵主要性能参数的计算 693

(三)活塞泵的工作脉动 693

三、隔膜泵 694

四、射流泵 695

(一)射流泵的计算 696

(二)射流泵主要零件的结构型式 697

第六节 阀、空气室和雾量调节装置 698

一、液泵进、出水阀的设计计算 698

二、调压阀设计计算法 700

三、空气室计算 701

四、雾量调节装置 702

(一)调节孔装置 702

(二)计量泵装置 702

(三)随动调节装置 702

第七节 药液搅拌装置、药箱和排粉装置 703

一、药液搅拌装置 703

(一)机械式搅拌装置的计算 703

(二)液力搅拌装置的计算 704

二、药箱 705

(一)药液箱结构形式及设计要点 705

(二)药粉箱设计要点 706

三、药粉箱搅拌器与输粉器 707

(一)机械式搅拌器与输粉器 707

(二)气力式输粉装置 707

四、过滤装置 708

五、喷头防滴漏装置 708

六、喷杆及悬挂架 709

(一)喷杆调节、叠展机构设计要点 709

(二)喷杆稳定机构 710

(三)喷杆安全机构 710

第八节 黑光诱虫灯 711

一、黑光灯管 711

二、电源设备 711

三、捕杀装置 712

四、黑光灯的光控、风控和雨控装置 712

第九节 防腐材料和防腐处理 713

第十章 喷灌与微灌设备 714

第一节 喷头 714

一、喷头的水力性能指标 714

(一)喷灌强度ρ 714

(二)喷灌均匀度 715

(三)水滴打击动能 717

二、喷头的分类及其结构 718

(一)喷头的分类 718

(二)喷头的结构 720

三、喷头的总体设计 720

(一)喷头水力参数的确定 720

(二)喷头的流道设计 732

(三)对喷头旋转速度的要求 733

(四)喷头的轴封结构 733

(五)喷头的旋转驱动和换向部件 735

(六)散射式及多孔管式喷头 740

第二节 喷灌用管道及附属设备 742

一、喷灌用管道 742

(一)固定管道的性能 743

(二)喷灌用移动管道 743

二、管道的壁厚及水力计算 746

(一)壁厚δ的计算 746

(二)沿程水头损失Hf值的计算 746

(三)局部损失计算 747

(四)末级工作管多喷头同时工作时,各喷头的压力Pi和流量qi的计算 747

(五)末级工作支管(多孔管)的管首压力和入管总流量的计算 747

(六)整个管网首部压力和流量的计算 748

三、附属设备 748

(一)连接件 748

(二)控制阀 748

(三)安全防护设备 749

(四)管道设备符号 749

第三节 喷灌用泵 750

一、喷灌用泵的种类及其使用要求 750

(一)喷灌用泵的种类 750

(二)喷灌对泵的要求 750

二、喷灌泵的设计特点及设计参数 751

(一)喷灌泵的设计特点 751

(二)喷灌泵设计参数的确定 751

三、喷灌自吸泵的结构 755

(一)喷灌自吸泵的结构形式 755

(二)影响自吸性能的因素 755

四、对喷灌泵的评价条件 756

第四节 喷灌系统 756

一、喷灌系统的类型 757

(一)管道式喷灌系统 757

(二)机组式喷灌系统 758

二、喷灌系统设计的方法 758

(一)喷灌系统的总体规划 758

(二)管网设计 758

三、田间管网的设计步骤 759

(一)选择喷头并确定喷头组合形式 759

(二)管网布置并确定喷头轮灌制度 759

(三)水力计算求管网内各级管径及管网首部流量和压力 760

四、骨干管网的设计步骤 760

(一)布置给水栓 760

(二)管网布置 760

(三)按随机用水推算管网流量 761

(四)求管网各管段的经济管径 762

(五)按造价的矢量和修正管线长度 765

(六)修正后的管径还需标准化 765

(七)绘制管网水力计算成果图 765

(八)动态规划法求管网的经济管径 766

第五节 喷灌机 767

一、喷灌机选型及其性能的评定 767

(一)喷灌机选型的原则 767

(二)喷灌机使用性能的评定 767

二、单喷头喷灌机 768

(一)单喷头喷灌机的设计任务 768

(二)单喷头喷灌机的形式 768

(三)单喷头喷灌机工作点的确定 769

(四)单喷头喷灌机的启动引水装置 770

