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上篇 借贷关系的传统模式与转型 15
第一章 乡村借贷基本状况 15
第一节 农民负债的量化分析 15
一、背负沉重债务的乡村社会 15
二、以贫苦农民为主的负债者构成 20
三、以生活消费为主的负债用途构成 22
四、以高利贷为主的负债来源构成 25
第二节 产生高负债率的合力 27
一、贫困:农民负债之源 27
二、贫困产生之诸因素 29
第二章 传统借贷关系的核心:高利贷 50
第一节 高利贷网络 52
一、一般高利贷者 52
二、钱庄业和典当业:严格意义的高利贷资本 58
第二节 高利贷的运作方式 65
一、借贷手段 66
二、借贷期限 81
三、偿债与讨债 83
第三节 高利贷利率 86
一、高利贷利率的一般状况 86
二、高利贷利率的变动趋势 91
三、高利贷利率的内部结构 92
四、高利贷习俗 98
五、高利贷利率的成因 104
第四节 高利贷的社会经济影响 110
第三章 传统互助借贷组织:钱会 115
第一节 钱会的种类、数量与分布 115
一、钱会的种类 115
二、钱会的数量与分布 123
第二节 钱会的基本构成 128
一、会首 128
二、会员 131
三、会金与会额 133
四、会期 136
五、会规 138
第三节 钱会的运作方式 140
一、标会 141
二、摇会 146
三、轮会 148
第四节 钱会的功能、流弊及其衰落 151
一、钱会的社会经济功能 151
二、钱会的流弊与衰落 155
第四章 借贷关系的转型及其困难——以合作社为中心 163
第一节 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 163
一、华洋义赈会独立办社时期 165
二、合作社的多方推动时期 169
第二节 合作社的借贷资金与贷款方式 181
一、借贷资金来源 181
二、贷款方式 183
第三节 合作社借贷的效用与不足 189
一、合作社借贷的效用 189
二、合作社借贷的不足 191
下篇 借贷关系的暴力革命 199
第五章 从减息到废除封建债务——中共对传统借贷关系的政策演变 199
第一节 减息政策的确立与调整 199
一、土地政策的转变与有关减息条例的颁布 199
二、利率限定与债务清偿办法的演变 205
第二节 从清算减息到废除封建旧债 221
第六章 传统借贷关系的变化 227
第一节 债户与债主的斗争与封建旧债的减轻与废除 227
一、抗日根据地封建旧债的削弱 227
二、解放区封建旧债的继续减轻与废除 234
第二节 私人借贷关系的停滞 239
一、抗日根据地私人借贷关系的停滞 239
二、解放区私人借贷关系的继续停滞 248
第三节 “互借”运动——私人互助借贷的特殊方式 257
一、互借产生的原因 257
二、政府对互借的重视 260
三、互借运动的开展 264
四、互借运动的不足 274
第七章 政策性优惠农贷——政府、银行扶持农民生产的重要手段 279
第一节 政府、银行对农贷的重视 280
第二节 农贷的组织系统 286
第三节 农贷的对象与用途 291
一、农贷对象与用途的基本原则 292
二、农贷对象与用途的实际状况 303
第四节 农贷的利率与清偿 310
一、低利亏本借贷 310
二、照顾农民的清偿原则 329
第五节 农贷的绩效与偏向 334
一、农贷的规模 334
二、农贷的效果 341
三、农贷的主要偏向 346
第八章 合作社——活跃农民借贷的重要组织 357
第一节 合作社是政府促进农民借贷的重要组织 357
第二节 合作社的曲折发展 361
第三节 合作社的资金来源与借贷原则 370
一、资金来源 370
二、贷放原则 374
第四节 合作社贷放的效果与局限 378
一、合作社贷放的效果 378
二、合作社的欠账现象与整顿 381
结语 387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392
后记 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