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单元性组读&张跃丰 戴星华 1
【内涵阐释】 2
【例文探析】 3
探析一 仅仅有爱是不够的——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新探&王君 3
探析二 课文分类,各显个性——“人生轨迹”主题单元阅读教学的探讨&余映潮 10
探析三 初中鲁迅作品专题教学设想&赵俊 15
探析四 言语感悟·审美体验·文化体认——“民风民俗”主题单元阅读教学探微&金戈 20
【资料链接】 25
第二编 立足文本的解读&陈喜莉 29
【内涵阐释】 30
【例文探析】 31
探析一 细读对话:小说教学的重要抓手(节选)——以《变色龙》为例&邓彤 31
探析二 初中语文小说“空白点”有效切入浅析&张家武 36
探析三 谈谈散文中的“情”字教学&王旭彤 39
探析四 例谈散文教学内容的误区&李金云 43
探析五 把现代诗当现代诗来教&李卫东 50
探析六 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初探&蔺卫芳 56
【资料链接】 61
第三编 文本细读&罗海萍 63
【内涵阐释】 64
【例文探析】 65
探析一 关键词还原和分析——以《阿长与〈山海经〉》为例&孙绍振 65
探析二 让细节绽放精彩&程永超 71
探析三 词典语义与文本情景语义——《最后一片叶子》解读&孙绍振 74
探析四 《端午的鸭蛋》教学艺术镜头——品评别致句式,领略语言特色&陕声祥 81
探析五 《醉翁亭记》用了那么多“也”有什么妙处&孙绍振 84
探析六 “端午与鸭蛋”和“端午·鸭蛋”&吴如厂 89
【资料链接】 92
第四编 “赏读式”解读&曹河娜 95
【内涵阐释】 96
【例文探析】 97
探析一 写意——诗歌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陈小英 97
探析二 寻言以观象 寻象以观意——古典诗歌赏析和教学的诀窍&程海滨 104
探析三 建立联系 充分理解——诗词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张霞儿 109
探析四 将新诗当作“心诗”来读——以解读《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诗为例&金戈 114
探析五 从语用学角度发掘文本语言形式的深意——以《散步》为例&方海玲 贾龙弟 121
【资料链接】 126
第五编 “裸读式”解读&张咏梅 129
【内涵阐释】 130
【例文探析】 131
探析一 从言语探究到言语自觉——“裸读式”小说教学初析&金戈 131
探析二 小说教学“裸读”策略——“金戈名师工作室”专题活动&金戈 余晓琴 朱彬茹 张寰宇 138
探析三 还原分析法观照下的《故都的秋》&裴芬 146
探析四 从《羚羊木雕》中能读出什么样的感情倾向&陈日亮 150
探析五 朦胧诗的裸读与多解——谈中学语文教材中朦胧诗的教学处理&贾雪波 156
【资料链接】 161
第六编 多角度解读&潘晓珑 165
【内涵阐释】 166
【例文探析】 167
探析一 空白:多义歧生——读车前子“三原色”&陈仲义 167
探析二 现代诗的情感解读与现代诗教学&包国华 169
探析三 《蒹葭》诗意朦胧性和多义性考辨&孙建虎 王佳玲 177
探析四 文学本位·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试论诗歌鉴赏的三个视角&朱子辉 184
探析五 经典文本的多层结构与多重蕴涵——《桥边的老人》解读&时剑波 191
【资料链接】 195
第七编 “介入式”解读&陈静 199
【内涵阐释】 200
【例文探析】 201
探析一 为什么偷来的豆最好吃——读《社戏》&孙绍振 201
探析二 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节选)&孙绍振 206
探析三 背景、文本与拓展——《老王》课例随想&吴宁亚 210
探析四 深度阐释之后——评郭初阳《珍珠鸟》课案&干国祥 217
探析五 完美“插足”激活课堂——谈语文课堂教学中背景资料的适时介入&陈静 222
【资料链接】 232
第八编 批评性解读&赵飞 235
【内涵阐释】 236
【例文探析】 237
探析一 《错误》的一种美丽揣想&沈坤林 237
探析二 《行道树》瑕疵之我见&彭文前 239
探析三 从原型批评视角看张爱玲小说的月亮意象&李俊 242
探析四 对杜牧《江南春》被误读的再思考&孙桂平 248
探析五 鲁迅在《社戏》里撒谎了吗&唐建新 252
【资料链接】 256
第九编 立足“怎么写”的解读&余晓琴 259
【内涵阐释】 260
【例文探析】 261
探析一 为写作教学提供有效的知识支援&吕茂峰 261
探析二 也谈“走进文本”与“关注写作”&潘国胜 266
探析三 “走进文本”必须“关注写作”&金志浩 269
探析四 对比阅读:从《我的兄弟》到《风筝》&钱理群 271
探析五 惯看《背影》熟还生——从《背影》的情感底蕴检视其在阅读与写作中的误导&何希凡 279
探析六 和诗:解读新诗的一种途径——食指《相信未来》教学手记&张小兵 284
【资料链接】 288
后记&张水鱼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