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部分 1
第一章 绪论 1
一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2
二 哲学基本派别 5
三 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 11
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一科学的哲学 14
五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19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 24
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25
二 物质概念及其历史发展 28
三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30
四 空间和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 34
五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7
第三章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41
一 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 42
二 意识是存在的反映 44
三 意识对存在的反作用 50
第四章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56
一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57
二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 62
三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 66
四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范畴 71
第五章 对立统一规律 76
一 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77
二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82
三 矛盾的性质和解决矛盾的形式 88
第六章 质量互变规律 93
一 事物的质和量 94
二 质变和量变的相互转化 98
三 质量互变的复杂性 101
第七章 否定之否定规律 108
一 辩证的否定观 109
二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实质 114
三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和表现形式的多样式 117
第八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24
一 唯物辩证法范畴的实质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 125
二 本质和现象 129
三 内容和形式 131
四 原因和结果 133
五 必然性和偶然性 137
六 可能性和现实性 140
第九章 认识与实践 145
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46
二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50
三 认识的辩证过程 152
四 科学的思维方法 158
第十章 真理 165
一 客观真理 166
二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170
三 真理和谬误 174
四 真理的实践标准 178
历史唯物主义部分 182
第十一章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对立 182
一 社会历史观的根本问题 183
二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 186
三 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 190
第十二章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195
一 劳动是社会同自然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196
二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200
三 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规律的关系 205
第十三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13
一 生产力 214
二 生产关系 217
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219
四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24
第十四章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29
一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230
二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235
三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39
四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关系 243
第十五章 阶级、国家和社会革命 249
一 阶级和阶级斗争 249
二 国家 255
三 社会革命 259
四 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263
第十六章 社会意识及其形式 269
一 社会意识的构成 270
二 社会意识形式的一般特点 273
三 社会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 277
四 自然科学 280
第十七章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285
一 人民群众的伟大历史作用 286
二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290
三 个人和群众的关系 294
第十八章 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解放 301
一 社会的进步 302
二 文明的发展 308
三 人类的解放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