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化学研究的对象 1
一、化学是研究物质变化的科学 1
二、化学的主要分支学科 2
三、化学是中心的、实用的、创造性的科学 2
第二节 无机化学的发展历史 3
一、古代化学的起源 3
二、近代化学的形成 3
三、现代无机化学的建立 4
第三节 无机化学与药学 5
一、无机化学和药学的关系 5
二、无机化学与中药学的关系 6
第四节 无机化学的内容与学习方法 7
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7
二、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8
第二章 溶液 10
第一节 溶液浓度的表示法 10
一、物质的量浓度 10
二、质量摩尔浓度 11
三、摩尔分数 11
四、质量浓度 12
五、质量分数 12
六、体积分数 12
第二节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13
一、蒸气压下降 14
二、沸点升高 15
三、凝固点降低 17
四、渗透压 18
第三章 化学平衡 24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24
一、可逆反应 24
二、化学平衡 25
三、标准平衡常数 25
四、化学平衡的计算 27
第二节 化学平衡的移动 29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0
二、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1
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3
第四章 酸碱平衡 37
第一节 酸碱理论的发展 37
一、酸碱电离理论 37
二、酸碱质子论 38
三、酸碱电子理论 40
第二节 强电解质溶液 41
一、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41
二、离子强度 42
三、活度与活度系数 42
第三节 弱电解质的质子传递平衡 43
一、水的质子自递平衡和溶液的pH 44
二、一元弱酸(碱)的质子传递平衡 45
三、多元弱酸(碱)的质子传递平衡 48
四、两性物质的质子传递平衡 50
五、酸碱质子传递平衡的移动 52
第四节 缓中溶液 54
一、缓冲溶液的组成及作用原理 54
二、缓冲溶液pH的近似计算 55
三、缓冲溶液的选择与配制 58
四、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应用 59
第五章 沉淀-溶解平衡 64
第一节 溶度积原理 64
一、溶度积 64
二、溶度积与溶解度 65
三、溶度积规则 67
第二节 沉淀的生成与溶解 68
一、沉淀的生成 68
二、分步沉淀 69
三、沉淀的转化 70
四、沉淀的溶解 71
五、同离子效应与盐效应 73
六、沉淀反应的某些应用 74
第六章 氧化还原反应 79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 79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79
二、氧化值 80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81
第二节 电极电势 83
一、原电池 83
二、电极电势 86
第三节 电极电势的影响因素 88
一、能斯特方程式 88
二、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89
第四节 电极电势的应用 91
一、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 91
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92
三、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93
四、测定物理常数 94
五、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 95
第七章 原子结构 100
第一节 原子的结构 100
一、原子的组成 100
二、相对原子质量 101
第二节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101
一、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 102
二、玻尔理论 103
第三节 氢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 105
一、薛定谔方程 105
二、四个量子数 106
三、波函数的图像表示 107
第四节 多电子原子的结构 112
一、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能级 112
二、基态原子的电子层结构 115
第五节 元素周期表 116
一、元素的周期 117
二、元素的族 117
三、元素的区 117
第六节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118
一、原子半径 119
二、电离能 120
三、电子亲和能 122
四、元素的电负性 122
第八章 分子结构与化学键 127
第一节 共价键 127
一、经典价键理论 128
二、现代价键理论 128
三、杂化轨道理论 131
四、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134
五、分子轨道理论 137
六、键参数 141
第二节 分子的极性 142
一、键的极性 142
二、分子的极性 142
第三节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143
一、范德华力 144
二、氢键 145
第四节 离子键 148
一、离子键的形成 148
二、离子键的特点 148
三、离子的特征 149
四、离子极化理论 150
第九章 配位化合物 158
第一节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158
一、配合物的定义和组成 158
二、配合物的命名 161
三、配合物的类型 163
四、配合物的异构现象 164
第二节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165
一、价键理论 165
二、晶体场理论 169
第三节 配位平衡的移动 177
一、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177
二、软硬酸碱理论与配合物的稳定性 179
三、配位平衡的移动 183
第四节 配位化合物的应用 188
一、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189
二、在医药中的应用 189
第十章 主族元素 194
第一节 s区元素 194
一、氢 195
二、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196
第二节 p区元素 203
一、卤族元素 204
二、氧族元素 211
三、氮族元素 218
四、碳族元素 224
五、硼族元素 228
第十一章 副族元素 234
第一节 过渡元素的通性 234
一、原子结构特征与基本性质 234
二、多变氧化态 235
三、易形成配合物 236
四、化合物的颜色特征 236
第二节 d区元素 236
一、铬及其重要化合物 237
二、锰及其重要化合物 240
三、铁及其重要化合物 243
第三节 ds区元素 247
一、铜及其化合物 247
二、银及其化合物 250
三、锌及其化合物 251
四、汞及其化合物 253
附 录 259
一、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SI) 259
二、常用无机酸、碱的解离常数(298K) 259
三、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291~298K) 260
四、标准电极电势表(291~298K) 262
五、配合物的稳定常数(293~298K,I=0) 266
参考文献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