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1.1 研究缘起 1
1.1.2 研究视角 3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4
1.2.1 研究方法 5
1.2.2 研究意义 5
1.2.3 结构安排 6
第2章 文献综述 9
2.1 引言 9
2.2 时间系统研究的主要视角 9
2.2.1 传统语法视角 9
2.2.2 形式语言学视角 11
2.2.3 功能语言学视角 16
2.2.4 语言类型学视角 24
2.2.5 认知语言学视角 28
2.3 时间系统研究的主要观点 33
2.3.1 “有时有体论” 33
2.3.2 “有体无时论” 36
2.4 结语 39
第3章 理论框架 41
3.1 引言 41
3.2 时间系统的主要范畴 41
3.2.1 时态 41
3.2.2 体 43
3.2.3 时相 44
3.3 基于语言维度描述现代汉语的时间系统 46
3.3.1 元功能维度下时间系统的意义 46
3.3.2 层次维度下时间系统的体现形式 52
3.3.3 系统维度下时间系统的内部关系 55
3.4 结语 58
第4章 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意义 61
4.1 引言 61
4.2 时态的意义 61
4.2.1 时态的经验意义 61
4.2.2 时态的逻辑意义 69
4.2.3 时态的人际意义 76
4.2.4 时态的语篇意义 80
4.3 体的意义 83
4.3.1 体的经验意义 83
4.3.2 体的逻辑意义 90
4.3.3 体的人际意义 92
4.3.4 体的语篇意义 95
4.4 时相的意义 98
4.4.1 时相的经验意义 98
4.4.2 时相的逻辑意义 108
4.4.3 时相的人际意义 111
4.4.4 时相的语篇意义 112
4.5 结语 114
第5章 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体现形式 117
5.1 引言 117
5.2 体现形式的连续统 117
5.3 体现形式的划分标准 120
5.4 时态的体现形式 124
5.4.1 时间副词 125
5.4.2 其他时间词语 127
5.5 体的体现形式 130
5.5.1 体标记 130
5.5.2 准体标记 139
5.6 时相的体现形式 146
5.6.1 名词词组 146
5.6.2 动词 148
5.6.3 性质词组 151
5.6.4 数量词组 154
5.7 结语 155
第6章 现代汉语时间系统内部的关系 157
6.1 引言 157
6.2 时态与体之间的关系 157
6.2.1 时态与体之间的并协关系 157
6.2.2 时态与体之间的互补关系 168
6.3 体与时相之间的关系 174
6.3.1 体与时相之间的并协关系 174
6.3.2 体与时相之间的互补关系 184
6.4 结语 186
第7章 结论 189
7.1 研究成果 189
7.2 研究贡献 192
7.3 研究的局限性 192
7.4 研究展望 193
参考文献 194
附录 210
术语表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