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需求”——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1
1.1.1“需求”还是“需要”——原始语义的挖掘 1
1.1.2“需要”与“需求”——内涵的理解 3
1.1.3“需求”——学术内涵的理解 4
1.1.4“需求”——经济与管理学中的理解 6
1.2“莫名其妙的烦恼”——合同实施中一些有趣的例子 6
1.2.1施工合同的普遍性、重要性和履行障碍分析 6
1.2.2施工合同签订和履行中的特别现象归纳 8
1.2.3施工合同签订与履行遇到的需求问题 10
1.3“谁动了谁的奶酪”——总结、归纳与判断 10
1.3.1隐性需求——严格的“合同”与尴尬的变更要求 10
1.3.2谁动了“奶酪” 11
1.4“隐性需求”——需要重新研究的概念 12
1.4.1人的需求的概念的再认识 12
1.4.2历史阶段、地域、时期的差异,导致需求的差异 12
1.4.3人的需求存在着特定的依附性,必然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 12
1.4.4人的需求总是处于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 13
1.4.5每一个需求都可以是多层因素的组合 13
1.5“隐性需求”——研究意义的凝练 13
1.6“隐性需求”——研究的基本观点、内容与创新 14
1.6.1研究所持的基本观点 14
1.6.2研究的内容侧重点 14
1.6.3创新之处 15
1.7本章小结 15
第2章 研究综述——需求与隐性需求的研究回顾 16
2.1“需求”的认知 16
2.1.1需求的内涵与外延 16
2.1.2需求的划分 18
2.2“需求”应用研究的回顾 20
2.2.1需求的预测 20
2.2.2需求的控制 21
2.2.3业主的需求识别研究 21
2.3隐性需求理论研究的回顾 22
2.3.1隐性需求的提出与表现 22
2.3.2隐性需求的分类 24
2.3.3隐性需求的特点与属性 25
2.4隐性需求应用的研究回顾 26
2.4.1隐性需求的预测与控制 26
2.4.2消费者的隐性需求 28
2.4.3用户信息的隐性需求 30
2.4.4隐性需求在项目及房地产领域的应用 30
2.4.5隐性需求在公共产品中的应用 31
2.4.6隐性需求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31
2.5综述结论 32
第3章 隐性需求——系统视域下的分析 34
3.1系统论——认识世界的工具 34
3.1.1系统论的基本观点与内容 34
3.1.2系统演化的观点 35
3.1.3霍尔的三维结构模式 36
3.2心理学——心理与认知 38
3.2.1心理学——对心理的科学研究 38
3.2.2心理与心理现象——人对客观世界的反应和表达之源 38
3.2.3认知过程与认知水平 40
3.3心理契约——个体、群体的一种行为模式 42
3.3.1契约 42
3.3.2心理契约 43
3.4隐性需求——概念的边界、层次与要素认识 44
3.4.1需要、动机、需求——个体与环境的认知互动 44
3.4.2需求外化、心理契约与合同的达成——个体与社会的互动 46
3.4.3隐性需求的特点、特征 46
3.4.4隐性需求的内涵与外延 47
3.4.5隐性需求——研究的内容 49
第4章 隐性需求——合同视域下的分析 52
4.1合同、合同理论 52
4.1.1合同——商品社会的产物 52
4.1.2合同理论 53
4.1.3不完全合同理论分析 54
4.2需求与合同的不完全性 55
4.3隐性需求与不完全合同产生的影响关系分析 55
4.4隐性需求与合同自身复杂性关系分析 56
4.5隐性需求——研究的出发点、过程与目标 56
4.5.1合同不完全性、复杂性与合同签订 56
4.5.2隐性需求——追溯其存在、发展与管理 57
4.6隐性需求——系统化研究归纳 58
4.6.1问题①——隐性需求的模式与转化规律以及如何挖掘? 58
4.6.2问题②、③——合同执行状态对隐性需求影响判定与合适签约点 59
4.6.3问题④——实际合同管理中,如何建立隐性需求管理体系? 59
4.6.4研究的总体逻辑路线与关系图 60
第5章 合同的隐性需求三维模型与隐性需求模式研究 61
5.1隐性需求的三维模型 61
5.1.1维度空间结构 61
5.1.2显性需求模式与隐性需求模式 63
5.2连续空间的合同隐性需求三维模型 64
5.3半隐性需求的八种模式存在性的统计验证 65
5.3.1隐性需求的特性分析 65
5.3.2隐性需求统计调查分析 66
5.4隐性需求模式存在性的模拟验证 67
5.4.1基于CGP模型的隐性需求涌现特性模拟 67
5.4.2模型的基本思想与假设 68
5.4.3模型描述 69
5.4.4模拟状态定义 71
5.4.5模拟结果分析 72
5.4.6分析结果汇总 80
5.5本章小结 81
第6章 施工合同业主隐性需求影响因素与演化分析 82
6.1业主隐性需求的概念模型与识别分析 82
6.2隐性需求挖掘的概念模型 83
6.2.1隐性需求模式体系、核心因素、影响因素 83
6.2.2隐性需求模式体系因素分解 84
6.2.3环境因素分析 87
