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镇发展与城乡一体化》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春生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20321761
  • 页数:336 页
图书介绍:该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小城镇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关系研究》的转化成果。城乡一体化为分析中小城镇的作用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动态的、多维的大视角,不仅使其在国土资源整合和重构空间结构方面的作用能够得到展现,在推动包括产业结构、需求与供给结构、资源与要素配置结构等在内的经济结构大转型中的作用也能得以揭示。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视角与特点 1

第二节 中小城镇的文献背景 5

一 中小城镇与城镇化道路及城镇体系 5

二 中小城镇发展的驱动模式 9

三 中小城镇与大城市、农业农村的关系 13

四 小城镇体系的层次结构 16

五 文献述评 17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路径 19

第四节 阅读指引 24

一 主要内容 25

二 关键观点 29

第一章 城乡一体化与发展阶段的划分 34

第一节 “城乡一体化”的科学解读 34

一 问题的提出 34

二 从二元经济到城乡一体化 35

三 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7

四 多学科的分析框架 38

第二节 二元经济理论的困境与城乡经济均衡 39

一 二元经济理论的困境与问题 39

二 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型是一个区间 41

三 一元经济与城乡一体化下的城乡经济均衡 50

第三节 阶段划分的主要技术特征 53

一 劳动份额与主要技术参数 53

二 实证分析 54

三 转型阶段的主要技术特征 58

四 一元经济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主要技术特征 60

第四节 增长方式与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转型的特点 60

一 增长方式的比较 60

二 转型阶段增长特性的几点理论说明 65

三 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转型的困难 68

第二章 城乡一体化的实现路径 71

第一节 实现路径(一):劳动生产率与劳动边际产品的均衡 71

一 劳动力流动作用的局限性 72

二 农产品价格与名义工资上涨 75

三 引入农产品贸易的分析 78

四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实现城乡收入均衡的基本路径 79

五 服务业发展的均衡作用 80

六 城乡收入均衡的实现逻辑 86

第二节 实现路径(二):农业经济的全国一体化 86

一 复式城乡关系与农业劳动的边际产品均衡 87

二 地区间均衡与农业产业的全国一体化 88

三 内部均衡与农业经济的地域一体化 91

四 农业经营模式改革与均衡结构 93

第三节 实现路径之(三):劳动与资本报酬均衡视角的分析 94

一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产业结构转型 95

二 资本深化与创新因素 98

三 集聚经济与城市化 101

四 网络交易对集聚经济的影响 108

第四节 基于效用均衡的分析 111

一 问题的提出 111

二 理论分析 112

三 效用均衡的条件 113

第三章 城乡一体化的技术路线图与中小城镇的分析框架 116

第一节 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条件 116

一 经济一元化的条件 116

二 城乡一体化的特有条件 121

三 十大条件的关系 123

第二节 城乡一体化的技术路线图 125

一 标志与指标 125

二 主要技术路径 130

三 转型陷阱 134

四 技术路线图总图 137

第三节 中小城镇作用与发展的研究框架与路径 138

一 基于工资上涨、集聚结构优化的分析路径 139

二 属地资源优化配置与污染治理视角的分析 140

三 基于地租理论的中小城镇空间结构优化作用 141

四 基于集聚经济与疏散状态优势的分析 141

五 中小城镇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42

第四章 工资上涨、集聚结构与中小城镇的就业承载作用 145

第一节 劳动力价格的空间分布 145

一 分析路径 146

二 二元经济下的区位选择 147

三 假设条件:工资的空间分布特征 149

第二节 工资上涨对城市体系产生的空间分异作用 151

一 工资上涨对要素配置结构的影响 152

二 去工业化与服务业资本密度的差距 153

三 小城镇与大城市的经济特征 158

第三节 大城市的就业趋势与特征 160

一 “去工业化”造成低技能劳动力就业困境 160

二 服务业的就业需求特点与劳动力供求质量缺口 160

三 生活成本上升与高房价的影响 162

四 经济转型对就业的冲击 163