(五)单喷头喷灌机的组装设计 772

三、绞盘式喷灌机 772

(一)绞盘式喷灌机的分类 772

(二)绞盘式喷灌机的特点 773

(三)绞盘式喷灌机的总体设计 773

(四)绞盘式喷灌机的传动系统设计 775

四、多喷头喷灌机 777

(一)多喷头喷灌机的形式 777

(二)多喷头喷灌机的配套设计 778

五、滚移式喷灌机的结构设计 780

(一)管子的连接及管子轮子的连接 780

(二)管子与喷头的连接 781

(三)驱动机构 781

六、时针式喷灌机的结构及控制设计 781

(一)整体结构设计 781

(二)架立结构设计 781

(三)驱动结构 783

(四)电路控制系统 785

七、平移式喷灌机的结构及控制设计 787

(一)平移式喷灌机的特殊结构 787

(二)平移式喷灌机的控制设计 787

第六节 微灌灌水器 790

一、灌水器的分类及基本要求 790

(一)灌水器的分类 790

(二)对灌水器的基本要求 791

(三)灌水器结构参数与水力性能参数 791

二、滴头 792

(一)长流道滴头 792

(二)孔口(或管嘴)式滴头 795

(三)压力补偿式滴头 795

(四)涡流滴头 796

三、滴灌管(带) 796

(一)双壁管滴灌带 796

(二)边隙式滴灌带 797

(三)内镶式滴灌管 797

(四)贴片式滴灌带 797

四、微喷头 799

(一)雾化微喷头 799

(二)单支架微喷头 799

(三)双支架微喷头 800

(四)离心式微喷头 800

第七节 微灌水质处理设备 800

一、筛网过滤器 801

(一)筛网过滤器型式与分类 801

(二)筛网过滤器设计 801

二、旋流水沙分离器 802

(一)旋流水沙分离器的构造 802

(二)水力分离能力计算 802

(三)水力旋流器分离粒度估算 802

(四)水力旋流器结构设计 803

三、叠片式过滤器 803

(一)叠片式过滤器构造 803

(二)设计参数选择 803

(三)结构设计 804

四、沙过滤器 804

(一)沙过滤器的构造 805

(二)水力设计参数确定 805

(三)沙过滤器罐体结构设计 805

(四)集水头(滤帽)数量计算 806

(五)过滤介质选择 806

第八节 微灌施肥(药)装置 806

一、施肥装置分类 806

(一)开敞式肥料罐自压施肥装置 806

(二)压差式施肥罐 806

(三)文丘里注入器 807

(四)注射泵 807

二、水力驱动活塞施肥泵 808

(一)水力驱动活塞施肥泵构造 808

(二)工作原理 808

(三)主要设计参数计算 808

第九节 微灌控制、量测与保护装置 808

一、进排气阀 809

二、压力流量调节器 809

三、二位三通阀 809

(一)活塞式二位三通阀 809

(二)隔膜式二位三通阀 810

第十节 微灌管道及连接件 810

一、对微灌用管与连接件的基本要求 810

二、微灌管道的种类 810

(一)聚乙烯管(PE管) 810

(二)聚氯乙烯管(PVC管) 810

三、微灌管道连接件的种类 811

(一)接头 811

(二)三通 811

(三)弯头 811

(四)堵头 811

(五)旁通 811

(六)密封紧固件 811

四、微灌管道与连接件的标准与规格 811

(一)按英制标准制造管材、管件的规格 811

(二)按公制标准制造管材、管件的规格 812

第十一节 微灌系统规划与设计 814

一、微灌系统规划布置 814

(一)微灌系统的类型 814

(二)根据地形和水源位置合理布置管道系统 814

二、微灌灌溉制度的确定 814

(一)设计灌水定额 814

(二)设计灌水周期 815

(三)一次灌水延续时间 816

(四)灌水地段内轮灌区数目的确定 816

三、微灌系统控制灌溉面积大小的确定 816

(一)一条毛管的输水流量和控制面积大小的计算 816

(二)微灌系统控制灌溉面积大小的计算 816

四、微灌系统中的管道设计 816

(一)毛管设计 816

(二)毛管水力计算基本公式及计算用诺谟图 817

(三)支管设计 818

(四)微灌干管的设计 819

第十一章 潜水电泵 820

