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章 认知诗学的理论渊源与总体理论特征 20
第一节 认知诗学的心理学理论渊源 20
第二节 认知诗学的总体理论特征 24
第三节 国内认知诗学研究概览 31
第四节 认知诗学理论的后续发展与总体理论属性论证——以文本世界、概念隐喻、图形-背景理论和脚本理论为例 42
本章小结 45
第二章 “文本世界”理论的属性特征与文本的综合分析 51
第一节 文本世界理论概述——理论渊源和基本特征 51
第二节 文本世界的多重结构剖析 57
第三节 弥合形式研究与文化研究的文本世界理论 77
本章小结 88
第三章 概念隐喻理论的属性特征与文本世界理论的综合分析 95
第一节 概念隐喻的形式结构与建构过程中的文化常识黏合 95
第二节 概念隐喻的映射方式及其鲜明文化属性 105
第三节 语境要素与文本形式的统一性研究——概念隐喻和文本世界在概念整合中的综合运用及案例分析 117
第四节 概念隐喻理论与文学作品的翻译 137
本章小结 145
第四章 解读文学作品的认知注脚:论脚本理论对文学批评及翻译的影响 153
第一节 脚本理论的起源及发展 153
第二节 脚本理论在认知诗学中的运用 165
第三节 文学形式和文化研究的统一体——以《老友记》中幽默话语的脚本理论分析为例 174
第四节 脚本理论对翻译的启示 199
本章小结 208
第五章 图形-背景理论:统一文学作品形式和意义研究的新视角 216
第一节 图形-背景理论的渊源及应用 216
第二节 图形-背景理论对文学作品的解释力 229
第三节 案例分析——图形-背景理论视角下的《好青年布朗》解读 238
第四节 图形-背景理论对翻译的启示 276
本章小结 283
参考文献 287
附录 299
附录一 方法论的延展——《喧哗与骚动》的认知诗学观照&殷贝 299
附录二 延展类虚拟位移的体验基础及其对句法的影响——路源假说&杨静 320
附录三 指宾状语句的认知参照点分析&杨静 340
附录四 认知诗学部分相关理论著作和阅读书目&殷贝 361
附录五 认知诗学理论趣谈&殷贝 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