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应运而生 4
复兴的梦想 4
“天朝”幻想的破灭 6
中国不缺农民运动 7
地主阶级“伪装者”登上革命舞台 8
“从娘肚子里带出来的老毛病” 10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12
马克思进文庙 14
讷于言而敏于行 15
拯救意识的文化认同 17
中国革命有了新的指导思想 19
马克思主义的东方代表 20
两个共同体的结合 22
联合国引入民本意识 23
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 25
充沛的革命力量源泉 27
农民对土地的渴求 28
互称老表的江西与湖南 30
第二章 凤凰涅槃 36
合作的人是吴佩孚,而不是孙中山 36
国共合作从“西湖会议”开始 40
“一切联合,否认斗争”,故失败 48
开展独立的武装斗争,却又犯了一个战略错误 55
八一南昌起义另一个鲜为人知的目的 59
建立“中国临时革命政府”的革命根据地 63
“无论中外都找不到农村包围城市的经验” 71
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三个决议案 74
瞿秋白从理论上质疑“城市中心”思想观念 78
第三章 选择井冈 87
“当他拥有井冈山时,他必定思考的是天下” 87
第一个20天:寻路——从秋收起义到三湾改编 91
马克思讲过“武装夺取政权” 92
向警予与秋收起义有关 96
毛泽东遇险 98
“当时毛泽东同志是同意打长沙。” 100
议决退往湘南 102
省委书记汪泽楷交完了信就离开了江西 106
“在共和国的这面旗帜上,有何挺颖的一滴鲜血。” 108
工农革命军一次新生 111
第二个20天:落脚——从茅坪安家到进驻茨坪 112
现在我们有了家,就不要乱跑了 114
水口是个好地方 117
没有群众基础而遭劫难 120
一个红薯,一支部队,一条军规 124
舅舅坐上席——特别日子 126
选择井冈山:是“地利人和之边界” 129
“革命巩固的堡垒,安稳的赤色地方” 133
“唤起工农千百万” 138
第四章 红旗漫卷 149
“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疑问的由来及解决 149
朱毛险些离开红四军 156
从组织工人运动转入与农民打交道 158
“我们的眼力不够,应该借助望远镜和显微镜” 160
“历史上有哪个能把三山五岳的土匪消灭掉?” 163
边界三县红色政权的建立 166
上山后革命到底怎么搞? 169
朱毛之间的两个“信使” 172
两支“铁流”汇合到了一起 175
“无产阶级的台是永远垮不了的” 177
人民军队从此有了“魂” 179
旗帜就是方向,道路决定成败 181
真理与谬误往往只相差“一小步” 183
“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及其难题 186
第五章 星火燎原 192
山沟里出了马克思主义 192
中共中央向全党推广井冈山经验 198
井冈山经验对相邻革命根据地的深刻影响 208
井冈山经验在全国根据地传播 213
地下交通传递井冈山经验 220
“小井冈”——井冈星火燎原全国的明证 226
第六章 化危为机 236
唯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选择新的出路 236
改造旧军队从抓基层开始,把党支部建在连上 238
党对军队的领导需常抓不懈 240
民权主义是改造旧军队的利器 243
靠纪律管住军队 247
在错综复杂中理顺领导关系 250
管党治党必须从严 253
红军的团结比什么都重要 257
不解决经济问题也会成为政治问题 262
靠政策争取更多的群众 265
新政府怎样为老百姓服务 268
第七章 群英荟萃 273
英雄群体创造了英雄伟业 273
精英群体是井冈山斗争中的中坚和栋梁 290
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和井冈山斗争的基石 303
群英荟萃的历史影响 305
第八章 光芒永放 310
井冈山:中国共产党人提振精气神的地方 310
井冈山: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神圣之山 318
井冈山精神:具有人类普遍意义和价值的精神财富 323
第九章 精神家园 331
人类的精神家园:有限与无限 331
井冈山:我们的精神家园 334
守山与下山:生死危难之中的信念与真情 344
毛泽东的井冈梦、井冈情 356
小中见大、大中见小说井冈 358
“这个精神不简单地是几根灯芯” 363
从“天下第一山”看朱德的井冈山情结和井冈山精神 367
尾声 370
后记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