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费孝通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7566015013
  • 页数:316 页
图书介绍:

代序:民族研究——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与思考 1

第一章 导论 17

一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17

(一)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 18

(二)多元的起源 18

(三)新石器文化多元交融和汇集 19

(四)凝聚核心汉族的出现 21

(五)地区性的多元统一 23

(六)中原地区民族大混杂、大融合 27

(七)北方民族不断给汉族输入新的血液 28

(八)汉族同样充实了其他民族 32

(九)汉族的南向扩展 33

(十)中国西部的民族流动 37

(十一)中华民族格局形成的几个特点 40

(十二)瞻望前途 44

二 中华民族研究的新探索 47

第二章 中华民族的起源与形成 53

一 中华新石器文化的多元区域性发展 53

(一)中华文化起源于中华大地 53

(二)黄河中下游东西相对的两个文化区 57

(三)长江中下游东西相对的两个文化区 59

(四)燕辽文化区及黄河上游文化区 61

(五)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华南文化区 62

(六)北方游牧与渔猎文化区 64

(七)南北农业及狩猎文化三带的平行发展 65

二 中华远古的各部落集团 72

(一)史料问题 73

(二)父权制以前的史影 76

(三)父权制时代各部落集团 81

三 中华民族形成史的分期 96

(一)中华民族的起源与孕育 96

(二)中华民族的自在发展 98

(三)中华民族从自发到自觉的联合 103

四 中华民族的结构 105

(一)中华大地的地理结构 106

(二)中华民族的民族结构 110

(三)中华民族的政治结构 117

五 中华民族的共同性(一) 123

(一)中华民族认同有长远的历史渊源 123

(二)各兄弟民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124

(三)各具特点和特长而又互相学习和吸收 128

(四)中国民族关系的新纪元 136

六 中华民族的共同性(二) 138

(一)远古神话所反映的共性与个性 138

(二)中国各民族远古祖先的认同与各自的特点 142

(三)各民族的历史自古认同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146

(四)在中华民族解放斗争中同呼吸共命运 149

第三章 民族称谓含义的演变及其内在联系 153

一 “汉人”考 153

(一)“汉人”称谓的起源 153

(二)“汉人”族称的形成 154

(三)“汉人”范围的扩大与“汉族”称谓的出现 158

(四)对“汉人”称谓的演译 164

二 “契丹”——汉人之别名 166

三 历史上少数民族中的“汉人成分” 171

(一)少数民族的崛兴往往得助于汉人 171

(二)汉人之化入西北民族的成分 175

(三)汉人之化入西南、东南民族的成分 178

(四)汉人之化入中南民族的成分 180

(五)汉人间有迁于邻国而被涵化的成分 184

(六)民族间相互涵化是促进发展的因素 185

四 中国·华夷·蕃汉·中华·中华民族 187

(一)中国名称的起源 187

(二)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与华夷的含义 193

(三)秦以后中国含义的发展演变与确立 199

(四)汉人与蕃汉对举的内涵及外延 207

(五)中华与中华民族含义的演变和发展 213

第四章 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的地位 225

一 匈奴游牧社会的历史地位 225

(一)匈奴统一中国北方游牧区的历史意义 225

(二)长城内外广大农业区与游牧区的形成 227

(三)匈奴游牧社会的历史地位 229

(四)游牧社会与农业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 238

二 西汉政府设置河西四郡的历史意义 241

(一)设置河西四郡的历史背景 241

(二)河西四郡促进了汉朝对西域的统一 243

(三)河西四郡促进了中西交通的发展 246

(四)河西四郡促进了西北经济文化的发展 249

第五章 中华民族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257

一 民族研究新发展的良好开端 257

(一)对中华民族的研究是时代的需要 257

(二)对中华民族内涵与外延的探讨 260

(三)对中华民族“多元”与“一体”的探讨 264

二 中华民族起源学说的由来与发展 270

(一)从一元说到多元一体说 270

(二)多元一体说的考古学依据 273

(三)中华文明初曙发展的总趋势 276

(四)需要对远古神话系统进行整理 281

三 传统民族观与中华民族一体观 285

(一)传统的“华夷之辨” 285

(二)“大一统”格局中的“华夷之防” 290

(三)中华民族从自在发展到自觉的联合 297

四 中国民族研究的识异与求同 302

修订本跋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