第一节 潜水电泵技术概述 820

一、井用潜水电泵、小型潜水电泵、污水污物潜水电泵技术概况 820

二、潜水电泵的分类 821

(一)根据潜水电动机的结构特点分类 821

(二)按用途分类 821

(三)按水泵与电机配制位置分类 821

(四)按水泵叶轮形式分类 821

三、叶片泵的类型及工作原理 821

四、潜水泵的基本参数、性能曲线和装置特性曲线 822

(一)水泵的性能参数 822

(二)潜水泵的性能曲线 824

(三)泵装置特性曲线 825

五、潜水电泵的型号及性能参数 829

(一)小型潜水电泵的形式、型号和性能参数 829

(二)污水污物潜水电泵的形式、型号及性能参数 831

(三)井用潜水电泵的形式、型号和性能参数 832

第二节 潜水泵叶轮水力设计 833

一、泵主要设计参数的确定 833

(一)提供设计的数据和要求 833

(二)泵转速的确定 833

(三)估算泵的效率 834

(四)比转速ns 834

(五)轴功率和原动机功率 836

二、泵轴径和叶轮轮毂直径的初步计算 836

(一)轴径和轮毂直径 836

(二)泵的进出口直径 836

三、叶轮主要尺寸的确定 837

(一)相似换算法 837

(二)速度系数法 839

(三)其他叶轮尺寸的确定 841

四、叶片绘型 844

(一)叶轮轴面投影图的绘制 844

(二)叶片绘型 845

第三节 潜水泵压水室的水力设计 848

一、空间导流壳的水力设计 848

(一)导流壳的作用 848

(二)空间导流壳的设计程序 848

(三)叶片绘型 849

二、导叶式压水室的水力设计 851

(一)导叶的结构形式及分类 851

(二)井用泵导叶的设计与计算 851

(三)正、反导叶绘型 853

第四节 特殊设计方法和泵性能的改善 854

一、无过载泵的设计方法 854

(一)离心泵过载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855

(二)离心泵无过载设计的原理 855

(三)离心泵无过载设计的方法 856

(四)叶片绘型 857

二、泵性能曲线消除驼峰现象 857

(一)提高关死点扬程 857

(二)增加流量Q—扬程H曲线的斜率 857

(三)减小小流量区域的水力损失 857

三、井用潜水泵的轴向力 858

(一)产生轴向力的原因及计算方法 858

(二)井用泵平衡轴向力的方法 858

四、提高泵效率的措施 860

五、水井基础知识 860

(一)水井的种类 860

(二)井的井口、水位、水深和泵的下井深度 861

(三)井的涌水量 861

第五节 潜水异步电动机 861

一、潜水电动机的基本知识 861

(一)电动机的运行原理 861

(二)异步电动机的特殊本质 862

二、潜水电动机性能参数和性能曲线 862

(一)潜水电动机的分类 862

(二)潜水电动机的性能参数 862

(三)电动机工作特性曲线 864

三、井用潜水电动机主要尺寸的确定及与额定功率、转速的关系 864

(一)井用潜水电动机主要尺寸的确定 864

(二)Dil、Lδ、P2、转速n1以及所选择的电磁负荷的关系 865

四、电磁负荷的选择 865

(一)电磁负荷的选择 866

(二)电磁负荷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866

五、异步电动机的损耗和计算 867

(一)铜(铝)损耗 867

(二)铁损耗 867

(三)机械损耗 868

(四)杂散损耗 868

(五)电动机输出功率 868

六、电动机试验和性能分析 868

(一)空载试验和性能分析 869

(二)短路试验(堵转试验)和性能分析 869

(三)电动机运行或型式试验时常见问题 871

(四)气隙δ、绕组线径d、线圈匝数Zφl与电机性能的关系 872

七、潜水电泵电缆的配带 872

(一)配带电缆选用原则 872

(二)电缆的连续负载允许载流量 873

(三)按线路压降5%选用电缆 873

第十二章 谷物收获机械 877

第一节 谷物收获机械概述 877

一、谷物收获方法和农业技术要求 877

(一)谷物收获方法 877

(二)谷物收获的农业技术要求 877

