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化时代的学科坚守(代致辞)&保继刚 1
第一节 社会视角(1):女性与家庭 6
女性领导:对台湾地区酒店总经理的叙事研究&李咪咪 6
广州市老年女性休闲创新的类别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林敏慧 15
度假研究中的家庭旅游者:一个整体回顾&傅萧萧 22
第二节 社会视角(2):企业与社区 30
旅游生态补偿视域下的自然保护区利益主体关系结构研究&陈海鹰 30
现代音乐节植入边远旅游地的效果分析&史甜甜 38
第三节 社会视角(3):文化与语境 50
生计方式转型对民族旅游地“文化—生态恢复力”的影响&刘相军 50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社会文化建构:“文本与语境”的分析范式&马凌 57
第四节 经济视角:投资与产业 66
旅游PPP项目特征识别和实践刍议&戴俊骋 66
旅游带动的经济增长假说再检验:来自中国的证据&左冰 74
信息化、空间溢出与旅游产业发展&王龙杰 84
第五节 方法视角(1):技术与模式 94
眼动技术在旅游研究中的运用&马剑瑜 94
文化旅游者类型划分的一个改进方法&陈钢华 103
酒店管理研究中的“理论与情境”融合模式思考&李彬 113
第六节 方法视角(2):视域、知识与反思 126
游记与空间想象——人文主义视域下的旅游研究&赵政原 126
再议旅游影响:从空间生产逻辑到知识生产推进&张士琴 132
神圣或恐惧?“黑色旅游”研究的反思与重构&郑春晖 139
骄躁的知识生产环境与“知识贡献”——旅游与主观幸福感研究反思&梁增贤 145
第七节 心理视角(1):居民/游客态度 152
“相爱”还是“相杀”——从最优效用模型的角度解释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刘安禹 152
黑或白?矛盾心理对举办地居民支持大型事件的影响&陈增祥 161
遗产旅游地的原真性、存在原真性的探索以及目的地忠诚度&易小力 168
第八节 心理视角(2):审美过程、自我发展、公共事件影响 174
文学旅游的审美消费——以水泊梁山为例&姜辽 174
志愿旅行与自我成长:反思的作用&苗学玲 182
社交媒体的事件传播如何影响公众的旅游行为&罗秋菊 190
第九节 未来视角 198
旅游研究的未来&Jafar Jafari 198
闭幕式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