第四节 中小城镇的就业承载作用 164

一 承载产业转移 165

二 推动服务业规模的最大化 168

三 支持小企业集群发展 169

四 延长农业产业链 170

第五章 属地资源配置、污染治理与中小城镇的作用 172

第一节 劳动生产率差距与二元资源配置体系 172

一 劳动生产率与资源的定价 172

二 二元分割的资源定价体系 174

三 资源价格的上涨与要素配置结构的调整 176

四 转型时期的城市资源供求特性 178

第二节 污染与集聚经济 184

一 污染的制度基础与治污的外部性 185

二 污染排放能力的规模递增倾向 187

三 将污染引入集聚模型的分析 192

四 污染治理的基本点 194

第三节 基于属地资源配置、污染治理的中小城镇作用 197

一 中小城镇在资源空间配置上的作用 197

二 中小城镇在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203

三 中小城镇作用在资源配置与污染治理中的逻辑路径 208

第六章 地产租金与中小城镇的空间结构优化作用 210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思路 210

第二节 城市租金定价与规模结构 212

一 城市地租的划分与来源 213

二 城市地租的定价基础 217

三 住宅地租的定价与相对级差收益 219

四 实证分析 221

五 城市规模结构对地租的影响 224

第三节 租金与城市体系结构 226

一 租金份额 226

二 基本影响因素 228

三 级差收益的空间均衡条件 229

四 集聚的空间结构对租金份额的影响 231

五 引入投机性因素的分析 232

第四节 基于地租理论的中小城镇空间结构优化作用 235

一 构建空间一体化的租金分布体系,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236

二 提高整体的集聚水平和城市化水平 237

三 修正迁移机制,优化人口空间分布 239

四 优化城市体系结构 241

第七章 集聚不经济、结构优化与中小城镇的作用 244

第一节 集聚经济理论的局限性 244

一 对消费效用分析的不完整性 245

二 劳动力池的负效应 246

三 动态分析的相对不足 248

第二节 引入地产因素的集聚经济收益与成本曲线 249

一 引入地租的集聚经济分析框架 250

二 租金的作用与准集聚经济区域 251

三 引入地产价格升值因素 252

四 地产价格泡沫的形成与负效应 253

第三节 集聚不经济的原因 256

一 地产升值因素引起的集聚不经济 256

二 人口集聚对消费的影响分析:一个外部性分析框架 259

三 基于外部经济的异质性与城市化经济的分析 263

第四节 基于空间结构优化的中小城镇作用 266

一 一个系统性的空间结构优化框架 266

二 克服集聚不经济,优化集聚结构 268

三 动态的结构优化 269

四 优化要素的空间配置,构建新型的城乡关系形态 269

第八章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与中小城镇的作用 272

第一节 对农业作用的再认识 272

第二节 农业劳动生产率在提高劳动报酬和消费需求增长中的作用 275

一 农业劳动生产率在劳动报酬上升中的作用 275

二 农业劳动生产率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279

三 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及影响 283

第三节 实证分析:农业在巴西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286

一 基本情况 286

二 主要作用 287

三 作用机理分析 288

四 启示与借鉴 290

第四节 中小城镇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中的作用 293

一 推动农业经济的全国一体化 294

二 扭转弱势格局,提升农业劳动力的质量水平 298

三 发挥人口分流作用 300

四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城镇化条件:原理图 302

第五节 农业与农业经济发展对中小城镇的推动作用 304

一 基础作用 304

二 主要路径 306

第九章 中小城镇发展的技术线路图 315

第一节 中小城镇作用形成的逻辑路径 315

第二节 就业承载作用 318

一 理论解读:中小城镇就业承载作用的形成 318

二 主要内容和原理 321

三 就业承载在城乡一体化中的作用 322

第三节 属地资源优化配置与污染治理作用 323

一 理论解读:属地资源优化配置与污染治理需求的形成 323

二 主要内容和依据 324

三 在城乡一体化中的作用 326

第四节 空间结构的优化作用 327

一 理论解读:结构优化需要的形成与主要路径 327

二 主要内容和依据 328

三 空间结构优化在城乡一体化中的作用 331

第五节 推动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与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作用 331

一 理论解读:持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城镇化条件 331

二 主要内容和依据 332

三 在城乡一体化中的作用 333

后记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