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节 美学的历史 1
一、美学思维及其古代形态 1
二、美学学科的形成及其现当代演变 2
三、中国美学 6
四、马克思主义美学 7
第二节 美学研究的对象 9
一、美学研究对象的若干观点 9
二、美学是研究审美活动的学科 10
第三节 美学的学科特性 11
一、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 11
二、美学是一门理论学科 12
三、美学相邻学科 12
第四节 美学的研究方法 17
一、区别于实证经验科学的哲学思维 17
二、区别于纯思辨的人文体验描述 18
第一章 审美的本质 21
第一节 关于审美本质的探讨历程 21
一、西方思想史中关于审美本质的论述 21
二、中国思想史中关于审美本质的论述 24
第二节 马克思的“美的规律”思想 26
第三节 审美的本质 29
一、探讨审美本质的若干原则 29
二、审美本质及其逻辑 31
三、作为元价值的真善美及其对立面的假恶丑 38
第二章 审美活动经验 41
第一节 审美经验的根源 41
一、研究审美经验根源的方法论前提 41
二、审美活动的生理与心理基础 45
三、审美经验的发生 46
四、审美经验的发展 47
第二节 审美心理结构与审美感受特性 50
一、审美心理结构 50
二、审美积淀 51
三、审美感受特性 54
第三节 审美心理要素 58
一、感觉 58
二、知觉 60
三、想象 62
四、情感 64
五、领悟 66
第四节 审美经验模式 69
一、审美体验 69
二、审美注意 72
三、审美心理距离 73
四、审美移情 75
五、完形心理 78
第五节 审美经验的历史演变与文化差异 79
一、审美经验的历史演变 79
二、审美经验的文化模式 81
三、审美经验的客观标准与个性差异 82
第三章 形式美 87
第一节 形式美的自由历程 87
一、从形式到美的形式 87
二、从美的形式到形式美 92
第二节 形式美的构成要素 93
一、色 93
二、形 95
三、声 96
四、质 97
五、味 98
第三节 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99
一、对称与均衡 99
二、调和与对比 101
三、比例与尺度 102
四、节奏与韵律 103
五、多样与统一 104
第四节 形式美的变迁 105
一、形式美的普适性 105
二、形式美的商品化 105
三、形式美与时尚 107
第四章 技术美 111
第一节 技术范畴及其美学视域 111
一、技术范畴 111
二、技术的美学视域 114
第二节 技术美与功能美 115
一、技术美的独立 115
二、功能美 117
第三节 设计的文化内涵与审美创造 119
一、设计是一种文化整合 120
二、技术规定性与形式自由度 121
第五章 社会美 123
第一节 社会美的范围与特征 123
一、社会美的范围 123
二、社会美的特征 125
第二节 社会交往中的美与人物美 128
一、社会交往中的美 128
二、人物美 129
第三节 日常生活与节日欢庆中的美 132
一、日常生活中的美 132
二、节日欢庆中的美 134
第六章 自然美 138
第一节 自然美的概念内涵与基本特性 138
一、外在自然物之美与内在天性之美:自然美的两种内涵 138
二、自然美的基本特性 140
第二节 自然美的代表性模式 145
一、如画模式 145
二、比德模式 147
三、宇宙模式 149
四、天成之美 151
第三节 天然美: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自然美范畴 152
一、自然界的天然美 153
二、人生社会的天然美 154
三、艺术品的天然美 155
第七章 艺术美 159
第一节 艺术的审美特性 159
一、“美的艺术”与艺术独立的现代性 159
二、艺术美作为社会美与自然美的完美再现 161
三、艺术美作为审美理想的表现 163
四、艺术美作为审美共通感交流的结晶 165
五、“艺术的终结” 167
第二节 艺术美与人生艺术化 170
一、装饰的人文意义 171
二、劳作技艺化 173
三、生活的节奏韵律 175
四、艺术意象凝聚人生境界 178
第八章 作为审美范畴的优美与崇高 183
第一节 优美与崇高的本质及其特征 183
一、优美的本质及其特征 183
二、崇高的本质及其特征 185
第二节 优美与崇高的相互转化 188
一、优美与崇高的历史 188
二、优美与崇高的相互转化 191
第三节 崇高在现代的意义 194
一、后现代语境下的审美贫困 194
二、审美共通感与现代社会 196
三、作为自由个性与社会使命合题的崇高 198
第九章 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与喜剧 201
第一节 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 202
一、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的本质 202
二、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的特征 205
三、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与崇高的关系 212
第二节 作为审美范畴的喜剧 213
一、作为审美范畴的喜剧的本质 213
二、作为审美范畴的喜剧的特征 215
第十章 作为审美范畴的丑 222
第一节 丑的审美界定及其特征 222
一、丑的审美界定 222
二、丑的审美特征 223
第二节 丑的审美价值 227
一、丑的审美价值 227
二、丑与其他审美范畴 231
第三节 丑的审美范畴 233
一、怪 234
二、酷 235
三、荒诞 237
四、恐怖 239
第十一章 美育 243
第一节 美育的内涵 243
一、美育溯源 243
二、美育的使命 251
三、美育的特性 253
第二节 美育的功能 255
一、培养审美能力 255
二、陶冶性情 256
三、完善人格 257
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257
第三节 美育的实施途径 258
一、审美理论学习 258
二、艺术美赏析 259
三、自然美赏析 261
四、社会美赏析 264
阅读文献 272
人名译名对照表 273
后记 276
第二版后记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