二、收割机 878

(一)卧式割台收割机 878

(二)立式割台收割机 878

三、脱粒机 880

(一)全喂入式脱粒机 880

(二)半喂入式脱粒机 881

四、联合收割机 881

(一)联合收割机的特点 881

(二)联合收割机的分类 881

(三)全喂入式小麦联合收割机 886

(四)全喂入式稻麦联合收割机 886

(五)半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 887

(六)割前脱粒联合收割机 888

第二节 收割台 890

一、卧式割台 890

(一)类型和构造 890

(二)分禾装置 890

(三)割台输送装置 891

二、立式割台 897

(一)类型和结构 897

(二)齿带式输送器 898

(三)分禾装置 899

三、扶指式割台 900

(一)类型和结构 900

(二)横向输送链 900

四、联合收割机收割台的升降仿形装置和挂接结构 901

(一)收割台的升降仿形装置 901

(二)收割台的挂接结构 902

第三节 拨禾、扶禾装置 902

一、拨禾轮 902

(一)拨禾轮的种类 902

(二)拨禾轮的运动轨迹、线速度和拨禾速比 903

(三)拨禾轮的各项参数 905

二、拨禾星轮及拨禾指轮 906

(一)类型与结构 906

(二)传动方式 907

三、扶禾器 908

(一)扶禾器的类型和结构 909

(二)扶禾拨指的运动轨迹 909

(三)扶禾方程 910

(四)扶禾器的主要参数 910

四、前伸式扶禾器 912

第四节 切割装置 912

一、往复式切割装置类型和构造 912

二、切割原理 913

三、切割器零件 913

四、割刀运动分析和切割速度 916

五、切割图、进距和动刀片刃口的负荷 917

六、切割器的驱动机构 917

七、往复式切割器的惯性力及其平衡 919

八、切割器需用功率 920

第五节 中间输送装置 920

一、链耙式输送器 920

(一)链耙和从动滚筒 920

(二)输送槽 921

二、带耙式输送器 921

三、转轮式输送器 922

四、夹持式输送器 923

(一)特种夹持链 924

(二)普通夹持链 926

(三)夹持链输送速度 926

第六节 脱粒装置 927

一、纹杆滚筒式脱粒装置 928

(一)结构与脱粒过程 928

(二)结构设计 929

(三)脱粒间隙调整机构 932

(四)生产率与所需功率 933

二、钉齿滚筒式脱粒装置 933

(一)结构设计 934

(二)生产率与需用功率 937

三、双滚筒式脱粒装置 937

(一)结构形式与配置 937

(二)脱粒速度与间隙 938

(三)生产率与需用功率 938

四、轴流滚筒式脱粒装置 938

(一)结构设计 939

(二)需用功率 942

五、叶轮式脱粒装置 942

六、半喂入型脱粒装置 943

(一)手持式脱粒装置 944

(二)夹持式脱粒装置 945

七、滚筒旋转的均匀性与转动惯量 951

八、滚筒的平衡 953

第七节 分离装置 953

一、键式分离装置(键式逐稿器) 953

(一)结构与类型 953

(二)结构尺寸与运动参数 954

(三)生产率和功率消耗 956

(四)辅助分离机构 956

二、平台式分离装置(平台式逐稿器) 957

(一)构造、种类与工作过程 957

(二)结构尺寸与运动参数 958

(三)生产率 958

三、分离轮式分离装置 959

(一)构造与工作过程 959

(二)结构尺寸与运动参数 959

(三)生产率 959

第八节 清选装置 960

一、气流清选原理 960

二、风扇式清选装置 960

(一)类型 960

(二)风扇和风道的结构 961

三、风扇筛子式清选装置 963

(一)构造与工作原理 963

(二)风扇与筛子的配置 965

(三)清选筛主要参数的确定 966

(四)清选筛尺寸和需用功率 966

四、气流清选筒式清选装置 968

(一)构造和工作原理 968

(二)清选筒的结构尺寸和参数 969

第九节 籽粒和杂余输送装置 970

一、螺旋输送器 970

二、刮板式输送器 971

三、扬谷器 972

