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1
二、相关研究综述 2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1
四、研究目标与论文结构 12
第一章 金融危机和相关理论 15
第一节 金融危机的概念 15
一、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 15
二、货币信用危机和金融危机 16
三、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 16
四、金融危机 16
第二节 经济周期和金融危机 17
一、马克思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理论 17
二、凯恩斯的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理论 18
三、伴随经济危机爆发的金融危机 19
第三节 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和金融危机 20
一、海曼·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 20
二、金德尔伯格的金融危机理论 21
第四节 金融危机的生成机理 24
一、金融机构运行机制存在的缺陷 24
二、金融市场机制的负面效应 26
三、国际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 28
第二章 20世纪30年代中国金融危机的历史背景 30
第一节 近代中国以白银为主的紊乱的货币体系 30
一、银两制度的发展 30
二、银元的开铸 31
三、纸币制度的发展 32
四、近代中国币制及其流通的紊乱 34
第二节 中国金融危机爆发前的中国经济 35
一、中国农村经济凋敝 36
二、中国工商业衰落 40
三、中国对外贸易的入超 41
第三节 畸形发展的中国金融业 45
一、都市金融业游资充斥 46
二、都市金融业投机盛行 50
第四节 弱势外交与中日矛盾的白热化 57
一、资本主义国家对于中国经济的控制 57
二、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66
第三章 20世纪30代中国金融危机的爆发 69
第一节 美国的白银政策拉开了中国金融危机的序幕 69
一、美国的白银政策将危机转嫁至中国 69
二、世界银价上涨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74
三、白银购买力提高,导致物价跌落和汇率上升 81
四、白银外流导致银根紧缩 85
五、银行、钱庄等金融机构的倒闭风潮 86
第二节 金融危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90
一、农业危机进一步加深 90
二、乡村手工业崩溃 95
三、民族工业日益凋敝 96
四、商业日益萧条 98
第三节 中国金融危机滞后于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 101
第四章 金融危机前后政府的金融措施 103
第一节 金融危机前政府实施全国性金融统制 103
一、筹建中央银行 104
二、限制和取缔地方银行、商业行庄发行纸币 105
三、“废两改元”的成功实施 106
第二节 金融危机发生后国民政府的金融措施 113
一、控制白银外流 113
二、应对通货紧缩 116
三、加强对银行、钱庄的管理与监督 118
四、寻求英美帮助的种种努力 119
五、法币改革政策的出台 120
第五章 中国近代五次金融危机对比分析 124
第一节 近代五次金融危机简述 124
一、1883年金融危机——“股票风潮” 124
二、1897年金融危机——“上海贴票风潮” 127
三、1910年金融危机——“上海橡胶股票风潮” 128
四、1921年金融危机——“信交风潮” 129
五、1935年金融危机——“白银风潮” 131
第二节 五次金融危机的共性分析 132
一、金融危机爆发的一般外部因素 132
二、个人理性与市场非理性并存 133
三、投机盛行是金融危机的温床 134
四、金融危机与外国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 136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138
一、内外因素促成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金融危机 138
二、国家主权完整是金融业发展的前提条件 139
三、货币制度稳定和金融发展密切相关 139
四、实体经济的发展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基石 140
五、完善的监管可以防范金融危机 141
参考文献 145
后记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