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
1.1 中国传统民居历史研究的现状 1
1.1.1 中国传统民居的研究现状 1
1.1.2 中国民居历史研究的现状 3
1.2 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4
1.2.1 历史时期的限定 4
1.2.2 地域的界定 6
1.2.3 研究对象——民居与居住形态的概念界定 7
1.3 研究方法 10
1.3.1 民居历史研究的理论框架 10
1.3.2 研究素材及研究方法 11
1.3.3 史料的甄别及相对价值——以绘画中的建筑为例 14
1.3.4 “缀合”(conjunctive)式的研究方式 17
1.4 学术取向和研究意义 19
1.4.1 研究目标 19
1.4.2 研究意义 19
本章注释 20
2 两宋民居的形制与审美意象 23
2.1 民居的形制 23
2.1.1 平面形式——从合院式到单体式 23
2.1.2 案例研究——《千里江山图》中的居住建筑 32
2.1.3 构造类型 34
2.1.4 存在方式——定居型和移动型 36
2.2 构成要素 37
2.3 规模与面积 40
2.4 审美意象——理想的家园 43
2.4.1 文献(诗词)中对民居的审美意象 43
2.4.2 相似主题绘画的比较 47
2.4.3 宋代绘画中民居的审美意象 50
本章小结 52
本章注释 53
3 辽、金、西夏的民居及其文化承袭 57
3.1 辽、金、西夏的住居 57
3.1.1 庐帐式住居 57
3.1.2 版筑式住居 60
3.1.3 邛笼式住居 61
3.1.4 合院式住居 62
3.2 火炕与辽、金民居 62
3.2.1 辽、金时期火炕的类型 63
3.2.2 火、炕与室内空间的关系 65
3.2.3 辽、金时期火炕的历史地位 66
3.3 辽、金、西夏民居的特点 67
3.4 案例研究——《文姬归汉图》(《胡笳十八拍》)中的民居 69
3.4.1 流传的《文姬归汉图》的版本 71
3.4.2 《文姬归汉图》中民居的比较(以李唐的版本为主) 72
3.5 原始形态与文化承袭 74
3.5.1 住居形式的三原色 74
3.5.2 承袭与传播 75
3.5.3 工字屋的源与流 76
本章小结 78
本章注释 78
4 居住行为与生活空间 82
4.1 人与场所的关系——生活空间与居住意识 82
4.1.1 日常生活——居室空间的划分与陈设 82
4.1.2 非日常生活——日常空间的异化与扩展 93
4.1.3 住居生活的社会化 97
4.1.4 生活方式与居住意识 100
4.2 人与人的关系——伦理位序与空间对位 108
4.2.1 伦理位序的表现形式 109
4.2.2 伦理位序与空间的角色对位 111
4.3 人与生产资料的关系——经济模式和生产活动 112
4.3.1 农业生产与农村住居 112
4.3.2 庭院经济与庭院空间 114
4.3.3 手工业与家庭作坊 115
4.3.4 经济生产与房屋建筑时间 116
4.3.5 产业分化与城市化——以宁波(明州)为例 116
本章小结 119
本章注释 119
5 构筑行为与营建风水 125
5.1 营建过程与营建仪式 125
5.1.1 卜居择址 127
5.1.2 辨方正位 129
5.1.3 择日动土 129
5.1.4 宿藏下基 130
5.1.5 上梁与合脊 130
5.1.6 入厝暖屋 131
5.1.7 厌胜与辟邪 131
5.2 置地与置业 132
5.2.1 从买地券看置地 132
5.2.2 城市地产与置业 134
5.3 宋代的风水理论及其影响 134
5.3.1 宋代风水的历史地位 134
5.3.2 形势说与理气说两大流派的形成 135
5.3.3 阴阳宗的泛起 136
5.3.4 风水理论著作的繁杂 137
5.3.5 风水的科学性与伪科学性 138
5.3.6 风水对民居的影响 138
5.4 媒介人物及其作用 142