第十节 联合收割机底盘 972

一、行走无级变速器 972

二、驱动轮桥 973

(一)离合器 973

(二)变速箱和中央传动 973

(三)差速器 975

(四)制动器 975

(五)最终传动 976

三、转向轮桥和转向操纵机构 976

四、行走装置 977

(一)轮式行走装置 977

(二)半履带式行走装置 977

(三)全履带式行走装置 978

第十一节 其他工作装置 980

一、复脱装置 980

二、集粮、卸粮装置 980

(一)卸粮台 980

(二)粮箱 981

三、集糠装置 982

四、排草、集草和切草装置 982

(一)草箱集堆 982

(二)直接抛撒 983

(三)切碎抛撒 983

五、捡拾器 983

六、大豆割台 984

(一)大豆低割装置 984

(二)挠性割台 985

(三)对行割台 986

第十二节 收割机和脱粒机的总体设计 986

一、收割机的总体设计 986

(一)收割机的生产率、割幅、作业速度 986

(二)需用功率与动力机的选择 987

(三)总体配置、平衡和稳定性 987

二、脱粒机的总体设计 988

(一)设计要求 988

(二)各工作部件的配置 988

(三)需用功率 991

第十三节 联合收割机的总体设计 991

一、联合收割机基本参数的确定 991

(一)割幅 991

(二)作业速度 992

(三)生产率 992

二、整机需用功率和发动机的选择 992

(一)整机需用功率 992

(二)发动机的选择 992

三、总体配置 993

(一)自走式联合收割机的总体配置 993

(二)全悬挂式联合收割机的总体配置 998

四、传动装置的设计 999

(一)特点和要求 999

(二)常用传动工作部件 999

(三)联合收割机传动系统示例 1002

五、滚压系统 1005

(一)操纵系统 1005

(二)转向系统 1006

(三)驱动系统 1007

六、联合收割机的监视装置 1008

(一)开关信号报警装置 1008

(二)转速监视装置 1008

(三)谷粒损失监视装置 1009

(四)切草监视器 1010

七、联合收割机的自动调节装置 1010

(一)喂入量的自动调节 1010

(二)割茬高度自动调节 1012

(三)自动操向装置 1012

(四)自动调平装置 1012

八、联合收割机的测量装置 1013

第十四节 玉米收获机械 1014

一、类型和构造 1014

(一)收获籽粒玉米的方法和机具 1014

(二)玉米摘穗剥皮机 1014

(三)玉米摘穗机 1016

(四)玉米摘穗台 1016

(五)玉米剥皮机 1017

(六)玉米脱粒机 1017

二、玉米摘穗装置 1017

(一)类型和结构 1017

(二)摘穗辊 1018

(三)拉茎辊 1020

三、玉米剥皮装置 1020

(一)剥皮辊 1020

(二)压送器 1021

四、玉米脱粒装置 1022

(一)类型和结构 1022

(二)滚筒的主要参数 1022

(三)凹板的主要参数 1023

(四)滚筒与凹板的工作间隙 1023

五、其他工作装置 1023

(一)卧辊式玉米摘穗剥皮机的纵向输送装置 1023

(二)立辊式玉米摘穗剥皮机的纵向输送装置 1023

(三)茎秆切割装置 1024

(四)茎秆处理装置 1024

六、4YZ-4型玉米收获机 1026

第十三章 棉花收获机械 1029

第一节 概述 1029

一、棉花收获机械化试验研究概况 1029

二、采棉机械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1029

三、采棉机的主要类型 1029

四、采棉机发展趋势 1030

五、采棉机采摘质量对比 1030

第二节 水平摘锭式采棉机 1030

一、滚筒式水平摘锭采棉机 1030

(一)工作过程 1030

(二)采棉滚筒 1031

(三)滚筒式采棉部件类型 1031

(四)接收室的配置 1032

(五)工作室 1032

(六)摘锭的结构参数 1032

(七)摘锭在工作室内的配置 1033

(八)摘锭末端在工作室内的必要停留时间 1033

(九)摘锭的运动 1033

