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音乐表演诠释的多重世界 1
第一章 历史成因:当“演奏”成为“诠释” 32
第一节 对西方“演奏”历史脉络的考察 33
第二节 西方近代音乐表演诠释概念的产生 53
第三节 关于“表演”概念内涵的说明 63
第二章 话语分析:音乐表演诠释对象的复合性 67
第一节 音乐表演诠释对象的一般话语分析 68
第二节 音乐表演诠释对象的特殊话语分析 73
第三节 音乐表演诠释对象的复合性 91
第三章 音乐表演诠释的表层符号性对象 98
第一节 记谱符号 99
第二节 形式、体裁与作品风格 128
第三节 音乐音响结构控制 132
第四节 技巧表达 136
第四章 音乐表演诠释的深层意味性对象 144
第一节 创作“立意” 144
第二节 主体的深度批评 150
第三节 诠释理念 160
第五章 音乐表演诠释对象的内部特性与关联 170
第一节 “相对景深”:前景与后景的构成关系 171
第二节 “诠释循环”: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的条件关系 175
第三节 “异性共生”:规范性与非规范性的生存关系 179
第六章 “复合性诠释”之学理依据 186
第一节 “结构史方法”的启示——复合性诠释的可能性及其基本形态 187
第二节 “两种意义的区别”——复合性诠释的解释学渊源 197
第三节 “内部理解和外部理解”——复合性诠释与分析学派的视野 208
第七章 “复合性诠释”的个案分析 218
第一节 个案对象简介 218
第二节 个案分析:马克斯·罗斯塔尔对贝多芬《第九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诠释 220
小结 248
结论 250
参考文献 261
后记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