5.4.1 风水师——早期的规划师 142
5.4.2 哲匠与匠——早期的建筑师与工程师 143
5.4.3 族长——早期的决策者和管理者 143
5.4.4 巫祝——策应与参与者 144
本章小结 144
本章注释 144
6 自然风土与技术工具 148
6.1 风土环境——牧草文化与杂草文化 148
6.1.1 气候环境——因宜为治 148
6.1.2 环境变迁——因时而变 152
6.1.3 环境的保护 153
6.2 材料的选择与利用 154
6.2.1 材料与建筑业 154
6.2.2 材料的选用 155
6.3 营造技术 159
6.3.1 营造法 160
6.3.2 细部构造与特征 161
6.3.3 实例研究——潮州许驸马府的年代、风格判定 166
6.3.4 实例研究——山西高平的姬氏民居 171
6.4 木工器具的发展 174
6.4.1 工具与建筑史的研究 174
6.4.2 尺——设计建造的准绳 174
6.4.3 宋代木工器具的发展 178
6.4.4 木工技术的发展与民居形态 181
本章小结 182
本章注释 182
7 社会控制与形态更替 189
7.1 住宅等级与制度 189
7.1.1 等级制度 189
7.1.2 事例——《清明上河图》中的房屋等级 190
7.1.3 执行情况 190
7.2 国野制度与居住形态 191
7.2.1 土地观念与居住心态 191
7.2.2 乡村土地制度与居住形态 192
7.3 村规乡约与宗法制度 193
7.3.1 乡村社会秩序的维持——村规乡约 193
7.3.2 民众化的宗族组织和制度 194
7.3.3 宗法制度的变化与家祠的产生 194
7.3.4 祠堂的布局 196
7.3.5 宗族的聚居形式 197
7.4 社会结构与团体 198
7.4.1 善堂 198
7.4.2 从行会组织到会馆 198
7.4.3 辽代的社会组织结构 199
7.5 坊市制度的变革与新的城市格局 199
7.5.1 里坊制的解体与厢坊制的产生 199
7.5.2 新的城市街坊格局 201
7.5.3 新的商业市井格局 205
7.5.4 实例研究——《清明上河图》中的商业空间和街道形态 206
7.5.5 城市供给与管理 208
7.6 坊市制度的变革与新型建筑的发端 210
7.6.1 临街楼店 210
7.6.2 市街结合的住居形式 211
7.6.3 坊墙的消失与牌坊的形成 211
本章小结 219
本章注释 220
8 聚落形态与定居模式 226
8.1 聚落的构成要素 226
8.1.1 自然形态要素 226
8.1.2 社会形态要素 227
8.2 聚落的空间格局 230
8.3 聚落的内在结构 233
8.3.1 行政体系与市镇圈 233
8.3.2 市场体系与经济圈 234
8.3.3 神庙体系与信仰圈 238
8.3.4 宗祠体系与祭祖圈 243
本章小结 244
本章注释 245
9 人口结构和移民环境 249
9.1 人口结构 249
9.1.1 城市人口 249
9.1.2 人口模式与生活空间 250
9.2 宋代移民与南方居住形态的变迁 254
9.2.1 “民”之迁移与“居”之变迁 254
9.2.2 宋代移民与南方聚落形态变迁 256
9.2.3 南方汉民族民系民居的形成 258
9.3 发展型移民与环境 259
9.4 实例研究——生存型移民的建成环境 261
9.4.1 生活境遇:安全防卫与精神寄居 262
9.4.2 家园再造:现实环境的调适与原乡的模拟 269
9.4.3 历史的踪迹:改名换姓与地名移植 274
9.4.4 观念变迁:旧俗与新风 275
9.5 移民与新建成环境 275
9.5.1 模式选择:主观意愿与外界的压力 275
9.5.2 时间因素:秩序与变化 276
本章小结 277
本章注释 278
10 结论:转变与定型 282
主要参考文献 286
后记 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