(十)导向槽 1034

(十一)脱棉器 1034

(十二)湿润器 1035

二、链带式水平摘锭采棉机 1036

第三节 垂直摘锭式采棉机 1038

一、工作室 1038

二、采棉滚筒 1038

(一)采棉滚筒组数 1038

(二)采棉滚筒直径 1038

(三)采棉滚筒上摘锭数量的确定 1038

(四)采棉滚筒的内筒 1039

(五)采棉滚筒的转速 1039

三、摘锭 1039

(一)摘锭的直径 1039

(二)摘锭的转速 1039

(三)摘锭的传动 1039

四、脱棉器 1040

五、其他 1040

第四节 摘棉铃机 1041

一、尼龙丝刷—橡胶叶片摘辊式采摘部件 1042

(一)尼龙丝刷—橡皮叶片摘辊 1042

(二)摘辊长度 1042

(三)摘辊的配置 1043

(四)摘辊转速 1043

(五)输棉螺旋及其他螺旋 1043

(六)低棉铃采摘器 1043

(七)分离器主体部分结构 1044

(八)工作过程 1044

二、钢制摘辊式采摘部件 1044

(一)摘辊断面形状 1045

(二)摘辊直径D 1045

(三)摘辊倾角α 1045

(四)工作间隙 1045

第五节 梳齿式采棉机 1046

第六节 其他形式的采棉机 1046

一、气吸式采棉机 1046

二、气吹式采棉机 1046

三、气力复合式采棉机 1046

四、气吸振动式采棉机 1047

五、刷式采棉机 1047

第七节 采棉机的其他工作部件 1047

一、棉株扶导器 1047

二、棉箱 1047

三、籽棉的气流输送装置 1048

第八节 机采籽棉的运输和储存机械 1050

一、籽棉压模机 1050

二、棉模装运车 1050

第九节 棉秆收获机械 1050

一、铲棉秆机 1050

二、拔棉秆机 1051

三、棉秆切碎还田机 1051

第十节 剥棉铃机 1051

第十四章 薯类收获机械 1053

第一节 薯类作物收获机械 1053

一、概述 1053

(一)国内外薯类作物生产概况 1053

(二)栽培农艺与收获作业的技术要求 1053

(三)薯类基本物理、力学、光学特性 1054

(四)土壤物理状态对收获作业质量的影响 1054

(五)薯块的分布及薯块、土块、石块的分离物密度与临界风速 1055

二、薯类作物收获方法 1056

三、薯类作物收获机分类、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1056

(一)挖掘犁 1056

(二)挖掘机 1056

(三)联合收获机 1058

四、薯类收获机械所需功率的确定 1058

第二节 薯类挖掘部件及其主要参数的确定 1061

一、固定式挖掘部件 1062

(一)平面铲 1062

(二)曲面铲 1064

(三)槽形铲 1064

二、驱动式挖掘部件 1065

(一)转盘式挖掘铲 1065

(二)振动式挖掘铲 1065

三、组合式挖掘装置 1066

(一)固定式平面铲和振动式侧铲组成的组合式挖掘装置 1066

(二)圆盘夹垄式挖掘装置 1066

(三)球面圆盘和杆条回转轮构成的挖掘装置 1067

四、抛掷轮 1068

(一)主要参数 1068

(二)结构示例 1069

五、挖掘深度的控制方式 1069

第三节 薯类分离装置 1070

一、类型 1070

二、杆条式升运器 1070

(一)配置方案 1072

(二)被动式抖动轮 1072

(三)冲击式抖动机构 1073

(四)主要参数的确定 1074

(五)升运器的链带型式 1074

三、分离筛 1075

(一)摆动筛 1075

(二)偏心轮式振动筛 1078

四、滚筒筛 1079

五、输送带式分离器 1080

六、橡胶指杆式分离器 1080

七、刷辊式分离器 1081

八、刷辊—输送带式分离器 1081

九、针刺式分离器 1081

十、气吸式分离器 1082

十一、人工选别台 1082

第四节 薯类收获机械的其他工作装置 1084

一、碎土工作装置 1084

二、清理茎叶的工作装置 1086

第十五章 甜菜收获机械 1089

第一节 甜菜收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