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5
第一章 为什么针刺可以止痛 5
针刺能不能直接疏通经络 6
是“调神”而不是“安神”或“醒神” 6
是“调卫”而不是“通卫” 8
是“调血脉”而不是“活血” 8
是“调津液”而不是“祛痰饮” 9
是“调脏腑”而不是“补泻脏腑” 9
是“调阴阳”而不是“补泻阴阳” 11
“调”的实质是什么 11
第二章 针刺止痛有无特异性 15
非特异性止痛现象 16
特异性止痛现象 17
针刺止痛与药物止痛的差异 18
第三章 如何看待众多的针刺疗法 21
针刺工具的多样性 22
针刺学说种类的多样性 23
第四章 针刺止痛速度有多快 25
第五章 针刺止痛效果能维持多久 27
第六章 针刺止痛频度如何安排 29
第七章 带脉的功能和启发 31
何为脉 32
中医的带脉在哪里 32
带脉的功能 33
非带脉区经脉如何约束 33
纬脉概念的提出 34
第八章 用中医思维驾驭现代医学知识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35
纬脉的数目(43对) 36
纬脉的层次 49
纬脉层次之间的关系 51
纬脉病变的层次特征 52
纬脉病变的成分特征 54
针刺深度与纬脉层次调节 57
纬脉感应与针刺部位的选择 58
纬脉理论临床应用的巨大价值 60
第九章 用好纬脉理论必须记住的体表标志 63
问答环节 67
各论 75
第一章 头面部疼痛(19种) 75
枕部头痛 76
颠顶疼痛 77
颞侧头痛 78
前额头痛 78
眉棱骨痛 79
眼睑疼痛 79
结膜疼痛 79
眼球疼痛 79
鼻痛 80
下颌关节痛 81
腮腺疼痛 81
牙龈疼痛、牙齿肿痛 81
腭部疼痛 82
口腔溃疡疼痛 82
舌痛 83
鼻咽痛 83
口咽痛 83
喉咽痛 84
耳痛 84
第二章 颈部疼痛(8种) 85
甲状腺疼痛 86
胸锁乳突肌疼痛 86
侧颈部疼痛 87
后颈部疼痛 87
上颈部疼痛 89
中颈部疼痛 89
下颈部疼痛 89
咽喉疼痛 90
第三章 肩部疼痛(7种) 91
锁骨疼痛 92
肩前屈疼痛 92
肩外展疼痛 92
肩后伸疼痛 93
肩胛冈上疼痛 93
肩胛冈下疼痛 93
肩胛缝内疼痛 93
第四章 上肢疼痛(19种) 95
上臂前侧疼痛 96
上臂后侧疼痛 96
上臂外侧疼痛 96
上臂内侧疼痛 97
肘窝疼痛 97
肘外侧疼痛 97
肘内侧疼痛 98
肘后疼痛 98
前臂屈侧疼痛 98
前臂桡侧疼痛 98
前臂尺侧疼痛 99
前臂伸侧疼痛 99
腕关节屈曲疼痛 99
腕关节外展疼痛 99
腕关节内收疼痛 99
腕关节伸展疼痛 100
掌部疼痛 100
手背疼痛 100
五指疼痛 100
第五章 胸背胁肋疼痛(27种) 101
第1肋间背痛 102
第2肋间背痛 102
第3肋间背痛 102
第4肋间背痛 102
第5肋间背痛 103
第6肋间背痛 103
第7肋间背痛 103
第8肋间背痛 103
第9肋间背痛 104
第10肋间背痛 104
第11肋间背痛 104
第12肋间背痛 104
第1肋间胸痛 104
第2肋间胸痛 105
第3肋间胸痛 105
第4肋间胸痛 105
第5肋间胸痛 105
第6肋间胁肋痛 105
第7肋间胁肋痛 106
第8肋间胁肋痛 106
第9肋间胁肋痛 106
第10肋间胁背疼痛 106
第11肋间胁背疼痛 106
腰腹腹股沟疼痛 107
心绞痛 107
乳房疼痛 107
吞咽胸痛 108
第六章 腹部疼痛(7种) 109
剑突部位疼痛 110
上腹疼痛 110
中上腹痛 110
脐上腹痛 110
脐周疼痛 111
脐下腹痛 111
腰腹腹股沟疼痛 111
第七章 腰骶尾疼痛(7种) 113
第1腰椎区痛 114
第2腰椎区痛 114
第3腰椎区痛 115
第4腰椎区痛 115
第5腰椎区痛 115
骶部疼痛 115
尾骨疼痛 116
第八章 会阴部疼痛(4种) 117
阴茎与睾丸疼痛 118
阴道疼痛 118
会阴疼痛 118
肛门疼痛 119
第九章 臀胯疼痛(3种) 121
臀部疼痛 122
髋关节疼痛 122
坐骨结节疼痛 123
第十章 下肢疼痛(20种) 125
股外侧疼痛 126
股后外侧疼痛 126
股后内侧疼痛 127
股前侧疼痛 127
膝关节内疼痛 127
髌骨疼痛 127
胫骨内侧髁疼痛 128
胫骨粗隆疼痛 128
胫骨外侧髁疼痛 128
小腿外侧疼痛 128
小腿内侧疼痛 128
小腿后外侧疼痛 129
踝关节疼痛 129
外踝部位疼痛 129
内踝部位疼痛 129
足跟疼痛 129
脚掌疼痛 130
足大趾外翻疼痛 130
趾跟疼痛 130
足背疼痛 130
第十一章 针刺止痛辅助治疗秘籍 131
调神辅助:话术 132
调气辅助:呼吸行针法 133
运动辅助:太极操 134
药物辅助 135
问答环节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