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篇 太极拳产生、发展与演变 1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 2
创编人陈王廷 15
陈氏家族的传承和演变 33
主要流派的产生和发展(一) 50
杨式太极拳 52
赵堡太极拳 63
武式太极拳 71
主要流派的产生和发展(二) 81
吴式太极拳 81
孙氏太极拳 85
其他分支流派 89
当代的发展与展望 93
第二篇 太极拳拳理以《易经》哲理为基础 109
《易经》的古典哲学思想 110
一、“一阴一阳之谓道” 111
二、五行——八卦本源说 116
三、天人合一 124
四、数象理占 128
六十四卦辞的处世智慧 134
易理拳理之渊源 164
取“外柔内刚”之象 164
修“至柔至刚”之性 167
循“天人合一”之道 170
穷“阴阳互济”之变 173
立防身健体之法 176
拳法体用蕴含易辞智慧 182
拟“无极而太极”立势 182
用“先天八卦”寓八门五步 186
依“伸缩感应”,用沾粘连随 193
效“奇正相生”,练顺逆缠绕 195
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 198
陈王廷的创造性成就 204
(一)武术与导引、吐纳相结合 204
(二)运用“缠丝劲”运动法 206
(三)独特的推手和粘枪技法 208
(四)以整体观作为拳法基础 210
(五)具有陶冶情操的伦理价值 212
第三篇 太极拳健身疗疾的中医学原理 215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征 216
动静合宜的全息运动 225
“缠丝劲”有疏通经络功能 236
具有推动体内气机的功能 244
对五脏有保健调摄功能 255
(一)静心养神 256
(二)补益肺气 259
(三)护养脾胃 261
(四)筋健肝养 263
(五)壮肾保精 266
最擅长中老年慢性病的调理 270
(一)促进物质代谢机能 274
(二)对增强内分泌有积极作用 275
(三)调节中枢神经系统 276
(四)滋补强壮身体的作用 278
附:中医穴位图 278
第四篇 太极拳拳法要领及武学思想 287
注重意志品德的修养 288
拳法基本要领 299
(一)虚领顶劲 299
(二)手型与手法 301
(三)腰劲与身法 304
(四)步型与步法 306
(五)缠丝劲法 308
(六)气沉丹田 309
(七)导引与吐纳 309
(八)阴阳合德 311
整体运动原则 314
精神集中,心静用意 315
身法中正,上下一线 316
内外放松,和顺协调 318
姿势正确,举动轻缓 320
由内及外,动作弧形 322
连贯圆活,对称协调 325
分清虚实,稳定重心 326
轻沉兼备,刚柔内含 328
开合实虚,自然呼吸 329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334
双人推手技法 336
身法 336
手法 337
步法 338
眼法 338
呼吸法 339
沾、粘、连、随法 340
内劲 341
八劲八法技巧及应用 343
掤 346
? 346
挤 346
按 347
採 347
挒 348
肘 348
靠 349
技击争走要略 353
主要流派的特点 361
(一)陈式太极拳的特点 363
(二)杨式太极拳的特点 373
(三)赵堡太极拳的特点 377
(四)武式太极拳的特点 381
(五)吴式太极拳的特点 384
(六)孙式太极拳的特点 387
主要参考文献 390
后记 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