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尺量天:中国古代目视尺度天象记录的量化与归算》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玉民著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32859191
  • 页数:161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对中国古代天文学史研究的综合和创新。通过设立模型并借助天文学软件,对中国古代典籍中有关“丈、尺、寸”等记录进行了全面的量化分析,重新建立了中国古代目视天象记录的现代科学意义,为今日的天体物理学、大气现象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古代数据。

绪论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面临的疑难 2

(三)本书的努力目标 5

(四)文献综述,用语的说明 6

第一章 古代尺度天象记录分析 8

第一节 “大如X”之以物作比方法的实质 8

第二节 数据梯度的完备性 9

行星掩、犯、合距离记录统计 9

月亮掩、犯、合距离记录统计 10

历代彗星记录统计 11

历代流星记录统计 13

历代极光尺度记录及次数分布统计 17

历代黑子大小、形状记录统计 18

历代新星、超新星大小及亮度记录统计 19

古代典籍中星体高度的描述 20

第三节 历史记录的一贯性 20

上述记录在各朝代分布的统计 20

考古发掘、其他典籍及现代记录 23

第四节 地域覆盖的广泛性 24

历史上出现的四颗大彗星尺度记录分布统计 25

明、清地方志记载的流星、流星雨大小记录的分布统计 27

第二章 古代天象记录的“尺度体系” 30

第一节 1尺=1°的再论证及外推 30

必要的重新论证 30

1尺=1°的外推 37

第二节 “丈、尺、寸”与“度”的文字学与标准计量学变迁的考释 40

第三节 尺度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3

第四节 尺度体系与古代赤道坐标体系的比较 44

使用范围比较 44

精度比较 45

第三章 尺度体系的天球模型 48

第一节 尺度体系几何意义的建立——天球模型 48

第二节 尺度体系天球模型的心理行为渊源 51

第三节 尺寸记录和取象比类式记录的统一性 54

第四节 尺度体系天球模型的旁证 55

天象厅的直径 55

古代大气光象记录 57

民间、少数民族、其他典籍中的观天描述 60

古今文学、星象等作品中关于日月星大小的描述 61

第五节 “指”系统、牵星术及其他 64

“指”系统 64

牵星术与“指”系统 65

密位制 68

民间与国外相关用法 69

第六节 古人利用尺度体系观测天象时的操作方法 72

第七节 13米半径的假想参照天球是人类目视观天时的共同知觉特征 73

第四章 目视观天时的视错觉及校正 76

第一节 目视天穹视错觉的发现和解释 76

中国古代的解释 76

国外和现代的部分解释 78

“天穹扁平形状”说 80

第二节 关于天穹扁平形状学说的验证和解释 81

第三节 目视天穹视错觉的校正和归算 85

天穹的“视扁度角” 86

扁平天穹上的“标准”尺度 87

各种不同条件下扁平天穹模型、视错觉校正表 88

校正方法的说明和运用 95

第五章 目视观测天象时的其他视觉特性 98

第一节 人眼的视觉能力 98

第二节 人眼对太阳黑子的察觉能力 100

第三节 “光点显大效应”及“大如X”式记录的亮度意义 103

第四节 目视观天时的其他视觉特性 105

第六章 取象比类之天象记录的量化 106

第一节 黑子大小记录的量化 106

第二节 流星、流星雨大小(亮度)记录的量化 110

第三节 新星、超新星亮度记录的量化 121

第四节 极光、彗头大小记录的量化 126

第七章 若干案例的综合分析 128

(一)星体的高度 128

(二)天体间的角距 129

(三)彗头、彗尾的记录 130

(四)彗星运动状况和大小的连续记录 131

(五)火流星记录 132

(六)黑子记录面积归算 135

(七)极光记录 135

(八)其他天空现象记录 136

结语 138

(一)目视观测天象尺度体系的全貌 138

(二)尺度记录的各种量化方法综述 139

(三)余论 140

附录 142

附录1关于《南齐书·天文志二》中火星位置的推算 142

附录2表2.1数据的线性拟合过程 143

附录3由视扁度OH/OZ求高度角α的计算方法 144

附录4表4.3—4.7各种情形下目视天体高度与大小校正表原理 145

附录5古代陶瓷器皿口径分析 149

附录6古代铜镜、钱币、车轮等尺寸分析 150

附录7古代量器折合尺寸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