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全集 4 语文教育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于漪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44486514
  • 页数:536 页
图书介绍:本册为语文教育卷第一册,收有关语文教育论述文章50多篇。阚中阐述作者在60多年语文教学,长途跋涉中,立志改革,努力进取,不断探索语文教育规律,在传承摒弃和开拓中逐步形成的认识与实践。特别是对语文教育工具性合人文性统一的探讨,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的任务的探讨,对语文教育综合性,实践性功能观探讨对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与语文教学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文中诸多阐述既强调纵向继承,又强调横向借鉴,但须适当的批判吸收,专中国语文教育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改革创新之路。其中不少论述醒人耳目。

培养语文素质的沃土 1

语文教育观念的突破性进展——漫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6

站在文化的平台上 11

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13

聚集在文化认同上 20

历史经验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从《美国语文》教材引发的思考 32

平等对话与“不作为” 40

对母语,应该有血肉亲情——我的伤感与希望 44

课堂教学三个维度的落实与交融 49

母语,民族文化的根 58

语文课 要教出语文的个性 73

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79

深究底里 准确把握 82

以情激情 体验感悟 93

克服浮泛 精心探究 105

汉语,魅力无穷 111

阅读推广要在落实上下功夫 113

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根 116

学法研究:语文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突破口 122

教学中开发创造潜能举隅 125

看母语教学地位的升沉 130

本色,激情 133

在学生心中撒播一片阳光 135

走向广阔天地:我的大语文观 145

语文三十年岁月不寻常 151

语文教学不能实行机械化 167

求学不读书,是蹉跎岁月 171

我的语文梦 173

关于语文教学的几个问题 175

除弊布新 大步向前 181

对于语文教学的再思考 183

贵在一颗火热的心 190

语文教育要致力于拥有自己的话语权 192

语文课 程与人的发展 197

语文教改必须扎根于现实的土壤——20年语文教学的回顾与反思 200

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 212

深入底里 开阔视野——评《母语教材研究》 217

民族精神教育与语文教学 221

领受语文的魔力与快乐 236

汉字,是家乡的象征 237

不尊重母语是莫大悲哀——从中小学“双语教学”存在之问题说起 240

语文教师必须有教学自信力 244

“标准化试题”把语文教学引入了“死胡同” 252

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对《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粗浅理解 257

喜看初中语文教材突破性的进展 267

本色与包装 274

港湾要通向大海 278

走进语文 280

我看新课 程标准 283

语文教学谈艺录 289

1 语文学科是一门实用而多彩的人文学科 289

1.1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89

1.2 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 290

1.3 纵向继承,横向借鉴,从生活中汲取 292

1.4 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实用而多彩 296

2 语文学科是一门多功能的育人学科 298

2.1 以语文智育为核心 298

2.2 渗透德育和美育 301

2.3 培养素质与发展智力 305

2.4 讲求综合效应 307

3 为课堂教学创设师生交融的佳境 311

3.1 树立“体”的观念 311

3.2 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 320

3.3 教师为“学”而“教” 323

3.4 每名学生应成为学习的“发光体” 325

3.5 教与学和谐互动,美寓其中 329

3.6 在语言交流、思想碰撞中获得求知的欢乐 337

4 教学目标是驾驭课堂的主宰 341

4.1 多目标导致无目标 341

4.2 重要的在于把握文章的个性 344

4.3 研究学生的实际 351

4.4 减头绪,削枝强干 357

5 兴趣是学习语文的先导 362

5.1 珍贵的内驱力 362

5.2 不能千课一面 369

5.3 教出趣味,使学生迷恋 374

5.4 传之以情,以情激情 382

6 诱导学生善于发现 388

6.1 步入艺术之宫,风光无限 388

6.2 训练对语言的敏感 392

6.3 于默读静观中驰骋想象 399

7 组织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 405

7.1 开启思维的门扉 405

7.2 创设辨疑、析疑的条件与气氛 409

7.3 鼓励创造精神 413

7.4 注意加温,重点突破 417

8 精心安排教学节奏 420

8.1 课堂教学流程的有效把握 420

8.2 起始阶段的吸引力 425

8.3 有起有伏,有疏有密 430

8.4 高潮的掀起 433

8.5 课已尽而意无穷 437

9 荡漾起琅琅书声 442

9.1 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 442

9.2 因文而异,因人而异 449

9.3 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 455

10 熟读名诗佳作 458

10.1 积累是良好素质的基石 458

10.2 发展记忆,提高效率 462

10.3 多角度进行训练 467

11 语言思想双锤炼 472

11.1 扫除习作心理障碍 472

11.2 锻炼认识生活的能力 479

11.3 取法乎上,以读促写 484

11.4 锤炼语言,增强文章表现力 491

11.5 发挥习作讲评的作用 500

12 教海无涯学为舟 517

12.1 清醒地认识自己 517

12.2 锤炼教学语言 520

12.3 源头有活水流淌 527

12.4 激情似火,开拓创新 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