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编 国家纪念日与合法性的建构 27
第一章 “共和”观念:北京政府的国庆纪念日 27
一 制度设计:国庆日的生成 28
二 象征表达:国庆日欢庆纪念活动的操办 32
三 话语控制:“共和国庆日”的完成 39
第二章 “革命”记忆:国民党的黄花岗起义纪念 46
一“烈士”与“国民”:民元的纪念 47
二 从黄花岗纪念日到革命先烈纪念日 52
三 纪念仪式的场景化书写 58
四 革命记忆的塑造 61
第三章 党国政治:国民党的国庆纪念日 65
一 夺取:“在野”立场的体现 65
二 整合:党国一体的塑造 74
三 运用:政治诉求的表达 86
第四章 消费政治:商家的国庆纪念日 100
一“双十节”符号的运用与商品促销 101
二“双十节”语言的运用与商品促销 111
三 余论:背后的故事 121
第五章 异化政治:国民党的抗战胜利纪念日 125
一 抗战胜利庆祝与纪念日的出现 125
二 庆祝与哀悼:纪念活动的开展 130
三 纪念话语的表达 134
第二编 国家纪念日与抗战动员 141
第六章 御侮救国的宣扬:“九一八”纪念 141
一 纪念活动的进行 141
二 关注东北以纪念国耻 148
三 宣传国耻以凝聚精神 154
四 振奋精神以御侮救国 160
五 纪念活动的历史价值与功能 166
第七章 传统文化的发明:孔子诞辰纪念日 170
一 孔子诞辰纪念日的创制 170
二 纪念仪式的举行 177
三 教师节的植入与意义诠释 183
四 孔子思想的时代阐释 191
第八章 民族精神的建构:民族扫墓节 203
一 民族扫墓节的发明 203
二 民族扫墓典礼一:祭黄陵 209
三 民族扫墓典礼二:祭孝陵 217
四 民族精神的凝聚 221
五 知识精英对民族精神的理解 229
六 社会民众对民族精神的承接 235
第九章 领袖崇拜的制作:“抗战建国纪念日” 243
一 纪念日的制定 243
二 纪念活动的举办 247
三 抗战动员:言论主调的确定 255
四 领袖崇拜:言论主调的辐射 270
结语 284
参考文献 301
后记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