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社区开发与移民过程 1
一、昌五镇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概况 1
1.地理位置 1
2.自然概貌 3
3.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
二、移民垦荒和昌五地名的由来 4
1.社区开发的历史起点 4
2.周冕放荒和昌五地名的由来 6
三、“五方杂处”移民社区的形成 9
1.昌五的开发者——“闯关东”的人们 9
2.阴阳失衡的移民社会 11
3.移民迁出地域构成 12
四、屯名:移民开发史的记录 13
1.屯名的历史印记 13
2.屯名的经济、文化内涵 19
3.“聚屯而居”与社区区位结构 20
五、社区开发的国际比较 22
1.移民素质和迁移动机比较 23
2.移民社区的社会制度模式比较 25
3.人口流动和城乡人口转换率比较 26
第二章 社区人口 28
一、社区人口的增长方式 28
1.人口增长方式的地域特殊性 28
2.人口流动的静止化 34
二、社区人口发展过程 35
1.社区人口变动周期 36
2.社区人口变动特点 39
三、社区人口构成 41
1.民族、性别构成 41
2.人口金字塔和抚养比率 42
3.人口受教育程度 44
四、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 47
1.户籍制度对农业与非农业人口转换的控制 47
2.“户口本”的贬值 50
3.流动人口 51
五、社区人口与土地资源约束 54
1.五亩地:温饱的阈限? 54
2.寻找新资源 56
第三章 家庭与婚姻 59
一、社区家庭形态 59
1.社区家庭是什么? 59
2.“老少间”合理性评说 61
3.家庭的资源配置 65
二、家庭结构和家庭网 69
1.“小马拉大车”的核心家庭 70
2.“靠一式”主干家庭 75
3.“准联合家庭” 79
4.“母子”家庭网 84
5.家庭网的延伸 91
三、家庭权力和地位 94
1.家庭角色和职业角色 94
2.家庭权力的重组 96
3.妇女的家庭地位 100
四、婚姻和生育 106
1.择偶途径 106
2.婚龄 109
3.通婚圈 110
4.生育意愿 116
5.离婚 118
第四章 组织网络 122
一、社区组织的沿革 122
1.从建制初期到解放前夕 122
2.建国前后 123
3.合作化和人民公社时期 126
4.恢复镇建制以后 128
二、村级组织 133
1.“九九归一”的村级权力体系 133
2.村级干部的文化素质及任职年限 142
3.体制转轨与村级组织的权威能力 143
4.干群关系 147
三、镇级组织 152
1.镇级权力的“金字塔”结构 152
2.干部的基本构成和文化素质 161
3.驻镇机构 164
四、权力限度与权力扩张 167
1.体制特点分析 167
2.行政机构的膨胀 168
3.现行体制的弊端 170
五、社会网络与行为规范 172
六、政治体制的创新 175
第五章 社会分层 178
一、社区的职业构成 178
1.社区的职业构成状况 178
2.职业构成状况透视 183
二、农民的社会分层 186
1.一个大家族的繁衍及职业裂变 186
2.考察农村社会分层的对象和标准 192
3.农民的分层结构 194
三、农民阶层分化的社会条件和社区特征 203
1.农民阶层分化的社会条件 203
2.农民阶层分化的特征 206
四、农民阶层分化的微观机理 210
1.霍老汉和徐老汉的子女择业观 211
2.“家庭网”与村落体的扶持和影响作用 212
3.“地富”的后代们 213
第六章 文化与价值观念 216
一、“黑土文化” 216
1.求解的问题及方法 217
2.土地:厚馈与代价 219
3.制度因素: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223
4.文化积淀:疏薄与宽容 227
二、昌五人 232
1.善于经商的昌五人 232
2.精明与笨拙 237
3.挣钱与守钱 240
4.家族观念和“家本位”人格 243
5.走出自我 247
三、“街里人”和“村里人” 249
1.商品意识的落差 250
2.时间的升值与贬值 252
3.从重“亲情”到重功效 257
第七章 习俗与宗教 262
一、习俗 262
1.“酒为媒” 262
2.衣、食、住习俗 264
3.婚俗 267
附录:霍老汉小儿子的婚礼 270
二、宗教 273
1.昌五形成史上的宗教 273
2.基督教的传教活动 274
附录:对一个女基督徒的访谈录 277
3.佛教信徒队伍的扩大 281
4.基督教和佛教传播比较 287
第八章 教育 289
一、社区教育的历史过程 289
1.玉树校和昌五早期教育的发展 289
2.日伪时期的教育 291
3.建国以来社区教育的发展 292
二、社区教育的结构 294
1.小学 294
2.中学 299
3.幼儿园 303
4.成人教育 305
三、教育期望与教育投入 307
1.家庭的教育期望 307
2.学校的教育期望 309
3.社区的教育投入 311
四、教师 313
1.教师的构成 313
2.教师的生活状况 317
3.韩春荣们和他们的事业 321
第九章 城镇与城镇化 325
一、百年小城的兴衰和发展因素 325
1.“昌五城是一夜修起来的” 325
2.“拉不败的昌五城” 329
3.“大庆就在我们昌五” 330
二、路和集镇的辐射功能 333
1.社区的交通体系 333
2.路的变迁和小城命运 335
3.“离道不下雨”现象 337
4.“惠芳路”——村民心中的纪念碑 338
三、通讯设施和文化生活 340
1.通讯设施 340
2.文化设施与文化市场 344
3.歌舞厅扫描 345
四、城镇化和城镇建设 347
1.城镇化的区位定位 347
2.城镇化的发展模式 349
3.城镇建设 351
第十章 经济发展 354
一、农业结构及其变迁 354
1.改革以前 354
2.改革初期 361
3.实行责任制以后 362
4.90年代以后 368
二、乡镇企业 369
1.发展基础比较 370
2.拉大了的差距 372
3.大上和大下 377
4.村办企业 378
5.乡镇企业为什么效益不好 380
三、个体与私营经济 386
1.个体私营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386
2.个体户的经营种类 391
3.隐性私营经济 395
4.企业制度 397
结语 399
受访者暨提供调查资料人员名单 405
参考文献 409
后记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