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先秦易学 5
一、《连山》与《归藏》 5
二、《周易》古经源起 9
三、《易传》源起 13
(一)《左传》《国语》易说 14
(二)孔子与《易传》 18
第二章 汉代易学 27
一、西汉易学 29
(一)孟喜易学 30
(二)焦延寿易学 36
(三)京房易学 39
(四)道家易学 45
二、东汉易学 47
(一)古文易学 48
(二)荀爽易学 55
(三)虞翻易学 57
(四)道教易学 60
第三章 魏晋易学 63
(一)何晏易学 64
(二)管辂易学 65
(三)王弼易学 67
第四章 隋唐易学 71
(一)陆德明与《经典释文》 72
(二)孔颖达与《周易正义》 74
(三)李鼎祚与《周易集解》 78
第五章 宋代易学 82
一、陈抟与北宋易学之开端 83
二、道学易与北宋易学群体 86
(一)周敦颐与《太极图说》 86
(二)程颢易学 88
(三)程颐与《程氏易传》 88
(四)宋初三先生易学 93
(五)范仲淹与《易义》 96
(六)欧阳修与《易童子问》 98
(七)苏轼与《东坡易传》 100
(八)司马光与《温公易说》 102
(九)张载与《横渠易说》 103
三、邵雍与先天易学 106
四、图书易学 110
五、程门易学群体 112
(一)程门四先生、尹焞易学 112
(二)朱震与《汉上易传》 114
(三)杨万里与《诚斋易传》 116
六、南宋朱熹易学群体 118
(一)朱熹易学 118
(二)朱熹学派易学 124
七、南宋其他重要易学家及其研究 127
(一)张栻易学 127
(二)吕祖谦易学 129
(三)陆九渊、杨简心学易 130
(四)永嘉学派易学 133
八、道教易学 135
第六章 元明易学 141
一、元代儒门易学 143
(一)许衡与《读易私言》 143
(二)吴澄与《易纂言》 143
(三)胡方平、胡一桂易学 146
(四)保巴易学 148
二、明代程朱易学 151
(一)胡广与《周易大全》 151
(二)蔡清易学 153
(三)来知德易学 156
三、明代心学易学 158
(一)湛若水易学 159
(二)王阳明的易学观念 161
(三)王畿易学 163
四、明代其他易学研究 166
(一)智旭与《周易禅解》 167
(二)黄道周易学 169
(三)方以智易学 171
第七章 清代易学 174
一、清初易学之检讨 176
(一)王夫之易学 176
(二)黄宗羲、黄宗炎易学 179
(三)毛奇龄、胡渭易学 182
二、清廷官方易学 185
(一)《易经通注》 186
(二)《日讲易经解义》 187
(三)李光地与《周易折中》 189
三、乾嘉时期易学 191
(一)惠栋易学 192
(二)张惠言、朱骏声易学 194
(三)胡煦与《周易函书》 196
(四)焦循易学 198