6.2.4程度因素分析 89
6.2.5背景因素分析 90
6.2.6隐性需求挖掘的概念模型 90
6.3概念模型中各因素分解 91
6.4隐性需求变量与关系假设 95
6.4.1研究框架 95
6.4.2核心变量——隐性需求的构成变量 95
6.4.3程度变量与隐性需求的关系假设 96
6.4.4环境变量与隐性需求的关系假设 97
6.4.5背景变量与隐性需求的关系假设 98
6.4.6假设关系汇总 99
6.5隐性需求问卷设计、分析与数据获取 100
6.5.1问卷设计 100
6.5.2隐性需求分析的结构方程模型 100
6.6隐性需求核心变量与隐性需求模式 103
6.6.1基础数据检验 103
6.6.2隐性需求核心变量的因子提取及相关性验证 104
6.6.3核心变量对不同隐性需求的影响分析 105
6.6.4分析结果汇总 107
6.7隐性需求与环境因素的支持性分析 107
6.7.1基础数据检验 107
6.7.2隐性需求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108
6.7.3分析结果汇总 110
6.8隐性需求与程度因素的支持性分析 111
6.8.1基础数据的检验 111
6.8.2隐性需求与程度因素的关系 112
6.8.3分析结果汇总 113
6.9隐性需求与背景因素的支持性分析 113
6.9.1分析说明 113
6.9.2基础数据检验与分析 114
6.10不同隐性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支持性分析 114
6.10.1完全隐性需求 114
6.10.2风险型半隐性需求 115
6.10.3疏忽型半隐性需求 115
6.10.4推延型半隐性需求 115
6.10.5策略型半隐性需求 115
6.11隐性需求的结构模型 116
6.12本章小结 117
第7章 施工合同状态时变演化分析 119
7.1需求的隐性与显性演化及合同签订 119
7.2隐性需求演化及合同条款表现分析 122
7.2.1隐性需求在合同中的存在形式 122
7.2.2隐性需求与施工合同范本条款相关性分析 124
7.3合同复杂度与合适签约点分析 124
7.3.1合同复杂度与合适签约点内涵解析 124
7.3.2签约控制模型 125
7.4合同复杂度测算体系 126
7.5基于合同复杂度的单阶段签约控制模型 127
7.5.1基本参数定义与条件假设 127
7.5.2基本参数定义与条件说明 129
7.5.3单阶段签约控制模型 130
7.6建设项目与合同状态演变过程模型 130
7.6.1合同状态 130
7.6.2合同状态的分类 131
7.6.3施工合同状态时变模型 131
7.6.4施工合同状态时变模型解析 134
7.6.5基于合同状态的隐性需求分析方法构建思路 135
7.7本章小结 135
第8章 施工合同状态判别的成熟度分类模型 137
8.1成熟度模型与施工合同状态成熟度 137
8.1.1成熟度模型 137
8.1.2施工合同的状态划分 138
8.2施工合同状态成熟度模型 138
8.2.1施工合同状态成熟度内涵 138
8.2.2合同履行状态的成熟度分级 138
8.2.3施工合同成熟度等级划分 138
8.3施工合同影响因素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 141
8.3.1影响因素分析 141
8.3.2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44
8.3.3指标体系定量化 146
8.3.4指标权重 147
8.3.5评价过程说明 149
8.3.6施工合同成熟度评价实例 150
8.4本章小结 151
第9章 基于合同状态分级的隐性需求分析方法 152
9.1指导思想 152
9.2方法模型 152
9.3方法描述 153
9.4本章小结 154
第10章 合同的隐性需求管理与管理体系设计 155
10.1施工合同签订与文本中不同模式隐性需求的体现与控制 155
10.1.1施工合同文本中不同模式隐性需求的体现 155
10.1.2施工合同签订时合理质量描述与分级 155
10.1.3施工合同签订控制 158
10.2隐性需求挖掘与管理应用 158
10.2.1析取函数的建立 158
10.2.2隐性需求的影响规则提取与影响关系分析 159
10.2.3隐性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影响规则提取与应用 159
10.3隐性需求管理的体系设计 161
10.3.1管理机构设计 161
10.3.2机构与人员的设置要求 161
10.3.3明确新的岗位职责 162
10.4基于识别的隐性需求管理 163
10.4.1对业主方人员与项目本身特点的识别 163
10.4.2对施工合同隐性需求管理环节的设计 164
10.4.3施工合同隐性需求管理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66
10.5本章小结 166
第11章 结论 168
11.1主要研究结论 168
11.2未来研究展望 169
参考文献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