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节 题名及其意义 1
第二节 本书与《社会建构主义的“更多转向”》 4
第三节 文献及其趋势 7
第四节 研究进路:科学哲学史 10
第五节 编史学纲领 15
第六节 本书结构 17
第一章 历史转向 21
第一节 文献检索 22
第二节 思想源流 25
第三节 研究纲领 28
第四节 学界评论 32
第五节 理论重估 34
第六节 总结 37
第二章 实践转向 39
第一节 文献检索 39
第二节 思想源流 42
第三节 研究纲领 49
第四节 学界评论 73
第五节 理论重估 74
第六节 总结 77
第三章 社会转向 78
第一节 文献检索 78
第二节 思想源流 83
第三节 研究纲领 91
第四节 学界评论 116
第五节 理论重估 119
第六节 总结 124
第四章 STS转向 126
第一节 文献检索 126
第二节 思想源流 131
第三节 研究纲领 143
第四节 学界评论 153
第五节 理论重估 155
第六节 总结 162
第五章 修辞学转向 164
第一节 文献检索 164
第二节 思想源流 170
第三节 研究纲领 190
第四节 学界评论 200
第五节 理论重估 201
第六节 总结 204
第六章 文化转向 206
第一节 文献检索 206
第二节 思想源流 211
第三节 研究纲领 216
第四节 学界评论 245
第五节 理论重估 248
第六节 总结 251
未尽的探索:“回到康德”? 254
第一节 科学哲学史研究的兴起:从“拒斥形而上学”到回归新康德主义 256
第二节 基本范畴:何谓科学哲学史? 258
第三节 编史学考察:重建科学与哲学的思想史关联 261
主要参考文献 266
索引 273
后记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