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我国沿海沉船考古发现 1
1.2 项目研究背景 2
1.3 项目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5
1.3.1 研究目标 5
1.3.2 研究内容 6
1.4 本项目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7
1.4.1 研究思路 7
1.4.2 技术路线 8
第2章 海洋环境要素对水下文物保护影响 10
2.1 海洋环境基本特征 10
2.1.1 高盐含量 10
2.1.2 海况复杂 12
2.1.3 埋藏环境不可见 12
2.2 常规海洋环境要素对水下文物保护的影响 13
2.2.1 温度 13
2.2.2 盐度 14
2.2.3 悬浮物 14
2.3 潮流动力对水下文物的影响 15
2.4 海水化学要素对水下文物的影响 15
2.4.1 pH值 16
2.4.2 溶解氧 16
2.4.3 侵蚀性阴离子(尤其是氯离子) 17
2.4.4 营养盐 17
2.4.5 金属类物质 18
2.4.6 有机物 18
2.5 海洋沉积环境要素对水下文物保护的影响 19
2.5.1 海洋沉积地质 19
2.5.2 沉积环境化学 20
2.5.3 微生物 20
2.6 大型海洋生物要素对水下文物保护的影响 21
2.7 典型沉船文物在海洋环境中的侵蚀特征 22
2.7.1 金属文物 23
2.7.2 木质文物 28
2.7.3 陶瓷类文物 30
第3章 沉船海域环境调查技术体系 33
3.1 沉船海域环境划分 33
3.1.1 沉船区环境区划 33
3.1.2 单一沉船点环境区划 35
3.2 沉船遗址环境调查要素 36
3.2.1 海洋水文动力调查要素 36
3.2.2 海水环境调查要素 36
3.2.3 海底沉积环境调查要素 37
3.2.4 海洋生物调查要素 37
3.3 沉船遗址环境调查技术体系 38
第4章 福建平潭海峡水下文物探测潜力 40
4.1 平潭海峡概况 40
4.2 平潭海峡区域交通史实分析 41
4.3 平潭海峡历史地位 44
4.4 平潭海峡水下文物探测潜力评估 45
第5章 福建平潭海域沉船区环境现状调查 47
5.1 平潭沉船区水文动力状况 47
5.1.1 水文动力状况 47
5.1.2 平潭海峡冲淤环境特征 77
5.2 平潭沉船区海水环境状况 81
5.2.1 调查简况 81
5.2.2 调查结果 84
5.3 平潭沉船区沉积环境状况 86
5.3.1 调查简况 86
5.3.2 调查结果 87
5.4 平潭沉船区生物生态状况 91
5.4.1 浮游生物 91
5.4.2 底栖生物 93
5.4.3 污损生物 94
第6章 福建平潭沉船海域保存环境评估 102
6.1 沉船海域环境评估方法 102
6.1.1 空间网格数据分级聚类 102
6.1.2 数据处理方法——变异系数法、熵值法、模糊数学综合评估法 102
6.1.3 综合评估方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 106
6.2 评估方法筛选 114
6.3 环境因子对水下文物影响 116
6.3.1 温度 116
6.3.2 pH值 116
6.3.3 含水率 117
6.3.4 氧化还原电位 117
6.3.5 电阻率 117
6.3.6 含盐量 118
6.3.7 生物因子 118
6.4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119
6.5 评估标准 120
6.5.1 水和土的评估标准 121
6.5.2 土壤评估标准 122
6.6 水下文物保存环境评估方法应用示范——以平潭海峡为例 123
6.6.1 平潭海峡海水腐蚀性因子对文物侵蚀性评估 123
6.6.2 平潭海峡沉积物腐蚀性因子对文物侵蚀性评估 124
6.6.3 平潭海峡生物要素对文物侵蚀性评估 125
6.6.4 平潭海峡潮流动力对水下文物破坏程度评估 128
第7章 水下文物原址保护适宜性评估——以平潭海峡为例 129
7.1 评估范围 129
7.2 海峡的形成与演变 129
7.3 动力条件 130
7.3.1 潮汐与潮流 130
7.3.2 风与波浪 131
7.4 地形地貌与沉积 132
7.4.1 海底地形地貌 132
7.4.2 海底沉积物 134
7.5 原址保护适宜性评估方法 135
第8章 结语 137
参考文献 140
彩图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