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1
绪论 1
一、本书的选题缘由与意义 1
(一)选题缘由 1
(二)理论意义 2
(三)实践价值 3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评价 5
(一)研究的客观现状 5
(二)研究述评 10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创新之处 12
(一)研究内容 12
(二)研究方法 13
(三)技术路线 14
(四)创新之处 14
第一章 民生政治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16
一、民生政治的概念解读 16
(一)民生的概念 16
(二)民生政治的概念 19
二、民生政治的理论基础分析 23
(一)国家本质与政府职能理论 23
(二)政治发展与发展战略理论 30
(三)政治合法性与有效性理论 40
(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理论 47
第二章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战略抉择 56
一、当代中国发展民生政治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56
(一)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特征与战略选择 56
(二)中国政治发展战略的两条思路 60
(三)作为政治发展战略的变革 63
二、当代中国发展民生政治的必然性 68
(一)中国发展民生政治的理论依据 68
(二)中国发展民生政治的现实依据 92
(三)当代中国发展民生政治的新主题 114
三、当代中国发展民生政治的战略意义 118
(一)政治合法性基础新的增长点 118
(二)社会建设的新动力 121
(三)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 123
第三章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现状分析 127
一、民生政治发展取得的成就 127
(一)民众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128
(二)反贫困取得重大成绩 129
(三)社会保障体系形成 131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33
二、民生政治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35
(一)民生法治化水平较低 135
(二)民生发展程度整体不高 137
(三)民生治理方式相对单一 142
(四)公共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143
三、民生政治的非均衡发展成因 145
(一)经济发展不均衡 145
(二)体制机制不完善 146
(三)政府民生职能缺失 147
第四章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价值目标体系 149
一、民生政治发展的价值取向 149
(一)政治公正 149
(二)政治民主 153
(三)政治法治 157
(四)政治稳定 161
二、民生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 165
(一)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法治化水平 165
(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民生政府 170
(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75
(四)实现民富国强的和谐社会 181
第五章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186
一、民生政治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 186
(一)领导力量的推动 187
(二)经济发展的持续 190
(三)利益分化的需求 193
二、民生政治发展的阻力因素分析 197
(一)历史传统和文化中的错误观念 198
(二)旧有体制和制度条件 201
(三)经济发展结构失衡 205
(四)社会群体的不合理差异 210
(五)生态环境与资源约束 212
第六章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制度创新 217
一、民生政治发展的“制度化”范式 217
(一)制度创新的理论框架 218
(二)制度创新的意义 219
二、构建民生政治发展的制度体系 221
(一)民生政治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机制 222
(二)民生政治参与的有序扩大机制 235
(三)民生法治化与民权保障机制 252
(四)应对民生政治危机的治理机制 262
(五)民生政治体制改革与发展机制 267
(六)健全民生政治制度执行机制 272
第七章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政策支持 274
一、民生政策议程的民意化 274
(一)公共政策分析中的“民生问题” 275
(二)改善民生政策议程的启动与议决 276
(三)民生政策议程确立的条件、途径和模式 276
二、民生政策制定的合法化 277
(一)影响民生政策制定的因素 278
(二)民生政策制定的渐进动态过程 278
(三)民生政策的合法化 280
(四)加强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 280
三、民生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281
(一)民生政策的执行原则与模型 282
(二)民生政策的执行过程与方式 283
(三)民生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285
四、民生政策评估的多元化 286
(一)民生政策评估的类型与意义 286
(二)影响民生政策评估的因素分析 287
(三)民生政策评估的程序 288
(四)构建政府民生绩效评估机制 288
第八章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发展的战略优化与对策建议 291
一、民生政治发展的战略行动原则 291
(一)民生权益的普惠性 291
(二)政府主导的多元化 292
(三)发展进程的有序化 293
二、建立民生指数及监督落实机制 294
(一)民生指标体系框架 294
(二)民生指数的细化与分解 296
(三)完善监督落实机制 299
三、民生规划方案的具体实施 301
(一)经济驱动 301
(二)政府服务 302
(三)文化支撑 302
(四)社会调节 303
结论 305
参考文献 308
后记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