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1
2.感知的一般性质:感觉 6
视觉 7
手与触觉 8
听觉 10
嗅觉 11
感官的综合作用 13
感知与行动 15
3.一般的心理结构和反应 17
理性化 17
人类可感知的尺度 18
分段 19
组对 21
矛盾的调和 22
物质和宇宙模式 24
和谐整体、两极分化和宇宙模式 27
代表意义和世界观 32
颜色心理学和象征意义 33
空间心理学和象征性 38
4.民族中心主义·对称性·空间性 43
民族中心主义 44
无文字民族的民族中心主义和宇宙图景 46
中国人的民族中心主义 53
古希腊地图 54
T-O地图 57
位于世界中心的欧洲 60
陆半球的中心 62
例外 63
5.个人的世界:个体差异和取舍 65
个体生理差异性 66
禀性·天赋·态度 67
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71
城市与近代诗歌 72
弗吉尼亚·伍尔芙和她渐逝的世界 73
禁欲主义者的脾气秉性 75
性别 77
年龄 79
婴儿期 80
少年期 81
孩童和他们开放的世界 83
老年期 84
6.文化·经验·环境态度 86
文化与感知 86
性别与感知 89
本地人与外来人 92
拓荒带的探索者和定居者 96
新墨西哥的印第安人和英裔美洲人 100
环境态度的转变:山岳 103
7.环境·感知·世界观 110
环境与感知 110
感觉的敏锐性·严酷环境带来的挑战 112
环境与世界观 115
森林环境 115
村居印第安人的结构化宇宙论 118
成对出现的环境和二元环境态度 122
流域环境、世界观和建筑艺术 125
埃及 125
美索不达米亚 130
8.恋地情结与环境 135
恋地情结 136
美学鉴赏 137
身体接触 141
健康与恋地情结 145
熟悉与依附 146
爱国主义 148
城市化和对乡村的态度 151
荒野 162
9.环境与恋地情结 168
环境与极乐世界 168
具有持续吸引力的环境 169
海滨 171
山谷 174
岛屿 176
希腊的环境与恋地情结 180
欧洲的风景与风景画 183
中国的环境与恋地情结 190
10.从宇宙到景观 195
分层的宇宙 196
自然、景观与景色 199
欧洲世界观的轴向转换 201
对比中国人的态度 206
建筑与园林景观:达到空间拓展与视觉响应的效果 207
象征与神圣:前现代的回应 212
循环的时间观与线性的时间观 222
11.理想的城市与超越性的符号 224
城市理念的出现 224
宇宙的象征与城市的形式 228
超越性的建筑符号 250
巴西利亚——现代的理想城市 253
12.物质环境与城市生活方式 257
环境与生活方式 257
长安和杭州 261
雅典和罗马 265
中世纪的城市 272
乔治王朝时期和维多利亚时期的街景 277
汽车之城:洛杉矶 283
13.美国城市:象征主义、形象化与认知 286
象征和隐喻 287
城市的标志 294
形象树立的推进器——城市别名 301
想象力空间 305
意象、经验和社会阶层 309
城市社区 314
空间体验和空间参与的程度 320
社区满意度 323
社会底层的视角 327
小结 335
14.郊区和新城:对环境的探求 337
郊区:城墙之外 338
郊区与城市的互动 341
郊区的发展 345
外观,以及外观的改变 350
郊区的价值观和理念 354
模范村庄和新城 361
总述和结论 368
索引 374
译后记 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